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呢,难道像原来一样跑路吗,又或者像上次一样,跟官兵硬钢一波,然后被打的屁滚尿流,几近全军覆没
不,他不想再跑了,他想据关中称王
他就不信了,自己永远都干不过官兵,他豁出去了,直接召集手下所有军师将领,在渭南开了场大会。
这个时候,他手下可谓人才济济。
有刘宗敏、刘方亮这样跟随他多年的猛将;
有李过、高一功这样跟随他起事的亲戚;
有李岩、田见秀这样谋略出众的儒将;
还有牛金星、宋献策这样智计百出的军师。
李自成扫视了一圈下面的军师将领,随即坚定的道:“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官兵又来了,不过,据探子来报,这次官兵中并没有卢阎王,也没有戚家军,连川军白杆兵都没见,就是新召集的屯卫而已,这次,是一个好机会,一个战胜官兵的机会,我们不能再被官兵追的到处乱窜了,我们要拿下关中,建国立业,跟朝廷对抗对付官兵,大家有什么好办法,不妨说一说,”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激动的表情,闯王要建国立业,他们就是开国功臣,跟反贼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官兵,除了天雄军、戚家军、白杆兵、秦军这几支朝廷精锐,其他的杂牌军还真没什么好怕的,新招的屯卫而已,比他们强也强不到哪里去,他们还真有办法对付。
李岩率先拱手道:“大王,潼关易守难攻,正是抵御官兵的好地方,如果能调集十万精兵驻守,就算二十多万官兵也休想拿下来。”
据雄关而守,这是个好主意,张献忠据襄阳而守,官兵就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至于什么接受招抚,归顺朝廷,也就小皇帝那个傻缺相信,他都把老朱家祖坟刨了,还会归顺朝廷吗,他就跟自己一样,是想当皇帝的人,这点,李自成相当清楚。
潼关出了名的易守难攻,相比襄阳都差不到哪里去,这点李自成自然也清楚,他闻言不由点头道:“嗯,这主意不错,不过光死守潼关还不行,我们这么多人马要吃要喝,守在这里只能喝西北风啊。”
军师宋献策紧接着拱手道:“大王,现在关中就一万秦军,他们肯定窝西安不敢出来,我们可以分成数股,分别占领延安府、庆阳府、凤翔府等州府,边筹集粮草,边招募军队,等各州府都拿下了,我们再一举合围,拿下西安,那时候就可以建国立业了。”
分兵他还真没想过,以前他基本都是带着所有手下到处窜,很少分成数股,现在关中这形势,西安城里那一万秦军还真不敢跑出来,他们要敢跑出来,西安就变成了一座空城,自己完全可以轻轻松松拿下来,到时候十万甚至二十万大军一守,官兵要夺回去可就难了。
李自成不由点头道:“嗯,只要西安城里那一万秦军不出来,关中各州府任我们纵横,这主意不错。”
众人纷纷献计献策,很快,李自成就拍板,坚守潼关,夺取关中各州府,然后一举拿下西安称王
他很快便调集十万精兵,驻守潼关,并任命自己的侄子李过为潼关守将,还留下儒将李岩和自己的妻弟高一功辅之。
而后,他又将剩下的义军分为数股,他自己亲率五万大军向北,去夺取延安府、庆阳府等州府,还有大将刘宗敏、刘方亮、田见秀则各率两万大军,分取凤翔府、平凉府、巩昌府等州府,一时之间,整个关中大地到处都是打着闯王旗号的起义军,他们招兵买马,攻城略地,打土豪,抢粮食,搞的热火朝天,各地饥民归附者不计其数。
杨嗣昌收到朝廷转发过来的急报,连忙催军急赶,欲奔赴关中剿灭这些猖狂的贼寇,但是,刚赶到潼关,他便傻眼了,十余万贼寇扼守关城,他根本就过不去啊
第十五章糜烂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之地,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很多地方都是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这么个险要之处,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东汉末年开始,历朝历代都在此处设立关卡,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更是将这里扩建成了一处关城,并设潼关卫驻守。
潼关关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均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高达十丈,整个城池周长将近十二里,若论雄奇,甚至超过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
面对这么一座雄关,杨嗣昌真傻眼了,这里竟有反贼驻守,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明初的时候这里倒是有足足五千多屯卫驻守,但是,自明武宗正德年间开始,卫所制度渐渐松弛,屯卫大量逃逸,到了天启年间,西北更是旱灾不断,潼关屯卫都差不多逃光了,这里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连官兵都不驻守了,这会儿竟然被反贼扼住,杨嗣昌简直后悔不跌,早知道这样,派个一万人在此驻守,反贼怎么都攻不上来啊,现在,却轮到他来攻城了。
这潼关攻的下来吗
他真没什么把握,因为面向这边的东南两面城墙都不好攻击,南面城墙外地势是比较开阔,可以展开数万大军,但是,南面城墙高达十丈,拿什么攻上去,云梯也做不了十丈那么长啊
东面城墙倒是矮一点,但五丈也不算低了要知道京城的城墙很多地方都只有三四丈高,五丈高的地方都不多,这里,全是五丈高,简直要人命啊,云梯是能做出来,抬都抬死人啊,要爬上去,他都有点发怵,更为麻烦的是,这东面城墙外面地形狭窄,能容下几千人就算不错了,大军根本就展不开啊。
怎么办
没把握也得攻啊,整个关中都快被反贼占领了,他再不冲过去剿贼,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杨嗣昌无法,只得下令二十余万大军在关城外择地驻扎,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关城。
南面城墙他是不敢去攻击的,十丈高,人家随便丢块石头下来都能砸死一堆人,东面虽然施展不开,好歹城墙只有五丈高,还有攻上去的希望,他准备派人轮流攻击,希望能耗开这天下有数的雄关。
二十余万明军就这样在潼关外的崇山峻岭中驻扎下来,这里的地形复杂无比,二十余万明军想驻扎在一起都找不到足够宽敞的地方,只能东一个山头,西一个山谷驻扎的到处都是,一时之间,这潼关外面号令声不断,传令兵来回飞窜,明军将士又是扎营又是伐木,忙的不亦乐乎。
而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张献忠也坐不住了,听闻李自成重举反旗,并攻占了潼关要隘,正与二十余万官兵在关口处大战,他这心里便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