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唤进一个心腹,对其耳语几句,此人接过信札,退出书房,去账房处要了几锭白银,又到马厩牵了两匹骏马,出府向西而去。
似有意似无意踱到大门口的仝寅,看着远去的石府心腹,禁不住带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周小弟,别忘了你答应我们的事儿。”辞别之际,杭敏恋恋不舍地交待道。
自通州离船上岸,一行人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眼看京师的城墙都能见到了,周秦川打算暂别杭氏兄妹和小济,自去会同馆找王善武。
就这么一直跟下去的话,皇宫他们可进不去。
“放心,杭老兄,既然答应了你和娘娘,我就绝不会食言。”周秦川笑道。
那日在画舫之上,杭允贤特意找到周秦川,千言万语,最后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想要周秦川留在京师,继续护卫小济,她手中缺乏足够的实力,也不放心一般的宫廷护卫。
周秦川和手下这三百精骑,在杭允贤眼中正合用,为了留下这批人手,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可是开出了不少承诺。
包括给周秦川谋个好差使,给景泰帝吹枕头风,好让瓦剌卫在沙洲开设椎场的愿望顺利实施等等。
当日周秦川既没有应下,也没有拒绝,而是恳请杭后能让他考虑一二。
当晚苏、秦二女还有些奇怪,按她二人所想,周秦川定会痛快应承下来,事涉小济安危,关系到这小子能不能顺利登上皇位,周秦川这个便宜兄长岂会犹豫。
哪怕是秦琪有些不舍,也不会阻拦,既然与杭后同舟共济,自当尽心尽力,何况小济对大伙儿来说,即便没那层身份,也是会好好保护的。
谁知周秦川并未当即同意,两女有些不解,杭后离开后,都问起了缘由。
周秦川吭哧半天,只说小济的安危虽是大事,但登基称帝过程漫长,是一盘很大的棋,需要全盘考虑,若只想着保护好小济,就是因小失大了。
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义正言辞,让人无话可说,打发走两女之后,周秦川才舒了口气。
其实原因很简单,杭允贤在同他说话之时,眼神总是往下瞟,看得周秦川后背发凉,一开始他还不解,很快反应过来。
这位娘娘千岁莫不是想让自己净身入宫,贴身护卫小济罢,不成,万万不成。
别说已然有了两个算是定了终身的娇俏小娘子,就是没有,周秦川也绝不会挨那一刀的。
作为穿越众,后宫成群他倒是不奢望,但若进宫做了太监,那就太丢脸了。
两个妮子毕竟年轻,没看出杭后眼中深意,周秦川也解释不清,只能用些云山雾罩的借口把她们糊弄过去。
当然了,答复是要给的,不过他可不敢单独去找杭后,思忖再三,又找赵子桐商讨一番之后,周秦川找到杭敏。
先是感谢了一通杭后的青睐,接着表示瓦剌卫既是自己的根基,更是小济的根基。
一入京师,皇后、太子亲善关西瓦剌卫的消息肯定瞒不住人。
因此,周秦川表示,瓦剌卫更需要自己,只有一个日益强盛的瓦剌卫,才能让小济更有底气。
对小济有恶意的敌对力量,面对日益强大的瓦剌卫,恐怕得好好想想与太子做对的后果。
即便这些人计谋得逞剪除了太子,那接踵而至的,将是瓦剌卫,不,是整个关西诸卫的怒火,他们能不能承受得起呢。
一番忽悠,听得杭敏连连点头。
第333章五城兵马司
这些话正不正确正确
但瓦剌卫并不是缺了周秦川就不行,若没有穿越者的优势,周秦川的才干并不出众,秦博、王越还有秦琪和苏幼蓉等人,都是惊采绝艳之辈。
何况周秦川并不擅长实干,让他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还行,真要亲自动手,多半不成。
出主意的话,完全可以留在京师,以信笺等形式给关西带话。
因此,周秦川说给杭敏听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屁话,就是为了忽悠杭敏的。
但他知道,若不能拿出诚意和实力,忽悠得了杭敏,忽悠不了杭后。
周秦川接着表示,一旦到了京师,等他们安顿下来,不惟与他随行的这三百精骑,就是杭后想再多要些人马,也没有问题。
此次入京朝贡,人手充足,一两千人周秦川还是匀得出来的,要是还不够,就找其他各卫还有西域诸国借,既然都想重开丝绸之路,这些人也不能一点力都不出。
果不其然,尽管周秦川不愿一直留在京城给小济保驾护航,但他这般慷慨的送人行为,还是让杭允贤没了芥蒂。
虽然不用给周秦川在京师谋差使,不过帮关西诸卫说话,助他们在沙洲开设椎场的事儿,还是承诺了下来。
“杭老兄还请切记,一定要按赵大哥所说,尽快把五城兵马司掌控在手,嗯,小太子殿下和你更亲近些,因此负责皇宫周围的中兵马司指挥一职,还是杭老兄你亲任的好。”周秦川细细叮嘱道。
“周小弟放心,我理会得。”杭敏低声应下。
平白得了一只精锐兵马,且有瓦剌卫一成收益的敬奉,不用担心花销问题,杭允贤喜不自胜。
只是接下来,如何安置这些人马,并且在急需之时能派上用场,就成了横亘在诸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杭氏兄妹出身地方小户人家,自小不可能知道京城的门道。
杭允贤即便后来嫁给朱祁钰,也接触不了多少京师的格局。
杭敏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个锦衣卫千户,但他京城都没有去过几趟,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建议。
至于周秦川,呵呵,他除了锦衣卫和东西厂,其余一无所知。
而这批人马杭后要暗中掌控在手,自然不可能也不愿意纳入西厂麾下。
最后,还是赵子桐出了个主意,他建议杭敏无需留恋锦衣卫千户的身份,甚至还在京师的其兄杭敬,其父杭昱亦是如此,一俟回到京师,父子三人可辞去锦衣卫的差使,转而谋求将五城兵马司纳入囊中。
去岁赵子桐跟着王越在京师很是混了一段日子,说起来,对京师各部的了解,他比其他人都要更多一些。
五城兵马司是东、南、西、北、中五个京城的兵马指挥使司,正六品衙门,各设指挥使一人,副指挥使四人,吏目一人。
职责颇为繁杂,负责紫禁城以外,包括皇城在内的抓捕盗贼、巡视风火、管理市场、清理街渠、检验尸伤、编审铺户、赈恤灾贫等等。
若以职责来看,相当于后世的京城公安局和消防部门。
但由于有明一代,京师的管理机构向来都很复杂,除了五城兵马司以外,还有巡城御史、厂卫、六部、顺天府和宛大二县,这些机构除了宛平、大兴两县之外,个个来头都要比五城兵马司大。
因此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