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4(1 / 2)

d推举薛国观这个阉党余孽入阁,他吗还能更操蛋一点吗

张斌皱眉沉思了一阵,只能无奈的叹息道:“算了,就这样吧,你也别冒险装病了,就按皇上的意思来吧。”

“啊”,徐光启闻言,不由轻呼道:“那薛国观可是阉党余孽,真推他入阁吗还有,我来当这个内阁首辅不合适吧“

张斌还是摇头叹息道:“皇上的脾性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能跟他对着干,不然会适得其反。薛国观这是找死,他以为傍上杨嗣昌就没事了吗,等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再收拾他就行了。至于内阁首辅,你当我当不是一样的吗,就是怕皇上是想让杨嗣昌接班啊,因为他刚入阁,还没有当首辅的资历,如果过个一两年,他资历到了,皇上恐怕会推他上位啊,这才是最麻烦的。”

徐光启已经七十多了,要不是张斌让药圣李家人给他精心调理,这会儿他恐怕都挂了,这内阁首辅他肯定是当不了多长时间的,怎么接下他的班才是这会儿该考虑的问题,两人又密议了一阵,张斌这才告辞而去。

第二天一早,廷推阁臣,奇事出现了,竟然只有内阁大学士徐光启一个人出来推举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吏部尚书薛国观,张斌没动静,黄承昊也没动静,甚至六部尚书都没一个开口的,杨嗣昌和薛国观就这么顺利入阁了

紧接着,杨嗣昌便投桃报李,推举徐光启为内阁首辅,这时候,张斌竟然也没出来争,只是最后推选内阁次辅的时候,黄承昊出来推举了一下张斌。

崇祯这会儿也是云里雾里,张斌竟然什么都不争,这内阁次辅,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不给张斌了

张斌当然不是不争,他只是不想摆明了跟崇祯争而已,毕竟崇祯是皇上,摆明了跟他争是没好果子吃的,至于暗地里会怎么样,本卷终,请看下卷分解。

第一章疯狂的阁部

杨嗣昌是很疯狂一个人,做起事来根本就不计后果,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哪怕所有朝臣都反对,他都会一意孤行,干下去。

像他提出的议和之举,历史上,有很多朝臣反对,这其中就包括卢象升和孙传庭,结果,他的疯狂体现出来了。

他联合薛国观和高起潜暗害卢象升,逼的卢象升率几千人跟数万清军主力决战,他们却率十多万大军在几十里外看着,就是不去救,害得卢象升力战而亡。

他在崇祯面前进谗言,污蔑孙传庭,气得孙传庭双耳失聪,后面孙传庭因病告休却他污蔑成装病推脱,以致崇祯怒而将孙传庭囚禁,直到他死都没放出来。

或许,他认为他能拯救大明,所以,不顾一切阻扰,就是固执己见,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他没能拯救大明,反而把真正能拯救大明的卢象升和孙传庭都害死了

这点,他跟崇祯真的很像,都是犟的跟驴一样,都是刚愎自用,都认为自己能拯救大明,最后却把事情搞的一团糟。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崇祯才把他引为知己。

崇祯对他那是真的信任,直到他督师身死,反贼猖狂到无法收拾的程度,崇祯还在群臣面前为他说话,不准群臣“污蔑”他

可以说,他们就是一丘之貉,同样疯狂无比。

这对疯狂的君臣,疯狂的折腾着气息奄奄的大明,最后,杨嗣昌吓死了,崇祯上吊死了,大明也被他们折腾的亡国了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现在,张斌来了,他们想要折腾的大明亡国都难。

这个时候杨嗣昌的疯狂已经初现端倪,他父亲罢官削籍,入狱论死就是阉党余孽害的,这个时候,他为了掌权,竟然跟阉党余孽薛国观合作

他不孝顺吗不,他很孝顺,他都愿意为自己的父亲替罪去死,足见他是很孝顺的。

但是,这么孝顺一个人,竟然跟陷害他父亲的阉党余孽合作,不得不说,他真的很疯狂。

这疯狂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疯狂的想法,他之所以这么急着掌权,就是想展开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贼计划。

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不惜与建奴和谈,也是为了能腾出兵力来执行这个计划。

他提出足食然后足兵,疯狂加征税赋,还是为了能征召更多兵力来实施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也相当的疯狂,所谓四正就是陕西、河南、湖广、凤阳这些农民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谓六隅就是四正旁边的榆林、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的六个区域,所谓十面张网就是设置十个巡抚,对农民军进行围追堵截,最后由五省总督和五省总理率军去剿灭农民军主力。

这个计划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巨,堪称恐怖,根本就不是现在的大明能够负担的起的,但是,杨嗣昌向崇祯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崇祯却是拍案叫绝。

因为杨嗣昌说:“下三个月苦工夫,就能了了这十年不结之局”

三个月就剿灭遍布西北的农民军,比当初袁崇焕提出的五年平辽还要疯狂,他也真敢吹,崇祯也真敢信

当然,他所说的三个月并不是从上任兵部尚书五省总督开始计算,他认为,夏秋两季是农民军最活跃的时候,这个时候农民军一般都会到处乱窜,不利于围剿,而春冬两季,天寒地冻,农民军一般都会找个地方窝着,正是围剿的良机,所以,他把崇祯九年的十二月和崇祯十年的一月、二月作为围剿之期,要在这三个月内剿灭所有反贼

这会儿还不到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自然不是围剿的良机,不过,却是筹备的好时机,于是乎,崇祯、杨嗣昌、薛国观三个人紧锣密鼓的筹备开了,又是疯狂加征税赋、又是疯狂扩军,又是疯狂任免各地巡抚,忙的不亦乐乎。

这三个人,一个皇帝,一个兵部尚书加内阁大学士,一个吏部尚书加内阁大学士,兵部、吏部皆在其掌控,官员、将领任其提拔任免,着实方便。

五省总督这个早就已经确认,就是杨嗣昌本人;五省总理也已经确认,就是原福广总督熊文灿;至于领兵将领,他们竟然选择了这会儿还名不见经传的左良玉。

左良玉这个人真不好怎么形容,他也是相当复杂一个人,他出身于辽东军,却因率辽东右车营参加宁远兵变而被革职,后面他又受到东林党人侯恂的提拔,官至副将。

应该说在这一时期,他的表现还算是中规中矩的,而且在与建奴和反贼的战斗中都表现的比较出色,但是,他是那种典型的得志便猖狂型,不让他得志,不让他手握兵权还没事,一旦让他得志,让他手握兵权,他便会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崇祯和杨嗣昌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为什么选择左良玉也不得而知,总之,这两个疯子发起疯来,谁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