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这还是现在张国纪刚刚坐上国丈之位,按照惯例,恐怕日后,张国纪若想加大产业,增加财富,肯定也得更多的参与商贾之事,所以听到江南工商业不稳,张国纪明显有些关心。

“近日,自陛下即位以来,江南市场上流通了越来越多的劣币,这些劣币让得小民无钱,商户亏损,使得江南市场凋零,大有商户百姓罢市之危。”黄汴故意有些夸大道。

“劣币”张国纪面色一惊道,历朝历代,劣币流通的祸乱,早有不少事例,张国纪听后,自然清楚劣币肆无忌惮流通的后果。

“正是”黄汴又点头道。

“江南官吏怎么说得可查到劣币源头一定是有人私铸劣币,企图谋取暴利,这种人,一定要严惩。”张国纪有些愠怒道。

“他们查了,但没查到有人私铸劣币。”黄汴回道。

“怎么可能”张国纪闻言,又一次惊讶问道:“既然没人私铸劣币,那市场上那些流通的劣币聪何而来,总不能从天上飞下来的吧”

“依我看,一定是这些地方官吏,根本没细心查,应付了事而已,待我有空,便向东林诸学士说明这事,让他们一定要好好斥责江南那些不干实事的官吏。”说话时候,张国纪走不由自主的在黄汴面前显摆了一下,似乎提起掌权的东林党人和他关系很多,让他很有面子一样。

只是,黄汴接下来的话。,立刻让张国纪感觉脸被狠狠打了几下一样。

“恐怕,国丈爷就是去找他们,也是无用。”黄汴泼了冷水道。

“怎么会没用”张国纪反问,而后笑道:“想来是你不清楚那些东林贤士的为人”

“我怎么可能不清楚因为那样劣币的源头,就来于金陵的宝源局。”

135、要不国舅爷也来听一出

“金陵的宝源局”张国纪听了,随即眼色大变,大声喊道:“不可能绝不可能”

“国丈爷,你怎么了”黄汴看着张国纪样子,明知故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金陵宝源局是什么地方”张国纪反问道。

“我知道,那是朝廷在金陵的铸币所在,江南之钱利根本。”黄汴冷静回道。

“既然知道,那你为何还要污蔑金陵宝源局朝廷铸币之所在,如何会自制劣币,与百姓争利,不顾江南百姓死活”张国纪怒问道。

看他生气的样子,很显然,对于黄汴这么诬陷朝廷铸劣币,若是黄汴不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张国纪肯定是要让黄汴以后吃不了兜着走的。

不过,黄汴既然敢这么说,自然是可以确认真想,有恃无恐的。

“国丈爷不需动怒,有些事情,内中隐情颇大,还需要细细分说。”

黄汴先是缓言几句,而后直接进入正题道:“适才我说金陵宝源局铸劣币没错,但可并没有说是朝廷下令要自制劣币,将劣币流通江南市场,不顾百姓死活,行那强夺百姓利益之事。”

闻言,张国纪一愣,过了好半会儿,才缓过神,有些不解道:“既然不是朝廷命令的,那金陵宝源局如何敢私铸劣币,并将其流入江南”

“难道没有朝廷的命令,金陵宝源局就不敢这么胡作非为吗”

黄汴反驳了一句,而后道:“国丈爷难道不知道金陵的宝源局,现在是谁在管着”

“知道又如何叶相公他们又不会做这与民争利之事。”张国纪十分确定道。

“哼国丈爷是明知顾问,知道装不知道啊”黄汴冷哼一声道。

“我知你意思,不过是想说叶相公他们背着陛下,私铸劣币,强夺百姓利益而已,可是我告诉你,这不可能”张国纪斩钉截铁道。

“不可能怎么不可能江南劣币从何而来,江南官吏只需认真查访,必然会有发现。”

“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江南各地官吏,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找到,就是现在我派人查探的劣币源头都找到了,江南各地官吏还是没有消息,敢问国丈,他们动作这么慢,效率这么低,是真的找不到源头还是早就找到了劣币源头,却根本不敢捉拿那些敢私铸劣币的人呢”黄汴正声反问张国纪道。

“啪”的一声,张国纪闻黄汴之言,拍案怒喊道:“满嘴胡言”

而后,张国纪又指着黄汴怒道:“若按你所说,是东林诸位大贤,让金陵宝源局铸造劣币,流通江南,与百姓争利的,这完全是可笑之极,东林诸位大贤是何等的君子,岂会做这等伪善之事”

“所以,你别在也这里胡搅蛮缠了,东林诸贤是绝对不会做这事的,我也绝对不会相信这件是。”张国纪坚定道。

“我胡搅蛮缠”黄汴笑道:“如果我真的胡搅蛮缠的话,就不需要出现在国丈爷面前,和国丈爷说这事情了。我若不是真的可以确定,又怎么会说金陵宝源局,私铸劣币这件事情呢”

张国纪此刻面对黄汴的咄咄逼人,一时间,却是不敢回话。

他心里自然明白,若非是那些私铸劣币的人的背后有强硬后台,否则江南各地官吏怎么会查这么久,却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而唯一的可能便是他们背后的后台,掌控了江南官场,使得那些江南官吏不是选择和东林党人同流合污,那就是选择保持中立,不揭发金陵宝源局。

就在张国纪选择不回话,黄汴正和他对峙之时,凉亭外,不远处,张璟正跟着那引路的管事走了过来。

“见过伯父,见过长者”张璟入了凉亭,便分别和张国纪、黄汴行礼道。

此刻的张国纪,正愁没话题转移,不好跳过铸劣币这个事情的,现在张璟来,直接帮了他大忙。

“你今日怎么来了”张国纪问张璟道。

“听说宫里出了变故,便准备来看看。”张璟回道。

言语里,他语气模糊,因为有黄汴这个外人在场,所以张璟说得很模糊,害怕多数了些什么,但他知道,作为事情参与者的张国纪,肯定能明白他的意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