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一看就是家里遇着难事儿了,不然穷成那样的,咋可能特地过来花钱叫你算命呢你说你咋能这样呢连穷人家的钱都骗,还是个人吗”
“就是啊要骗也该去骗有钱人啊上次那个,就是最近特别出名的老朱家,那家不是有个儿媳妇特别信你吗你说啥她都信,你倒是骗她去啊骗穷的叮当响的人家,你可真有出息”
“我说老哥啊这事儿赖我,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教你说点儿好听点儿你这是拣好听的话说吗分明就是昧着良心说谎话你啥时候就变成这样了以前你不是啥难听的话都敢说吗你咋就变了呢”
面对这一声声控诉责难,刘神仙端坐太师椅,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完完全全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可惜,大家都不信。
围观群众都这样,更不必说当事人王大嫂了。
王大嫂一脸的晦气,只觉得这大半天时间全白费了,白瞎她特地一大清早出门,浪费时间浪费力气,得来的全是一派胡言。
气愤难当的王大嫂一回到秀水村,顾不得回家歇口气,就直奔村口那块闲人聚集地,用眼神一搜索,很快就锁定了那个劝自己去南山集算命的人。
“那啥刘神仙分明就是个骗子你知道他说我是啥命”
刚说了个开头,一群闲人们就涌了上来,抢着问她到底是啥命,同时又在心里盘算着,那刘神仙该说了多过分的话,才能把王大渗成这样莫不是说她天生乞丐命还是说她穷一辈子甚至家破人亡
托温氏、宁氏的福,刘神仙在秀水村还是挺出名的,同样出名的还是他那扎心的嘴。
其实这很正常的,像真正命好的人,人家根本就不会去找个在集市摆摊子的算命。再说了,秀水村这一带,包括南山集附近的几个村子、庄子,可不是穷人占了绝大多数吗泥腿子的命能有多好尤其是家里田产不多的,一钓上啥天灾,那是丁点儿风险抵抗能力都没有的。要是不幸碰上灾年,绝对是来一个命不好,来一群还是命不好,甚至整个村子都是命不好的。
偏那刘神仙就是天生的不会说话,有啥说啥,半点儿弯都不拐的那种。久而久之,就只剩下他毒舌的传闻了。
反正这些年里,唯一一个算出来命好的,只有宁氏。
哦不,如今又多了一个。
“他说我是少奶奶命还是官宦人家的少奶奶有丫鬟在跟前伺候的那种,还说出门就能坐马车,吃的好穿的好,连我的儿子们都是少爷们,享福的”
村民们:
就有人忍不住问她:“你真的是去南山集了你找的是刘神仙吗别叫江湖骗子给骗了。”
王大嫂一扬头:“我有那么傻吗我当然是问过的,就是那啥啥刘神仙我呸,他还神仙呢,刘骗子才是”说着,她还得意起来,“一听就是骗子,我能给他钱没给,一文钱没给”
哪怕王大嫂笃笃定的说了,村里人还是一脸的不敢置信。
也是赶了巧,恰好温氏路过,听了个尾巴截,忙拉过王大嫂:“你说的是南山集那个算命先生哎哟,那就是个骗子啊你咋还眼巴巴的给他送钱去了你该早点儿问问我的”
别看王家前阵子跟老朱家闹成那般了,王大嫂跟温氏的友谊还是在的,毕竟温氏在老朱家的处境,全村就没有不知道的。再一个,王大嫂最恨的人是王香芹,对于朱家人她是抱着一种对方捡了便宜还卖乖的心态,恶心又膈应,但要说恨意,倒还真没多少。
王大苫打算牵连温氏,尤其这会儿听了温氏这话,她仿佛找到了知己,连声附和。很快,俩人就一起声讨起了刘骗子,你一眼我一语的,听得周遭的人也渐渐改了想法。
说真的,早先说宁氏会发财,大家还挺相信的,可仔细一琢磨,宁氏又不是找了刘神仙算命后才发财的。事实上,宁氏头一次去南山集,那会儿她手里已经捏了不少钱了,穿的衣裳不说有多好,起码是簇新的,上头一个补丁都没有。莫不是,当初刘神仙看着宁氏那打扮,加上她那财迷样儿,这才顺着她的心意接着吹捧吧
有些事儿吧,原先没深入仔细的去思考,自然没啥感觉。可一旦仔细想了,总觉得处处都是破绽。
别的就不说了,单就王大嫂
你要是说她会转运,将来能买地置产,或者能去镇上过好日子,这样的话,大家都还能相信,王大嫂也会高高兴兴的迎接新生活。可少奶奶又是什么鬼还是官宦人家的少奶奶
如果说,别人还是疑惑不解,那么温氏却是只恨没撒花庆祝了。
温氏拉着王大嫂的手,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那骗子就是惯会说好听的话,才哄得我那傻弟妹眼巴巴的给他送钱去。你可别信他的,咱们攒几个辛苦钱容易吗叫人三两句话给哄了去,等回过味儿来该有多心疼呢你忙不你要是不忙,跟我去找我那傻弟妹,可不能叫她再三天两头的给那骗子送钱去了”
跟温氏不同,王大嫂很反感宁氏的,原因当然在于宁氏是王香芹的狗腿子。
可这事儿跟别的事儿不同,王大嫂一寻思,被人骗的时候肯定不觉得气恼,等回头发现自己被骗了,还折损了一大笔钱,那才是该懊恼的事儿了。这么一想,她立马露了笑脸,连连点头说自己愿意为受骗百姓出份力。
受骗百姓宁氏本来是在猪舍里同王香芹说话的,结果就被这俩冤家叫出去说话了。
听着温氏和王大嫂你一言我一语的,当着她的面这般诋毁刘神仙,宁氏真的好气哦。可她气的主要是温氏,对王大嫂,她还是决定耐着性子忍着怒气好生劝一劝。
当然不是为了王大嫂,而是为了刘神仙。
“你咋不能是少奶奶了你想想,万一你回头换个男人呢你改嫁给了官宦人家的少爷,那你不就成了官宦人家的少奶奶了”
王大嫂惊呆了,他娘的这话还能这么说再一想,她满脸的鄙夷:“你瞅瞅我这样儿,我还能嫁给官宦人家的少爷”
这要是摸着良心说,那肯定是不能的。别看王大嫂的儿子比温氏、宁氏的儿子小很多,事实上她们仨都是同龄人。为啥王大嫂嫁得那么晚呢因为她家穷得叮当响,她娘家原先是留着她打算给她哥换亲的,可她娘家实在是太穷太穷了,她哥本人也不争气,憨头憨脑的没个屁用,别说养媳妇孩子了,他能勉强养活自己就算不错了。哪怕是换亲,也没人愿意干。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王大嫂长得不好看,确切的说,是丑。为了个丑不拉几的媳妇赔上自家姐妹的幸福,咋想咋觉得不划算。
也因此,她娘家始终没能找到愿意换亲的人家,她哥都三十好几了,也没娶上媳妇。后来还是瞅着她年岁大了,再不嫁就真的嫁不出去了,这才收了王家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一贯钱,让她嫁给了王大哥。
穷人家嘛,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