冯萱萱和任彩依同时点了点头,也是不解。
看着四人那迫切的样子,宋钰瑛想了想,还是说了自己的看法:“大明王也许就是如此与众不同,不然我们今日怎会成为进士,而且还进入了翰林院
还有,华夏报也什么特别大明王应该就是特立独行,非同一般,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冯萱萱,任彩依,谭敏,徐秀四人想了想,似乎是这个理。
大明王若不是非同一般,又怎么会有她们现在的状况发生
“想想,还真是这样我们的探花果然聪慧”
冯萱萱奉承一句,然后又说起来:“你们今日看清了吗大明王似乎很年轻,比我们也大不了不少吧”
“看起来是如此”
任彩依回想了一下当时见到大明王王宇时的样子,颔首道:“最近的华夏报有报道,南面的战事已经取得了大捷,天下快是华夏帝国的了。
现在大明王还没有称帝,你们说,等统一天下后,是否会称帝”
说来,任彩依心一支斗好奇,天下如今四分,却只有华夏帝国的大明王没有称帝
华夏帝国最强,按理说大明王是最应该称帝的
“不清楚。”
冯萱萱说道:“不过,听说之前大明王就已经把皇宫的大部分太监宫女都遣散了。可是现在也没听说大明王有安排新人进宫,不明白是节俭,还是有别的含义”
五个女子想不明白,忽然间互视,斗相互间笑了。
“这种事情,我们管不着。该是安心下来,先把翰林院的事情做好吧。”
谭敏说道。
第125章:翰林院三
京城,紫禁城内。
此时,大明王王宇,吏部尚张良,户部尚诸葛亮,以及魏东,朱标,朱棡,朱樉,朱棣等人正在用午膳。
“现在吃饭就是麻烦,吃之前还要先用银针试过,再让人试吃后才能吃”
大明王王宇抱怨一句,在华夏帝国吃饭,每次都是这样,必须小心谨慎,久而久之,搞得有些神经质了都。
虽然之前遣散了宫里的宫女和太监,但还是有部分没有去处,留了下来。其一些人,经过考察后,王宇选了一些在府上用,其他的人就负责维护宫里的日常运作,花销也不大。
“大明王,自古身份尊贵者,皆如此。”
朱标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是太子,每日吃食都要先检查是否有毒。
像朱樉,朱棡,朱棣三人也是如此,谁让他们身份尊贵呢。
一旁的朱棡大大咧咧道:“我们早已习惯,人心难测,不得不防。”
他们这些人,都是来自其他世界,在华夏帝国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吃饭。
王宇的父母,郑旦,西施,王蓝,王虎等人待在现代世界,来华夏帝国也是偶尔。
一个人吃饭太冷清,所以王宇每天吃饭都把他们叫上。
饭菜自然是厨子做的,所以吃之前要先检查是否安全。
吕安,十几岁,小太监,没有离开皇宫,现在被王宇看上,安排在身边。负责检查饭菜,就是他的工作之一。
不过,他只是试吃,而且是在王宇用银针检查过后,所以一般都不会出事,只是为了多一层保障,才让他试吃的。
“吕安,你下去吧。”
等吕安试吃过后,大明王王宇命令他离开。
同时,房间内其他闲杂人等也被命令离开。
王宇,诸葛亮,张良,魏东,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习惯吃饭不要无关人在旁边。
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说的事情,难免会说到“匪夷所思”的事情,还是不要被更多人知道为好。
众人开始用膳。
“虽然下午还要继续处理政务,但还是可以喝点酒。”
大明王王宇举起酒杯,对众人说道:“另外,这顿饭菜,也是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四人践行。”
践行
众人一愣。
“大明王的意思是”
不等诸葛亮说完,朱标就兴奋道:“是父皇要接我们回去了吗”
不容易啊
他们四兄弟,来到华夏帝国这个世界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大明王王宇可没让他们闲着,可劲儿的指示他们做事
历练是历练了,但他们兄弟四人心里更多的是心酸,而且很想家。
“我我还以为父皇把我们忘了”
朱樉眼睛都红了,就差落泪了。
“啊太好了,终于可以回去了”
朱棡从座位上蹦了起来,惊叫一声。
朱棣倒是比较平静,说道:“一年没回去,不知道父皇和母后可都还安好”
四人的反应,王宇,诸葛亮,张良,魏东等人看在眼里。
“是该回去看看。”
诸葛亮理解朱标四兄弟的心情,前段时间诸葛亮也回家了一次,出门在外,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
“听你们父皇说,你们那里的世界,时间到了年底,接你们回去过春节。”
王宇看着朱标四兄弟,说道:“来,让我们举杯,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践行”
“多谢大明王”
朱标四兄弟举起杯。
“干杯”
一饮而尽。
张良问道:“你们回去后还回来吗”
毕竟相互了解,有朱标四兄弟帮忙,事半功倍。
朱樉当即应道:“一年时间,在这里该了解的都了解了,回去就向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