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9(1 / 2)

d钱,也远远不止他们捐贡给朝廷的那一部分。

当然了,虽然他对张璟的怨念轻易消失不了,但是张璟提议的教育薛濂的事情,他还是很赞成的。

天下间,无论古今,除了少部分父母以外,多数父母都是愿意自家子女学好的,只要能让不成器的子女学好,其他事情在他们眼里,与让子女上进相比,都是可以放到一边的。

送了薛钲、薛濂父子离开,张璟心里高兴得很,毕竟这种当人面挖坑给人跳的感觉,真的好得不得了。

同时,张璟的心里也是落了一块大石头,毕竟,拿了薛家父子的钱,他不就可以顺理成章去宫里给朱由校送钱吗

这样的话,张璟再和朱由校要人,那也更有底气了,当然,要是能同时把高进身上的那本军器局的私账也搞到手,那就更好了。

也不知道万炜考虑得怎么样了,如果事情真出了岔子,那万炜怕了高进背后的东林党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终究来说,万炜虽然是靠着皇权生存的皇亲国戚,但说到底也是见不着兔子,不撒鹰的奸商群体,他们最喜爱在关键时刻,投机取巧。

张璟拜托他的这种实际得到的利益不大,又要得罪朝廷主要当政党派的事情,就算万炜政治能力不低,但也很难说他会不会愿意在朱由校弱势的时候,得罪现在强势的东林党。

想得多了,也没个头绪,张璟索性不想了,眼瞅着饭点时间也到了,便命春兰、夏荷撤了大堂里的茶水,又让秋菊、冬梅端上饭食来。

他的饭食也简单,四菜一汤,让大宝在京师招得一个手艺非常好的厨子做的,是什么御厨的亲传弟子,京师厨子圈有些名号,背景身份很干净,只不过每月要给三两银子。

食不厌精,张璟为了能吃到好东西,也是下了血本了,还另外再让他一家四口住进张府,只要管他们的饭就行,这才让那厨子同意,入住张府包他张府一日三餐的。

这年头,就算是御厨,出了皇城,养活一家人,也不是容易的。

多数厨子,除非是一人管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好,否则他们一般不是去大酒楼一天到晚做饭赚钱,那就只能去大户人家接受雇佣,才能养活一家老小。

更何况,这厨子养了两个大胖小子,老话说得好,半大小子饿死爹,他去其他地方就算拿到一个月十两,就算物价不涨,他真要让两小胖子撒开肚皮吃,也是不够的。

但在张府,虽然张璟开的银子少,但管他一家人饭,这就够了。

当然了,那厨子入府前也明说了,他们之间只属于雇佣关系,没什么主仆性质,这厨子日后想走,只需要和府里提前打招呼就行。

代价花得大,这菜做得就是不一样,四菜一汤,炖的羊肉,炒的牛肉丝,配些素菜,菜色和味道确实不错,张璟足足吃了两碗小米饭,这才接过春兰送来的茶水漱口,让其他人撤了饭食。

吃饱后,简单睡了午觉,洗漱之后,张璟便让大宝准备马车,准备去张国纪府邸拜访下,探探东林党那边对待客巴巴的口风。

谁知道,还没出门,二宝就跑过来,说有三个书生模样的人,持前首辅方从哲的名刺前来拜见。

121、抗清三公得其二

求订阅,求月票

望着手中方从哲的名刺,张璟确认是真的后,这才抬头看向面前的三个年轻书生。

“你们可真是等煞我了,自从方相公那日向我荐人,说你们都是大明日后的栋梁之才,为此,我可是苦等好几日了。”张璟连忙起身和那三人欢迎道,当然,他说的其实都是客套话。

这三人张璟以前连名字都不知道,如何会真的等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要给三人面子,毕竟多说些客套话,双方之间留个好印象,若是真有才华,起码也不会让对方厌恶。

毕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君臣主仆关系发展到今天,若是有选择性,君主给臣仆的初次印象不好,不愿意效忠君主的人可是大有人在的。

谁知道方从哲给自己推荐来的人,厉害不厉害

虽然张璟心里觉得,方从哲能推荐给自己的应该不会有太大本事,但如果真要撞大运了,从中捞到一个潜力股,那他岂不是要赚大发了

而且刚刚两天不到的张璟,现在可是正缺人才的时候,能有稍微靠谱点的人才在身边使用,暂时可比给他其他什么东西强多了。

“国舅爷言重了,我等朽木之才,如何能成为大明栋梁”那三人见张璟如此礼遇,便齐齐向张璟还礼,并由为首一个年长青年向张璟答谢道。

“莫要谦虚,方相公是何等英雄人物,他推荐的人必然不同凡响。”张璟笑着回道。

那三个青年倒没有被张璟这客套话给迷住理智,连道不敢,四人一番客套,而后才由那三个青年自我介绍。

“在下归安茅元仪,见过国舅爷”

“在下上虞陈明遇,见过国舅爷”

“在下金坛冯厚敦,见过国舅爷”

对面三个青年,按照年纪大小,相互自报家门。

张璟听到三人籍贯和口中没有能彻底更正浙江口音,心中对他们是方从哲推荐来的人,再无怀疑。

毕竟,对于现在失势的方从哲而言,他如果推荐人,估计其他地方的人,方从哲还不敢冒险,唯有出身浙江,有乡党优势,可以互相信任的监生,方从哲才敢信任和推荐。

终究,在这个朋党林立的时代,除非是早早考了功名,在仕途官场里,因为和乡党不和而转换门庭,不然,很少有人会提前放弃乡党身份,而加入其他党派。

像面前这三个青年,他们至今考取功名未果,家里又有些背景条件,先来京师国子监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背景人脉,等毕业后,还考不了功名,再作打算准备靠监生身份,找些关系,从小吏做起,进入仕途也是无可厚非。

也正是因此,方从哲才会放心大胆的引荐他们,毕竟以他们的身份,想脱离浙党,改换门庭,那就太难了。

而张璟本人,除了因为他们是监生,和自己有些渊源以外,也正是因为他们属于浙党,才敢放心大胆的用他们。

毕竟,只要张璟不去得罪方从哲,以及方从哲所代表的浙党,除非浙党遇到巨大利益,比背叛自己还对他们有利,如熊廷弼被浙党摆了一道那样,否则他们是断然不会和张璟反目,坑害张璟的。

当然了,若是有人现在就注意到自己,并且知道方从哲要帮助自己,给自己暗中塞人,背地里阴自己,张璟也就只能认栽了。

“好好好有诸位相助,陛下所托付我的事情,如何能不成”张璟听完三人名字,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