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 / 2)

立花宗茂从小丸山迂回明军的右翼,以十时连久负责吸引明军的注意力。然而立花宗茂的速度过慢,导致十时连久在明军的直接冲击下力战不支,不久中流矢而亡,可能为李如梅所射之箭。

在十时连久被击毙后立花宗茂与其弟高桥统增率本队三千兵从左方奇袭明军右翼,一时间给予明军造成混乱,查大受因此往北边的碧蹄馆退军,此时宗茂率亲兵八百追击,但部将池边永晟阵亡,而明军也很快重整队形开始反击日军,立花宗茂的奇袭效果丧失,而随后的战斗也让立花军感到吃力,连立花宗茂的铠甲上也插满箭簇,狼狈不堪。最后立花宗茂退到小丸山,碧蹄馆的前哨战斗结束。

此前哨战历经5小时,日军方面由赶来接应的黑田长政率五千人接替了立花宗茂继续指挥战斗,此时近中午时分,突然两万名幕府军先锋军如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等部赶来占领望客砚,后面还有幕府军本队两万人进军。

27日李如松率十名亲兵赶到战场,李如松得知先锋已经交战迅速展开为鹤翼之阵,于砺石岭北方的望客砚迎来查大受军后于碧蹄馆重整军阵,李如松马上得知了明军的境地,于是采用疑兵之计,反而主动冲击人数优势的日军,幕府军军以为明军主力已经来了,于是开始商讨作战计划。

最后,幕府军采取了小早川隆景的建议,急忙传令中军主力急速进军,命先锋粟屋景雄三千兵从大路西侧配合井上景贞夹击明军。

此时日军的人数已经是明军的两倍,而李如松也识破了日军的意图,并在日军展开动作时,明军也开始行动。

在粟屋景雄和井上景贞没完成合围前,明军率先击溃了粟屋景雄部,并开始追击。

但是明军误入泥滩影响了机动,随后被日军反击,而李如松立即下令,让陷入泥滩的明军骑兵下马步战,粟屋景雄部支持不住,直接撤退。

最后明军徐徐退出泥滩,而井上景贞见粟屋景雄部撤退后也狼狈后撤。

小早川隆景见计划失败,索性将优势兵力全部投入战斗,并亲率第六军团参战,筑紫广门和立花宗茂部分成两路从侧翼迂回明军,明军的侧翼遭到突击。

而正面则是小早川隆景压制,明军顿时如同被包围的态势险象环生,此时李如柏、李宁、查大受、张世爵、方时辉、王问等明将皆各自持刀奋迅作战,其中部将李有升为护卫李如松与井上景贞接战,井上景贞不敌退走,李有升追击,不慎中钩落马被井上景贞调头杀死,立花军中也有安东常久、小串成重两位旗本武士被明军击毙,立花军损失惨重被迫撤离战场。

小早川秀包试图包抄明军的侧翼,但反被明军分出小分队击退,小早川秀包麾下八名家臣身亡,不久小早川隆景投入的吉川广家、户川达安、黑田长政的军势欲加包围。

两军从午后交战六个小时至黄昏后明军终于等到左协大将副总兵杨元率援军一千人到来,杨元奋勇冲破日军包围领军抢占如松右方阵地,并和李宁的炮营发炮轰击日军援护明军撤退。

幕府军小早川隆景因明军援军的到来方始退军,而李如松则主动断后,但从日军军中突出一个金甲倭将小野成幸直接向李如松所在的方向突进,最后被李如梅击毙,明军撤退。

之后,幕府军于2月约2万兵力转攻京城西北方的幸州山城,朝鲜城将权栗以少数兵力击退幕府军,幕府军中吉川广家等负伤。

2月,李如松改变策略,于3月初焚烧幕府军于龙山的粮仓粟数十万,逼使其撤退。

此战拖住了幕府军的大部军队,为明军突袭龙山粮仓赢得了时间。

19日,日军因为缺粮,被逼由汉城撤退。

5月四川参将刘铤率军五千赶赴援朝,并被任命为副总兵。幕府军撤退至釜山,此后陆战皆集中在朝鲜南部四道,并以朝鲜勤王军与倭军的战斗为主。

幕府军于6月中旬又攻打朝鲜南部的晋州城,为第二次晋州城攻略战,幕府军前田庆次、黑田长政以下的部将前田义阳、后藤基次以龟甲车破坏城壁,大部幕府军涌入晋州城而攻陷,城将金千镒战死。

至于幕府水军众五百余艘船只横扫朝鲜水师,大将李舜臣战死,随后明军调集战船两千余艘,幕府水军众不敌,败走。

第四三七章没有大明就打的朝鲜叫爸爸

文禄三年,6月,战况陷入僵局,加上朝鲜破坏过度,造成瘟疫流行,当地征发粮食不易,以及急于保全占据朝鲜南部四道的战果,遂派使节随同明使沈惟敬由釜山至北京城议和。

7月,朝廷宣诏退兵以进行日本幕府封贡事宜,于是李如松大军撤退,只留刘綎及游击吴惟忠共七千六百人分别扼守要口。但兵部尚书石星一意主和,再撤吴惟忠的部队,结果只留刘綎部队防守。

9月,朝鲜国王李昖虽上表答谢朝廷援救及助其复国,但是暗中对中日议和却排除朝鲜有所不满,此时日军仍然占据朝鲜南部四道,并牢牢握有釜山城。

12月,明朝命蓟辽总督顾养谦兼责打理朝鲜事宜,并召回宋应昌、李如松。

万历皇帝下令大兵尽撤,但同时强调:虽然撤兵,但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

在五月八日,武田正信在名古屋城接见了大明议和使臣沈惟敬。他这知道这个人在历史上欺上瞒下,导致谈判破裂,最后自己也死了。

武田正信看着下方的沈惟敬,出言道:“没想到明国会派一个你这样的人过来。”

沈惟敬眼中略微惊讶,他没想到对方是精通汉话的他笑道:“哦将军殿下是在哪听说过在下的名声”

武田正信摇摇头道:“你的名声不重要,重要的是,议和的条件,你要是敢敷衍了事,欺上瞒下,不用你们皇帝动手,吾亲自砍下你的头颅”

使臣中一御史大怒道:“尔乃藩国一王,沈大人是上国使臣,就算有过错,也轮不到尔等管辖”

武田正信大怒,怒拍桌子,下首原田正行直接拔刀。

那御史有些惊慌,但仍然喝骂道:“尔等意欲何为我乃上国使臣,你们不但不毕恭毕敬,还想杀了我吗大明天军就在朝鲜,一旦我身死,大明天军顷刻而至”

武田正信气急而笑,真是官字两个口,怎么说都有理,可想明朝皇帝是有烦恼了。

武田正信一挥手,道:“哼,吾不想与你们废话,李昖这废物,居然敢辱骂吾派去的使臣,这次打朝鲜就是要给他一个教训。

吾只有三个条件,第一,李昖写上一封国书向吾道歉,第二,李昖必须送三个公主到本国来,要是糊弄吾,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