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8(2 / 2)

今日,二人去西山的军器局,也是因为朱由校有召,他们奉召入京,去军器局参与研发制造新式火器的。

不过,说来两人应该提前几日就见张璟的,只是因为孙元化因为恩师徐光启接触到西洋教士和西学,在徐光启入教后,他确认天主教能“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后,于是也决定入教。

因为西洋教士在大明大展并不是太好,万历帝时候的南京教案,便是明证。

直到现在,教案风波因为发起教案的诸多主要官员被撤职,这案子被翻案了,风波才彻底平息。

西洋教士这才能够又在大明传教,不过一开始也是在大明帝都恢复他们昔日的传教声势,南方如今却并没有太多出色的教士。

所以,即使朱由校不相召,孙元化都要亲自来一趟京师,因为他想在京师找到有名望的传教士,受洗加入天主教,而刚刚受洗入教的孙元化,此时也因为越发感受到天主教的魅力,已经有想邀请洋教士到家乡嘉定去开教的想法了。

至于所谓的南京教案,其实就是一场大明不少统治阶级的儒家士大夫,为了打压当时一改尊儒融儒策略,坚决排斥儒家思想的天主教,进而发起的一场教难。

时万历四十四年,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榷,上疏万历帝,极力批判天主教的教义和教徒,认为他们的教义思想,对大明皇帝和化都很不尊重。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沈榷提出了种种理由,列举了一系列证据,完全否定了天主教,甚至说天主教的历法也破坏了中国人的道德秩序,在华天主教传教士与白莲教有染,图谋不轨,为此,徐光启还主动上疏为天主教辩护,却不得结果。

最终,在沈榷为首的儒家士大夫的不断弹劾下,大明帝国终于发起了一场针对来大明传教,却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中国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的天主教的教难,使得当时天主教在大明传教的传教士,几乎全部被驱除,让天主教在大明内陆,几乎无立足之地。

这次教案,持续了数年,直到今年,随着沈榷等发动教难的主要官员,被朝廷撤职,天主教传教士也意识到错误,又用了原本的尊儒融儒的教义,他们这才能又重新恢复了传教活动。

孙元化也正是有这么一个大背景前提,才有邀请天主教教士到家乡嘉定开教的想法,否则,他有没有这想法还难说呢。

对于天主教所带来的西学,有些浓厚兴趣的两人,在朝廷一直不肯听从他们重用火器的建议前,也就是在天主教内,和那些通晓火器的西洋教士学习,这才能有如今的火器基础。

可以这么说,没这些不远千里前来传教的西洋传教士,就不会有现在的徐光启和孙元化。

“嘶”

随着一阵马儿的长嘶,马车停了,车帘也被拉开了。

还在车里讨论进军器局后,怎么改革研发火器的二人,入眼就看到前方有一支数十人军队在巡逻。

这数十兵卒拦住了他们马车的路,徐光启和孙元化见了,顿时失声,相视一眼,眼中皆是诧异无比。

这些军队的巡逻地点,离军器局这么近,而且又是在偏僻的西山,不用想都知道,他们一定是巡逻保护军器局的军队。

一个研发制造火器的衙门,虽然火器很重要,但也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保护吧

二人的心里,如此疑惑想着,同时,他们心里更觉得开心,因为军器局这么严密保护,那就说明皇帝非常重视军器局,重视军器局里面的火器。

338、初阳,你怎么看

徐光启和孙元化二人,向巡逻兵卒的头目兵将报明身份,兵将听到二人是张璟亲自向皇帝索要的火器大才后,极力十分热情的向二人索要牙牌,证明身份。

所谓牙牌,可不是赌场上的牌九,那些兵卒说得是徐光启和孙元化得身份证明。

它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板片,一般悬挂于官员百姓的腰带上面。

而牙牌上面,一般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换而言之,它就和后世天朝人必须有的卡片式身份证差不多。

早期,牙牌其实是大明开国后,太祖皇帝朱元璋为了保证宫闱安全,所设置的身份证明。

明制,凡文武朝参官,锦衣卫当驾官,亦领牙牌,以防奸伪,洪武十一年始也。

其制,以象牙为之,刻官职于上;不佩则门者却之,私相借者论如律。

牙牌字号,公、侯、伯以勋字,驸马都尉以“亲”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乐”字、入内宫以“宫”字,到了嘉靖中总编为“官字某号”,朝参时持以出入宫门,否则门官止之,私相借者,论如律,有故,则交于内廷。

这般规矩细致的身份介绍,真可谓侯门似海,大内森严,“无牌不许擅人”,宫廷门卫认牌不认人,任何人只有拿着它才能进出皇宫。

不过,到了大明中后期,牙牌也不局限于进出皇宫了,为了能够快速证明身份,牙牌也逐渐从朝廷走向民间,官府衙门也都有牙牌,不过官府制作的牙牌却是和皇宫的牙牌不同,也不用象牙那么高级的东西,终究这只是百姓平时用来证明身份的东西而已。

当然,普通百姓能用牙牌的毕竟是少数,多数都是地主士大夫子弟,毕竟,就连后世的天朝身份证,办理或者补办,都要缴纳工本费,你让官府免费给你造牙牌,你以为可能吗

而且,大多数地方官府制造牙牌的价格一点儿也不算便宜,普通百姓生计都没着落,自然也只有那些弄个牙牌以备万一,同时也不在乎牙牌贵一点的地主士大夫会买,当然,一般而言,这些人除了出远门,不然也很少会天天带牙牌的。

徐光启和孙元化是奉召入京,见张璟之前,除了孙元化入教外,他们也得入宫向朱由校复命。

只是,朱由校明显不知道二人在火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