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1 / 2)

d保东林的本能阻止,哪有什么理由

“叶相公阻止朕下令,又不说理由,到底是何意思”朱由校问道。

“”叶向高闻言,依旧不语,当然,不是他不想回话,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回想着今天的事情,此刻,叶向高心里明白,他们都被他们没太放在心上的小皇帝摆了一道了,刚才的圣旨就是当初幌子,让他们入坑的,可笑他们各种提防,却没想到朱由校还有军器局的私账,这完全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也让他们无力招架。

同意搜查的话,账目上的东林党人这辈子肯定不能再入仕途了,这可比他们以前和其他非东林党党争失败还严重,以前还可以等待党内成员的帮助起复,这次却是任何起复的机会都没了。

而不同意的话,朱由校肯定是要紧追不舍的查下去,到时候还是重复同意搜查的后果。

一下子,叶向高踌躇不已,心中却是暗骂小皇帝真有心机,这般环环相扣的布置,完全让他们被动的很。

同时,叶向高心里也骂死天启了,竟然这么对他们东林党,难道他忘了他和他父亲的皇位是谁帮二人守护的吗

当然,叶向高明白,此时就算他们再怎么被动,也绝不能造成东林的大规模治罪罢官,永不叙用的事情发生,他们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眼看叶向高等人一脸踌躇,无话可说的样子,朱由校觉得时机到了,便又开口对叶向高道:“叶向高,当今朝廷边事不宁,如今又得了这账本,朕想来查下去必然会令朝堂不稳,心中两难得很啊”

听到这话,叶向高眼前一亮,朱由校这意思,不是说账本这事情还有解救的办法吗

当下,叶向高回道:“陛下英明臣也认为朝堂乃大明中枢,不可轻举妄动,此事不能按律法行事,否则朝局不稳,极可能引发祸事。”

“嗯确实如此”朱由校点了头道。

闻言,叶向高等人心中一喜,觉得有戏。

只是,他们刚想趁热打铁,继续劝说朱由校放弃追查账本上的官员时,却不防朱由校又接着说道:“只是,边地不宁,已经让朕寝食难安,现在朝堂又出了这事,还是事关边地战事的军械质量,朕不得不严查,否则如何有精力,再去安定边地呢”

这话,立刻又让叶向高等人脸色一变,不过朱由校的话,已经透露了意思,他们如何听不出来他的意思。

不就是如果能让边地安宁,那军械的事情,朱由校就不会再严查了。

叶向高心里虽然猜出朱由校的用意,但还是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口中的边事是指何事”

“辽东,熊廷弼”

200、还是叶相公是明白人

虽然对于朱由校口中的“边事”,叶向高早有所预料,但真的听到的时候,他依旧愣了好半刻。

此刻,叶向高是接受不了他可能要答应皇帝让熊廷弼起复的事实,而这个皇帝还是一个刚刚登基不久的少年,竟然能让他吃瘪。

“陛下,熊廷弼若是起复,那他的罪名如何查我大明岂能让一个有欺君大罪嫌疑的人为官”很快,叶向高回过神来,依旧硬着头皮咬牙坚持道,不到最后一刻,他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朱由校的话的。

“哦罪名没洗清就不能为官那看来朕和叶相公没得谈了,不过朝堂上现在也是朝廷蛀虫横行,朕如何能让这些有罪的人继续呆在朝堂呢”

朱由校闻言,冷笑着略带恐吓意味的对身边的卢受道:“卢受听令,带东厂的人去按那账目上的名单,一一搜查那些人的府邸,朕倒是要看看他们的府邸里,到底藏着多少记得,若是他们京师的府邸搜不出什么来,那就去他们家乡去抄,朕就不信他们能把钱藏到哪里去”

闻言,卢受大喜道:“奴婢遵命”

“嗯记得带上几位阁臣,别让人家说这账目是假的”朱由校点头叮嘱着。

“诺奴婢告辞”卢受行礼道,而后转身便要去找几个刚才骂他最凶的阁臣,他要当着这几个人的面好好的让他们去抄他们同党的家,好好的报仇。

心里面,卢受祈祷,他在祈祷叶向高这些东林党人,坚持不让熊廷弼起复,这样依照皇帝的性格,以现在的局势而言,那他真有可能去抄家。

此时的卢受也明白,朱由校不可能真的让他抄家的,刚才那话只不过是这位皇帝在吓唬叶向高而已。

果然,眼见卢受真要走了,叶向高大急,连忙道:“陛下,不可,不能去抄那几位朝廷肱骨的家啊”

只是,叶向高这话明显不是朱由校想听的,所以他根本没理睬。

见此,叶向高大急,而此时卢受也已经走到内阁阁臣面前,准备邀请人陪他抄家去了。

这一下子,叶向高坐不住了,只能又道:“陛下,熊廷弼可以起复。”

闻言,朱由校眼前一亮,笑道:“还是叶相公是明白人”

而后,朱由校又在卢受一脸不情愿的表情中,把他召回来了。

在听到叶向高说出熊廷弼可以起复时,卢受就明白他想抄家报仇的想法没戏了,不过他也没办法,朱由校的话,他不得不遵守,只能悻悻然的领命了。

那边,叶向高虽说答应熊廷弼可以起复,但不代表他没其他的条件。

只见,叶向高说道:“陛下,既然熊廷弼起复了,辽东经略有人继任,那与建奴逆贼交战,矢志不屈,以身殉国的袁应泰,该如何赏赐呢”

很明显,在熊廷弼起复一事在账目出现,不得不同意后,叶向高为了东林党不承受因袁应泰无能而担的骂名,还是想坚持和皇帝要追赠。

说实话,叶向高不想这样,毕竟熊廷弼现在就起复对他们东林党的名声损害的太多,可是他又不得不同意。

毕竟,虽然东林党人在宫里有泰昌帝的亲信太监王安,和在宫外有锦衣卫指挥使骆思龚的帮助,可以保证东林党不受大部分厂卫的约束,但这对王安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