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老老实实的按照张璟的要求,去办事情。
一众被挑出来兵将,虽然不知道张安的意思,都以为朝廷将有大动作,他们这些被朝廷厌恶的京营兵,又被朝廷记起,再次出现了。
然而,他们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朝廷选兵的条件,却是让他们受不了,这校场可容纳数万人,让他们沿着这战场跑二十圈,这不是要了他们这些平日里很少跑步的人的命吗
基本上,能坚持跑完二十圈的,无不是跑完后,看着个虚脱一样的人。
张璟和张安等人,他们做得也就是观察那些愿意跑二十圈的人是不是有偷奸耍滑的事情,一旦发现,必将严惩。
“国舅爷,那些都是按照你的要求,从五军都督府里选出的精兵,你要不要再看一下”张安说道。
“不用了,你再让他们跑二十圈,把坚持下来的人,告诉我。”张璟回道。
“”张安一脸懵逼,不知道张璟何意。
“张员外郎的事情,你怎么还不去办”就在张安不解时,张之极突然出现在张安身边命令道。
“是是”张安闻言,连忙回应,而后又去安排了。
可以想见,刚刚才跑完二十圈,现在又要再积蓄跑二十圈,肯定有很多人要不满了。
事实的确是这样,在听到还要让他们再跑二十圈后,当下便有不少兵卒抱怨起来,喝骂张璟骗他们。
当然,有的人喝骂归喝骂,但还是会做事的;可有的人却是有些缺礼数,被他的二次跑步的命令感到奇怪,进而离开。
一下子,这些人再次跑二十圈的选拔,就让她们原本通过初选的人,人数又少了一大半,可谓是正合张璟之意。
其实,原本通过第一轮选拔的人数,张璟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依旧要进行第二轮选拔,甚至第二轮选拔下来,还要再来第三次、第四次第无数次选拔,直到剩下的人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找到听话的魁梧属下而已,至于他们会不会听张璟的话,也很容易证明。
毕竟,除非是事先就知道张璟的意图,否则只有听话的人,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按照张璟的要求,去跑那欲仙欲死的二十圈。
一般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张璟的命令去跑步,估计早就疯了,也只有那些安静听话的人,有了上面的命令,才会即使他们自己再累,都要去跑步的。
如果连这样的只会听雇主花的人,都不老实那张璟可真不知道怎么去找老实人陪他查案了。
选拔还在继续时,张璟也趁着这功夫,和身边的张之极聊天,当然,他聊得很有针对性,就是打听目前尚在京师里的勋臣贵戚,有多少人还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作为大明第一勋贵的英国公嫡子,对于京师勋臣贵戚自然是极为了解,很快便说出了一大批京师勋贵家族的事情,这也让张璟心里有了大概的数,知道要留出多少名额给那些勋贵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那些听话的兵卒只剩下两百多一些人时,张璟刘没有再让他们跑步了,当然,他也怀疑恐怕再跑二十圈,那就没人会继续跑步了,加上人数也基本合适,张璟便不再让他们跑了。
当张安看着张璟带了两百多身形魁梧,但看起来都有些木讷呆滞、不苟言笑的兵卒离开大营时,心里面也是直嘀咕,张璟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家伙
因为就是张安自己,呆在京营这么多年,也从没见到有这么多的“笨家伙”。
毕竟,这种老实面相的人,在军营里,特别是现在完全是享乐为主的京营里面,基本都会因为不机灵,而得不到什么上升的机会。
回京师的路上,张璟骑着马,回望身后两百多即使行军都没有交头接耳的家伙,心里觉得这次值了。
想到马上要把京师里的水搅混,张璟看着这两百多人,心里就有底了,因为这些人都是听话的人,绝对不会逆着他做的。
当然,为了凑足三百京营之数,剩下的缺口,张璟都准备亲自写信给京师里的各家勋臣贵戚,按照张璟从张之极那里就是打听到的消息,让对方把张璟指定要的人,第二天送到他的身边,这样才能让他好查案。
269、毕懋康登门
正当张璟做好准备,想要好好的搅一搅京师里,自客巴巴死后的浑水时,张璟的府外,却是来了一名因他的缘故而来的一名不速之客。
“先生便是东郊先生”看着面前两鬓斑白的老者,张璟听到对方自成后,惊讶问道。
“若是国舅爷问的是自号东郊的毕懋康的话,那我想必就是国舅爷口中的东郊先生。”老者皱着眉头思索一下道,话里,却是有些绕口。
张璟听后,哑然失笑道:“没想到东郊先生竟如此幽默”
说完后,张璟又起身,恭敬向毕懋康行了一礼道:“见过东郊先生。”
这是张璟对毕懋康以礼相待,同时也是张璟不希望他做出错误举动,让得这位后世有名的军械大牛,不愿意给自己做事。
伟人说的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毕懋康这种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人才,自然得好好尊敬了。
对面,见张璟对自己如此礼遇,毕懋康也是有些受宠若惊,他还以为张璟和那些因为家中女性成为皇帝后妃,从而无法无天的皇亲国戚一样了,却没想到张璟如此没架子,实在让毕懋康惊讶不已。
故而,毕懋康连忙还礼道:“国舅爷身份尊贵,不必如此客气”
说完后,毕懋康也跟着道:“歙县毕懋康,见过国舅爷。”
“我盼先生久矣,不想今日先生亲自来了,真是令我欣喜来人,给毕先生上茶”张璟一脸激动的说道。
闻言,毕懋康有些疑惑道:“国舅爷怎么如此说呢难道我此番入京,不是国舅爷的原因吗”
“我的原因”张璟诧异道。
“是的”毕懋康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