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牟明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1 / 2)

d拉车的那头驴。

它这回没有拉车,在背上有一套简单的鞍具。

见到周秦川,感觉有些眼熟,叫了一声以示欢迎,还甩了甩尾巴。

吴大伙等人七手八脚将周秦川架上驴背,驴蛋在前牵驴而行,众丐从破庙里蜂拥而出,跟了上来。

“兄弟,帮帮忙,容我解释一二。”

直到此刻,吴大方才有空开口。

伴着驴蹄不紧不慢的踢嗒声,吴大边走边说,将今日行止的缘由侃侃道来。

他们在关阳镇乞讨维生,而离此十多里的毛阳镇,同样有此道中人。

既然不同在一地,那两边的人理当井水不犯河水。

装叉一点的说法,就是各自安好,两不相欠。

没想到,双方还是起了纷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还真没说错,即便沦落为丐了,也还能闹出事儿来。

关阳、毛阳两个镇子的规模差不多,人丁数量相近,乞丐们能到手的打赏,总数自然区别不大。

不过毛阳的乞丐人要多些,平摊下来,每个人要到的钱粮,自然就比关阳的少些。

日子一长,双方生活水准的差距就有点明显了。

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同为乞丐,凭什么你能多吃多占

毛阳群丐不乐意了,开始打关阳的主意,意欲越界搵食。

关阳这边的乞丐哪里肯相让,大家既然都是同道,遂约定按江湖规矩行事。

双方以各自镇上的庙会行乞权为筹码,约定谁赢了,谁就能在对方镇子赶庙会的时候,前去行乞。

此二镇庙会日子各不相同,关阳逢三逢九,毛阳则是逢五逢十。

日子不冲突,赢家能通吃,什么都不耽误。

至于平常日子就算了,那点三瓜两枣的,都不太看得上。

当此时,一般人相争,最后难免都要动手,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更是如此。

比如相邻村寨之间争水、争地,莫不如此,往往会有大规模的械斗,甚至闹出人命来。

遇上这种事儿,地方官往往十分头疼,这里面涉及各自利益,谁都不肯退让,偏偏里面还会有那么几个宿老乡绅,还不能用武力镇压。

乞丐在常人眼中虽然粗鄙不堪,不过他们之间的争斗,却并没有这么血腥,反而“文雅”了许多。

不用赤膊上阵武力相争,而是另有一番行事规矩。

双方约定日子,各遣一人上场争斗。

斗什么当然不是斗诗词歌赋,也不是斗身手好赖,而是斗狠。

这里的狠,不是对旁人狠,而是对自己狠。

场上两人,各自持尖刀一柄,轮番对自己动刀,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动刀可不是割个口子放点血那么简单,而是讲究一刀两洞方为合格。

所谓的一刀两洞,是指一刀下去,要在自己身上捅出两个洞来,也就是要对穿才行。

创面通常都很大,流的血自然不会少,胜负往往在数刀之间就能见分晓。

一般不会超过三刀,即有人或因为心志不坚,或因为出血过多而落败,所谓的三刀六洞,就是从此而来的。

这种争斗方式,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下的产物。

动乱时代,别说死个乞丐,就是死几十个乞丐也不过寻常之事,不会有人出头。

而此时的大明,承平日久,官府自然不允许在自己的地盘上,隔三差五有打架斗殴,人命伤亡的现象。

乡绅对付不了,这些乞丐却是手拿把攥,不允许他们私自打斗,闹出人命。

哪怕死的是乞丐,人数次数一多,也会影响官声。

如此一来,官府自然会看管得紧一些,时日一长,乞丐们的争斗慢慢的也就从武斗转化为文斗了。

更何况关阳还有个巡检司,这些人打仗或许不行,但对付乞丐,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吴大哥,你不会是想让我出头,去玩儿那什么三刀六洞罢”

听到这里,周秦川哪里还不明白,敢情吴大这厮当初力劝他来养伤,也没安什么好心,是想拿他做炮灰啊。

此刻周秦川很想告诉吴大,那晚要不是您那杀猪般的笑声,自己还真未必下得了手。

三刀六洞那就更做不到了,还是找别人吧。

可他也知道,这话要真说出来,不会有几个人信的。

或者说,是没有几个人愿意信。

好不容易有人替他们出头相争,谁也不会容许此人临阵脱逃的。

“嘿嘿”吴大憨憨一笑,抓了抓后脑勺,看上去老实巴交的:

“周兄弟,没和你说实话,是我的不是,不过当初没想到会真走到这一步。”

第28章上架鸭子

按吴大的说法,两镇乞丐虽然早已约定要用三刀六洞的规矩来定胜负,可实际上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

上场赌斗的人手,两边很长一段时日都没有定下来,一直以打嘴仗为主。

毕竟乞丐也是人,虽然文盲多,但傻子却少。

戳自己三刀,要是死了也就算了,一了百了。

要是死不了成了残废,那可就惨了,后半辈子能指望谁

真正愿意上场、敢上场之人,两边一时半会居然都没有找到。

吴大坦言,自周秦川来后,他就有意把那晚自断自腿的事儿传了出去,表示关阳出了个狠人,想让对方知难而退。

赌斗一事,关阳之人并不热衷,他们属于被迫应战,对胜了之后能去毛阳庙会捞活干不太有兴趣。

若是能将对方吓退,不再纠缠此事的话,那就再好不过。

吴大表示,他只不过想震慑毛阳群丐而已,实在没有要周秦川真上阵,去弄三刀六洞的想法。

而他此策,一开始还是见了效的,毛阳那边果然消停了一阵。

只是没想到,前日毛阳再度派人传话,今日要在两镇之间赌斗,就此定夺今后两镇庙会的乞讨权益。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方突然发难,看来是有高人了,这才有恃无恐。

事发突然,吴大坦言,他这才不得不腆着脸地请周秦川帮忙。

为此,还又特意去将毛驴借了来给周秦川当坐骑。

“前日不就是我去毛阳典当那天么干嘛我回来后不说”

周秦川心里有些不舒服,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应该提前同他说道说道才是,哪有这种硬赶着鸭子上架的。

吴大悻悻回答:

“那天你回来得晚,怕影响你休息不是,昨日又是庙会,忙碌一整天,实在没机会同你说道说道。”

我信你个鬼哦,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说的好听,不就是怕自己提前知道了打退堂鼓么。

周秦川心里吐着槽,用余光偷偷四下打量,踅摸有没有溜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