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 / 2)

终究,王安还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无法全面控制东厂,而他能掌握一些东厂里的人,也是因为那些人看王安和东林党人走得近,再加上王安和泰昌帝的关系,让那些人决定押宝投靠他而已。

现在,一旦卢受带着他自己的人去抄家,他们东林党人根本阻止不了,到时候必然会让东林党名声大跌,实力大损,叶向高无论如何,也不想见到这事发生,故而只能同意。

“赏赐笑话”对面的朱由校冷笑道:“一介令我大明损兵失地的罪臣,朕还要给他赏赐叶向高,你当朝廷律法如何物”

“陛下,辽阳、沈阳之失,袁应泰虽有过,但其毕竟为大明尽忠,不赏不足以安天下人之心今日不赏,日后恐天下人闻此事,皆无敢战之心,后果不可预料。”叶向高又说道。

闻言,朱由校皱了皱眉头,并未说话。

对于叶向高的预测,他也没把握,毕竟,袁应泰丢城自杀是事实,若是不追赏,谁也不能保证有没有人会以这事当警示,日后不敢帮朝廷做事,或者战败直接投降。

虽然朱由校知道叶向高说的这些,都是他的猜测,但朱由校可不敢冒险尝试。

朱由校明白,叶向高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叶向高摸定了他不敢去尝试那些后果。

当然,虽然如此,但朱由校绝不会轻易让叶向高满足的。

想了想,朱由校道:“叶相公说的有理,只是追赠袁应泰谥号一事,朕还是觉得不可,毕竟辽阳、沈阳失陷,其罪不可赦,朕若是同意,岂非令朕成为天下人笑柄吗”

“可是陛下,袁应泰毕竟自杀殉国”

“难道他殉国朕就要给他追谥”见叶向高还用袁应泰自杀之事应对自己,朱由校立马怒喊道。

这一声大喊,直接震住了叶向高。

“叶相公,你们不要太得寸进尺了,追谥之事,朕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不过,念及袁应泰以身殉国,朕感其忠,免其战败之责,便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吧,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朱由校最后道。

叶向高等人明显能感觉皇帝口中的怒气,只是,仅仅追赠一个兵部尚书,还只是皇帝对他忠诚的表示,这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满意的。

本来,他们还想再坚持,谁知道朱由校接下来也不想和他们扯皮,直接不谈了,甚至又叫嚣让卢受去抄家,这可让叶向高等人十分头疼。

最终,明白皇帝心意已决,他们也奈何不了,叶向高等人只能同意用袁应泰追封兵部尚书的条件,来换熊廷弼起复,从而保证皇帝不追查账目。

不过,就在他们以为这事解决,到此为止时,朱由校却又道:“熊廷弼和袁应泰的事情解决了,那咱们该谈一谈军器局的事情了。”

201、一码归一码

“什么军器局的事情”叶向高仿佛自己听错了一样,脱口反问道。

在他看来,关于军器局那本账本的事情,早就随着刚才他们二人用袁应泰追赠兵部尚书和熊廷弼起复的交易而结束了,现在哪还有什么军器局的事情

此刻,不止是叶向高,其他内阁阁臣也都不明白朱由校的意思,毕竟,刚才朱由校和叶向高的谈话,他们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怎么现在皇帝还要谈熊廷弼的事情,莫非他是想反悔不成

不行,皇帝真要是反悔的话,那就不怪他们拖着熊廷弼的事情了,大不了就是拼了东林的名声,和皇帝作对呗

到时候,若是皇帝的人真查出多少贪污的巨额财产,他们就说这是皇帝故意对付东林,让东厂的人栽赃嫁祸给东林的,东林根本没有贪这些钱。

反正,舆论在他们手上,他们最多就是浪费精力,花费时间去找证据证实皇帝污蔑他们而已。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东林党众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干的,毕竟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他们在朝堂的话语权会削弱,若是这时候其他非东林党派崛起,那对他们东林党而言,无疑会是一场灾难。

“对就是军器局的事情”朱由校点了点头道。

“可是陛下,适才陛下不是与臣已经商讨过了袁应泰追赠兵部尚书、熊廷弼起复的事情了吗怎么现在又要变卦”叶向高不解道,而他的话,也代表其他目不转睛盯着朱由校和叶向高二人的阁臣的心思。

“叶相公恐怕糊涂了,任何事情,一码归一码,袁应泰追赠兵部尚书,明显是和熊廷弼起复归为一码,而军器局的事情,明显不能与两者并论除非叶相公不要袁应泰被追赠,否则,这军器局的事情,朕还是要继续和卿等商量的。”朱由校有理有据的说道。

然而朱由校的话,明显不能让叶向高等人认同,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答应皇帝了事情了,而皇帝就应该答应他们不管军器局的事情,并且追赠袁应泰兵部尚书,不然这对他们不公平。

不过,这话他们不敢当面提出来,只敢委婉表示出朱由校太贪了,不能这么得寸进尺。

当然,他们这么做,其实内心里也是感觉出了朱由校今天对付他们的这一番谋划,绝对不是临时起意的,一定经过严密的部署策划,说不得后面还有更大的损失让他们承受,这不得不让他们对朱由校又发起的谈话,表示拒绝。

可是,朱由校显然不会理会他们言语的,毕竟掌握这么大的把柄,由不得上台被东林党欺负这么久的朱由校不报复。

只听得,朱由校自顾自说道:“军器局内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令朕深感工部在此事上监督不利,而军械又观乎我大明江山社稷,朕不得不谨慎。故而,朕觉得把军器局继续放在工部,不好,说不得日后又有人以军械谋取私利。”

“所以,朕决定把军器局从工部抽离,由朕挑选精干兵士,监督制造军械,再行严法,如此,才能让朕放心。”

这话一出,叶向高等人皆是露出震惊之色,毕竟他们从没想过皇帝竟然要抽离军器局。

很快,便有一些人连忙出列,纷纷请求朱由校收回成命,言道工部和朝廷日后肯定会严查军器局的,不会再出现贪污之事,也不需要朱由校劳心劳神监督军械了。

不过,还有一些以叶向高为首的人,却是听后不可置否,没有拒绝,也没有反对。

这一点,倒是让朱由校看了吃惊,他倒是没想过叶向高竟然舍得把东林党掌权后,在军器局上这个大蛋糕吐出来给他。

其实,朱由校不知道的是,叶向高他们是看不上军器局这点钱,再加上军器局自东林党掌权来,也不是直接由叶向高手下的人管理的,而且军器局的盘子又不是东林党独吞,还有其他党派分蛋糕,所以叶向高自然更加不在意了。

甚至于,对于这个谁掌权,谁拿蛋糕最大的军器局,叶向高还宁愿他不归文官掌控了。

毕竟由文官掌控的话,那就意味着军器局的蛋糕要分给其他党派,帮助其他党派成长,对于一心只想让东林独霸大明朝堂的叶向高而言,这是不能忍的,所以叶向高一系的人,自然没阻止朱由校了,他们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