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6(1 / 2)

d结队伍,准备跑路了,得了,不用你来打,我们自己跑还不行吗,你挥军出关我们就往北跑,看你能追多远

没想到,明军并没有出关突袭的意思,张斌反而派人给他们送来书信,请他们去共商发财大计

什么发财大计他们不清楚,不过他们都听说过鸿门宴,他们都认为这十有九是场鸿门宴,去,他们肯定是不会去的,但是,他们也不想得罪张斌这个煞星,因为这种事有时候也能用来做动手的借口。

很简单,我请你来商议,你不来,这是不给我面子,所以我要揍你

有时候拳头大就可以这么不讲道理,这些察哈尔部的酋长也知道张斌现在拳头大的吓人,所以,他们自己不敢来,还不敢拒绝,只能委婉的请张斌出塞与他们会面。

没想到张斌竟然真的出塞了,而且就带了五万骑兵,后面并没有步卒的踪迹,这一下察哈尔诸部的酋长们有点懵逼了,难道,这张斌真有事跟他们商议,又或者这还是个圈套。

他们聚到一起商议了一阵之后,还是决定去见见张斌,因为他们实在不想往北迁移,这会儿草原上旱情也严重的很,而且越往北越严重,他们如果向北迁移,不知道多少族人会因此饿死甚至是冻死。

张斌可不知道他们经过这么复杂的思想斗争才决定来与自己见面,总之,能来就好,能来他就有把握说服这帮家伙。

察哈尔诸部一众酋长各自扎下大营之后,又抽调精锐,集结大军,摆出阵势,在大营前排出一个个方阵,待阵仗与明军差不多了,他们这才联袂来到两军大阵中间,请张斌前来相会。

张斌在望远镜中早把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这帮家伙,看样子真是来谈判的,不过,他们摆出的阵仗就有点搞笑了,他们真以为那点人马就能挡住关宁铁骑吗

张斌摇头笑了笑,随即带着一小队亲卫,打马往两军阵中奔去,还未到这些人跟前,大老远他便拱手大笑道:“诸位王爷,好久不见啊”

他这倒不是埋汰人家,大明的确给这些人封王了,不过这些王爷对大明来说屁都不是,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一众酋长自然也知道他们这王爷是什么个意思,他们不但没摆什么王爷的架子,反而满脸赔笑,连连拱手还礼道:“国公爷说笑了,国公爷,好久不见啊。”

张斌假假意思拱手还了一礼,随即便亲切得道:“诸位王爷,一别经年,不知道诸位过的可还好啊”

好什么,连年大旱,草场越来越小,牧草越来越少,而且,建奴也彻底被大明击败了,老实了,再也没人带着他们去关内打秋风了,他们这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没饿死人就不错了。

诸位酋长都尴尬的杵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张斌见他们的表情,心中不由暗自得意,你们过不下去就对了,要过的下去,我这招还真不一定管用。

他打了个哈哈,假装尴尬道:“这个就不说了,其实本公这次找诸位真是跟大家商议发财大计。”

一众酋长闻言,来兴趣了,纷纷问道:“国公爷,什么发财大计啊”

张斌详细的解释道:“你们应该也有所耳闻,我们大明对煤和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了,但是,大明境内的煤矿和铁矿又挖的差不多了,所以,不得不来塞外找找,这一找还真找到不少,大同镇附近就有不少煤矿,蓟州镇附近也有不少铁矿,可惜就是没人挖啊所以,本公想请诸位王爷帮忙,组织人手来挖一挖。”

一众酋长闻言,均是一脸的不明觉厉,这塞外假假意思也是我们的地盘好不,我们还没说让不让你挖矿呢,你现在还让我们给你们挖矿

你怕是没睡醒吧

十多位酋长均闷声不吭,这意思就是我们不想得罪你,你也别做的太过分了。

张斌依旧微笑道:“诸位王爷,这矿可不是白挖的,每两千斤,本公出一两银子,钱给你们,至于你们怎么分给手下人,本公不管,你们想想吧,一个青壮,一天挖个千来斤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帐不难算,一个青壮一天一千斤就是五分,两天就是一两,一个月就是十五两,这会儿十五两是什么概念,一个月五两银子就够一家五口吃饱饭了

十余个酋长都暗自盘算起来,一个月给一个青壮发五两左右应该足够了,毕竟一家五口里面出个青壮是很普遍的,有的还不止呢,这样一来还剩十两,完全可以装自己腰包,一个就是十两,一万个就是十万两

一众酋长眼中渐渐冒出精光,卧槽,这下发大财了

没什么说的,干,这种好事,谁不干谁是王八蛋

于是乎,后来有名的蒙元包工头出现了,这些个包工头可不得了,一个个都富的流油,那钱就跟花不完似的,而且出手特阔绰,大抵是因为他们这钱来的太容易了吧,他们基本上躺床上收钱就行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

s:推荐五级大佬祝家大郎新作回到北宋当大佬,真大神,真大佬,真神作,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不要错过哦。

第二四二章这年头生活不容易

呼兰是察哈尔多特罗部一个普通牧民家的孩子,因为他身体壮硕,骑马也有点天赋,所以,从十八岁开始,他们的头人就经常征召他随部落首领四处征战。

一开始他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但是,参战的次数多了,他渐渐就明白了,打仗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或者说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从部落首领到他这个普通的士卒,大家目的其实都差不多。

历经多次大战后,他从身经百战的老人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他学会了怎么躲避危险,他学会儿了怎么在战场上保命,更重要的他学会了怎么在打草谷的时候捞钱,所以,他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他父母因此有了更多的牛羊,他也因此有了婆娘,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但是,这几年他家却一天不如一天了,因为部落的头人再没征召他去打仗,而且,草原上的旱灾也越来越严重,能放牧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牧草也渐渐枯黄了。

看着日渐减少的牛羊和嗷嗷待哺的儿女,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牛羊只会越来越少,如果牛羊都没了,一家人靠什么生活如果能打场仗就好了

他的愿望竟然神奇的实现了,这天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几户人家收到部落头人的通知,让他们赶紧收拾家什,准备转移了。

很多人都忧心忡忡,呼兰却是乐开了花,因为他知道,这是要打仗的先兆。

果然,第二天,部落头人便通知他,带上家伙,准备干仗了。

他激动的穿上皮甲,背上长弓,拎着马刀就出发了,然后,他便看到无数族人正飞快的向部落首领大帐方向狂奔,那场面,几乎跟几年前大战的时候如出一辙。

很快,他便随着部落大军与察哈尔各部的骑兵汇集到一起,如同一股洪流般冲向南边,冲向大明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