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1 / 2)

d,想来应该猜得出自己来找王崇洋的用意,是要对付高进。

不过,邓健此人张璟毕竟才刚刚认识,对他不熟,不知道他的为人品性到底如何,也不敢放心让他听到他和王腾的对话。

若是王崇洋真有法子帮他,被邓健听了去,张璟可不敢保证王崇洋会不会去高进那里告密。

院子里阳光很好,张璟走进账房路上,已见得阵阵阳光,顺着窗子,直刺进屋子里。

远远的,隔着窗户的影子,张璟便看到有一个人影在伏案,似乎手捧着书本。

想来这人,应该是那王崇洋吧

张璟心里想着,脚也不慢,很快便到了屋子里。

门大开着,抬脚便走了进去,就看到里面有两张桌子,一张靠着窗户现在没人,而在那桌子后面的桌上上,有一个看着年龄不小的青年正手捧论语看着。

都进入朝廷了,还这么用功

一时间,张璟有些错愕。

“你是”听到脚步声,那青年循声抬头,看到张璟问道。

“我是新来的工部员外郎张璟。”张璟自报家门道。

“见过国舅爷。”那青年听后,脸色一动,连忙出来行礼道,他倒不怀疑张璟的身份,毕竟能进来这里,起码那些吏役是确认过得。

“免礼,你是谁听过我”张璟眼皮一动道。

“在下王崇洋,国舅爷的名讳却是有所耳闻,说来在下和国舅爷,也有些渊源。”

“渊源”张璟疑惑道。

“是的,在下乃是万历四十四年从国子监毕业的监生,因学业尚可,故而被朝廷命为工部军器局的主事。”

“原来如此,未想我二人竟同出一门。”张璟笑道,这是个好开始,毕竟王崇洋主动报家门,明显是要有意结交的意思。

“崇洋有幸与国舅爷同出国子监,只可惜为咱国子监丢脸了,在这军器局做这无用小吏。”王崇洋唉声叹气的悲愤道。

见此,张璟也不好直接问他被架空的原因,目光随之看到王崇洋落在桌子上的论语,若有所思。

按理来说,似王崇洋这种进了衙门做事的小吏,基本很少再读书了,毕竟仕途已经这样了,再死读书也没多大效果,除非是准备辞官,再次参加科举的人才会读书

等等,科举

张璟看着王崇洋,想到了什么,心中暗道他不会是想参加科举吧

越想越有可能,毕竟被架空没出路,而监生多有家境贫苦,在朝廷内当一些日子小吏,攒足了银子,辞官外参加科举,求得进士功名为官的。

看来,这王崇洋就是想走这条路,再谋出路。

一下子,张璟便有了如何问王崇洋的思路。

“崇洋兄请坐,这是谁的位置,我等坐吗”张璟虚指王崇洋的椅子,示意他坐下,而后自己指着靠近窗户的位置道。

“那是另一位主事,徐管事的位置,他出去查验去了,暂时不在,国舅爷当然可坐。”王崇洋提到徐主事,有些吞吐道,显然勾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

张璟坐在徐主事的位置,背上感受着窗外的阳光,感觉舒适之极。

心里暗道,从这位置就能看出王崇洋在账房势弱了,整天不常在账房的徐管事,占着阳光最好的地儿,王崇洋就在后面喝汤,真是一点儿地位都没有。

“不知崇洋兄如今还看论语为何”张璟问道。

98、公账私账

张璟的话问完,王崇洋脸色顿时不好,犹豫了一番,这才开口。

“不瞒国舅爷,下官从国子监毕业后,便入工部为吏,勤恳办事至今,蒙朝廷恩赐,拔为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入仕数载,深感监生身份,再想晋升,空间不大,故而想辞官后,考取科举功名,不想老死在这正六品的主事之上。”

闻言,张璟点了点头,而后又故作不知道:“既然还想考取功名,为何不早些时候偏偏要等到现在毕竟,无功名在身,做到主事之位,你早应该明白,再想晋升,可谓是难于登天而听你所讲,你为主事也有数载了,怎么不早先没想明白辞官,参加科举取那进士功名呢”

“这”王崇洋闻言,脸色一变,好半会儿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莫非崇洋兄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不能告诉我”张璟又问道。

“这倒不是,只是其中涉及到下官和高郎中之间的恩怨,若是入了国舅爷的耳朵,恐怕惹国舅爷不快。”

“什么事情这些你不用顾及我,而且我听了,也不会出去乱说的,我可不是那多嘴的人。”张璟多此一举的回道。

王崇洋得罪高进,这是军器局人尽皆知的事情,只是其中除了少数几人知道更深的内情以外,其他人不知道得罪的原因罢了,故而他根本也不怕张璟知道后说出去。

所以,见张璟对自己的事情这么感兴趣,想到张璟的身份,他日后说不得会有求于张璟,王崇洋还是把当时的事情大致说了出来。

“既然国舅爷如此看重,那下官便就说了吧”

原来,王崇洋从国子监毕业之后,就被派到了工部,暂时充任普通普通书吏,跟其他几个老书吏学习,平时负责记录工部下发各地的文书。

毕竟,随着大明科举兴盛,那种只有监生身份就做大官,甚至仕途通顺,晋升为相的事情已经不可能发生了,每个人可不像张璟这样,身份特殊,起步就很高的。

而工部也是朝廷六部,每年通过科举进入衙门的大明精英人才可不少,王崇洋虽然是国子监毕业的监生,但今时不同往日,监生想做官,多数也只能从小吏慢慢做起了,故而他只能熬着。

当然,说是熬,但于王崇洋而言,生活却已经很好了。

工部毕竟油水充足,军械武器、各地水陆工程、建设宫殿之类的房屋等等,每个人都能合理的拿到不少的油水,王崇洋就算是普通小吏做起,这几年下来,晋升做微末小官后,到现在也不声不响的弄到数千两银子了。

这还是王崇洋以前做的普通吏员,后慢慢爬到主事得了大权,又被高进架空后弄到的钱,可见工部这种花钱的衙门,油水不低。

有这笔钱,王崇洋理所当然的还清了家里的债,又让父母购置了几亩田地,想着再慢慢熬成更大的官,多捞些钱,好日后娶得娇妻美妾,购置大宅,衣锦还乡,风光一把。

然而,天降横祸,说来就来。

去年,军器局的一位主事致仕,而王崇洋也正好因为经验丰富,资历足,又花钱走了些以前国子监的关系,这才被任命为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官,只比张璟这个员外郎小半级。

可以说,这基本也是现在监生起步的人做的最大的官了,再想晋升的话,非常难。

而王崇洋当官后,被分派的一件事情,就是掌握虞衡清吏司的各种账目,其中重点就是军械买卖的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