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然也不只是军器局,就是内廷的兵杖局,规模也是变小,只不过兵杖局没军器局小得那么快而已。
开国初的时候,兵杖局和军器局都有差不多三千多人的工匠,规模很大,不过到了如今,兵杖局也就剩千把人工匠了,而他们军器局,只有百余工匠了。
这里面,除了大明中后期,因为边地战事频繁,让边地一些卫所开放了自制一些火器火药的权限外,剩下的就是工部上下在里面捞钱了,卖火器甚至卖工匠了。
本来,就算边地自制火器火药,但他们军中的火器火药大头,还是来源于工部军器局的输送。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工部上下彻底腐败了,一方面匠人因为没有生产动力,制作火器不认真,反正他们也不用,难免粗制滥造;另一方面,工部官员只想扩大生产量,好快速卖给军队捞钱,也就根本不管这些兵器的质量了,只有朝廷派人检验时,才会刻意挑选好的糊弄上面人。
“卖军械给各地卫所捞钱这怎么捞”听到这里,张璟疑惑道。
“很简单,比如一只火铳,咱们造价成本大约二两多银子,卖给军队就五两,甚至更多,而且不只是是火器,其他铁甲刀枪也这么干。”
邓健语音一转道:“当然,在咱们工部给朝廷的账目上,那些军械的成本,其实就是卖给军队的价格,甚至还会更高,这样咱们工部就不赚钱,或者亏本了。”
闻言,张璟明白了些,这不就是工部上下联合撬国家墙角吗
“既然咱们工部的军械质量不好,那各地的卫所都是傻子不成,还买咱们军械”张璟又想到一事,继续问道。
“当然不能了,一次两次,那些卫所丘八吃了亏能忍,多了还不是要跳脚后来我们也怕军械不好,被朝廷查出来,干脆降低了些价格,再把军器局的工匠卖些给边地卫所,让他们自己制造,我们这里只管开银子账目就成。”
邓健回道:“比如成本价二两多一只的火铳,我们给他们三两五钱银子的价格,让他们自己造,可在我们给朝廷的账目上,还是五两,这样他们就算军械造得不好,那也是他们的事情,和咱们关系不大,若是他们的军械量不足,那就继续从我们工部买便是。”
“这么搞的话,就不怕朝廷派人查验火器制造的数量吗”张璟问道。
“怕什么,朝廷查也不会查全部数量,咱们只要每年交付朝廷规定的数量便可,如果数量不足,那就暂时压着非边地卫所的订单便是。如果压不住,卫所急催,那就找些能用的报废火器,修葺一下,发给他们便是,反正那些卫所,难得遇见战事,也不见得会用到。”邓健毫不在乎道。
听完这番话,张璟突然觉得,这工部的水,还真不是一般的深。
这整个就是个自上而下的利益集团啊,怪不得明末武器质量那么差,别的原因不管,就是这捞钱手段,中央兵工厂的武器质量能好到哪去
恐怕也就边地那些武器质量不好,就得送命的卫所兵卒,他们制造的武器,质量还可以。
92、真是“老”工匠
前世的时候,张璟就看过一些记载,知道晚明时,大明的军械质量差,但他从没想过,这些军械质量差就算了,还卖得这么贵。
按照邓健的说法,同样的一件军械,工部打造的价格是边地军队自己制造价格的好几倍,并且工部军械的质量,还不如边地自制的。
这就不得了了,毕竟这可是大明中央兵工厂出品的,代表的是大明军队对外作战的基本战力,敢在这里面做手脚,让明军拿着质量差的兵器对敌,无异于在掘大明王朝的根基。
然而,工部的这帮大明官吏,就这么干了,甚至于若非是他们每年要完成朝廷派人监督审核的规定的火器火药的数量质量指标,他们都准备把军器局的工匠全部卖了,让边地卫所自己加大产量,自产自销了。
这样的话,他们什么事情也不用做,就可以空手套白狼,稳赚不赔,反正就是在账目上过一遍就行,朝廷想查证也很困难。
毕竟工部上下早就因为军械发了财,相互勾结,你想查也绝对查不到蛛丝马迹。
而真要查证这些军械的具体,那就得派人一一去边地卫所调查,而且就算真的派什么名臣干吏去调查,估计也查不出什么东西出来,终究边地卫所那些将领肯定不会让你轻松如愿调查的。
张璟不信,那些边地的卫所都是傻子,明知道买的东西会被工部坑,还傻帽似的组团去工部下订单,除非一点,那就是去工部下订单的将领也是这撬国家墙角,赚取巨额私利的一员。
换句话说,工部官吏和边地卫所早勾结起来了,甚至于张璟还怀疑兵部的人也掺和进去了。
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这些边地卫所,明知工部的军械质量差而且贵,可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工部下军械订单,让工部顺理成章的捞钱。
想到这些,张璟不由开始怀疑起今天给他一副不徇私情,不结党徇私的工部尚书张辅之,他是否真的像张璟初次见他时表现的那般不谋私利呢
以张辅之给他的印象,张辅之不像是会掺和这军械暴利之人,而且他又是张振之的知遇弟子,干这事情不是败坏师门吗
莫非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成
当然,就算真如此,也不好说张辅之不好,就像后世贪官说得,别人都贪污腐化了,你不贪污受贿就不合群,日后想在体制里面混,基本没可能,十分容易受排挤。
人性本贪,是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关键是你的控制力如何,若是你做个控制自己不贪的官,那让天天在一起的贪官同僚,怎么看他们自己
所以,有钱还是得拿,关键看你拿多少,就像后世,市领导省领导家里总资产只有几百万,那都算清官一样。
同理,在军械暴利这事情上,你不拿钱,那同样也是要被排斥的。
恐怕,张辅之就是那只有几百万家产的市领导吧,随便拿点小头,维护集体,才能让下面安心在他手底下做事,支持他的工作。
而以明末上下其手,一层接一层的漂没规矩来看,工部捞得还不算多,张璟可是记得后来毛文龙可是抖落出十成军饷粮饷,军队到手的话,也只有六、七层的漂没规矩。
这还是关乎士兵哗变与否的军饷粮饷,被贪污三、四成,如果换到军械上,那时候贪污个六、七成,也不意外,也难怪大明后期军队越来越烂,兵血吃成这样,还能有多大战力
也怪不得后来这些明军投降螨清,个个都战斗力爆表,钱粮、女人可以靠抢同胞管饱,军械也是螨清这个资源缺少的鞑子部落,精益求精建造的,这些刺激士兵战斗力的东西都齐备了,不把战斗力提升一个极致,那也就出鬼了
张璟想到这里,心里也有了想法,不管如何,他这次能管到军械局,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军械的漂没毒瘤给清除,最起码也得保证大明军队用上合格的兵器,而且也不让朝廷花上更多冤枉钱,这些钱留着当军费杀鞑子,也比给那些无耻文官上下其手贪污的好。
当然,好像军费也是贪污重灾区,这些瞧不起兵卒的文官,吃起兵血来,自论第二,可没人敢称第一。
甚至于,那些吃兵血的将领里,不少人某种程度也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