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1 / 2)

d。

随后吏部尚书把日本使臣的来意说了一遍,朝堂上立刻炸开锅,毕竟大明没有把公主下嫁他国的例子。

万历不等朝臣商议就拒绝了。

本庄秀重立刻说道:“求娶大明公主其实只是将军殿下的奢望,将军殿下可以退而求其次,求娶朝鲜国的翁主也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赵志皋门下的一个御史出言道:“公主下嫁是不可行的,不过倭国也是一藩国,朝鲜也是藩国,朝鲜的翁主下嫁也是合情合理。毕竟这次倭国朝贡可是表了忠心的,陛下三思。”

随后一班朝臣出来附议。

万历想了一会,说道:“首辅上个折子吧,派使臣去通知朝鲜李氏一声。”

随后,万历就起身离开了,之后便散朝了。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朝鲜国王瞧不起倭国,辱骂了武田正信派去的使臣,之后大明的使臣过去的时候,朝鲜国王便向大明使臣哭诉。

不过到达朝鲜的使臣可不是本庄秀重这样的好脾气,他们在离开汉城的路上杀了几个平民,结果被义愤填膺的朝鲜平民打死打伤几个。

消息传回国内,武田正信大怒道:“朝鲜这些废物也敢在我面前嚣张出兵天下各大名都要出兵,我要教训李昖这浑蛋”

万历二十年,文禄二年九月,武田正信出兵14万征伐朝鲜,兵员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其中以黑田孝高为元帅,小西行长、前田庆次为先锋,九鬼嘉隆,高冈信家为水军指挥官,步兵14万,水军八千五百人,战舰三百余艘,于文禄二年1592年九月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正式拉开侵略朝鲜的序幕。

战争初期,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并迅速攻占朝鲜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明朝边境。

李昖立刻派人向明朝求援,然而大明刚刚打完宁夏之战,国库空虚,士兵久经征伐士气疲敝,不是出兵的好时候。

不过对于朝鲜这个忠心的小弟,特别是朝鲜给不少大臣送来银钱,于是万历皇帝决定出兵援助朝鲜。

明朝集结辽东军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宋应昌、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作战。

万历二十一年,文禄三年,一月五日,明军围困平壤。

平壤城东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城外有牡丹峰高耸,峰顶驻守日军两千人,与平壤日军形成互守之势。

日本守军为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共一万六千余人,配备了最先进的燧发枪。不过武田正信并没有支援火炮。

明军轻火器以火箭和属于火门枪系的火铳为主丁酉再战时明军才普遍换装了和日军不相上下的火绳枪,但拥有大将军炮等重型火器,其中有射程达数里的攻城炮一百二十门,另外还装备了佛郎机炮及其他小型火炮。

明军主帅李如松部署如下:蓟镇游击吴惟忠戚继光旧部悍将与辽东副总兵查大受原李成梁家丁率军攻打牡丹峰,另有朝鲜僧兵一部配合;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李成梁另一子、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祖承训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力攻城南芦门。

日军主将小西行长部署如下:城内驻守军万余人,城头设火枪弓箭、滚汤木石守卫;城外牡丹峰驻军两千人,列青白旗,设拒马木,凭险呼应。

回顾明军与日军作战的历史,不能不提起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曾经在浙江训练出一支劲旅,为最终平息日本海盗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居功至伟,其后,他又奉命在北边的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使这些地方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他还著有纪效新书及练兵实纪等兵书,对后来的明军影响很大。

而赴朝参战的明军,有北兵与南兵之分,北兵包括来自蓟、辽等镇的官兵,而南兵将士大部分是浙江人,由此看来,无论北兵与南兵,其都与戚继光有很深的渊源。

第四三六章三国大战

明军主力将进攻平壤的南、西、北三个方向,东面给日军留出退军路线。

祖承训率领的明军率先突破城南的芦门,接着含谈门、普通门、七星门、牡丹峰也相继被明军攻占,日军黑田长政曾派黑田二十四将之一的久野重胜前往侦查,被明军击毙。

小西行长一看大势已去,率领残兵退守城北一隅风月楼。

入夜,日军自东南方向突破,渡过大同江向汉城退却。

沿途早有李如松部署李宁和查大受伏兵等候,一阵掩杀,击毙数百日军。

明军配有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等火炮数百门,在距城5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明军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随后李如松收复平壤、开城,并且进攻汉城,是役,明军付出阵亡790人的代价,给予日军两千千余人的损失。

由李如松率领的明军在平壤大捷后,为了快速缓解后勤危机,欲乘胜追击日军速战速决,先遣副总兵查大受与朝鲜将领高彦伯领骑兵数百侦查开城至王京之间的道路。

正月二十五侦查先锋在碧蹄馆位于首尔西北部的高阳市德阳区碧蹄洞,是前往王京的必经之路南方的砺石岭遇到幕府军高野信义、伊藤怀家的侦察队数百名,一时之间,双方前锋交战,幕府军不敌后撤,查大受乘胜追击,并派人将战况传给李如松。

二十六日提督李如松得报后,以为日军如当地土民所说弃京城撤退,遂率领本部兵马骑兵四千人从开城疾驰引援。

孰料日军立花宗茂率先于其他日军,独自领三千两百名军兵正在砺石岭埋伏,部将森下钓云侦查到明军查大受所部,小放几发铁炮后回报,便从清晨7时倾开始,起先仅以部将十时连久、天野贞成率七百人为第一阵摆旗示弱引诱查大受来攻,然而查大受所率领的五百人的突击速度很快,十时连久的先遣部队很快被击溃并损失了一百三十人,被迫后撤,查大受继续追击,但遭到了小野镇幸和米多比镇的优势部队的阻击,而后续的祖承训,李宁,孙守廉等人相继投入战斗,此时明军人数增加到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