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锦绣农门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1 / 2)

说她是个姑娘家,就算是她哥,那也是从小苦到大的。而且像这种打小就吃不饱穿不暖的,严重的营养不良,是绝对不可能好看的。更别提王大嫂嫁人都有五年了,儿子都生了两个了,如今的她已经不单单是不好看的问题了,连那身材

哦不,她没有身材,整个人跟个水桶似的,分不出哪里是腰。加上她终日劳作,脸上乌黑的,皮肤差得要命,连手上都全是老茧。反正一句话,从头到脚找不到丁点儿美感。

再一个,这年头还是很封建的,就算是美人,改嫁的结果也不可能比前头嫁得更好。

然而,宁氏依旧不放弃:“那没准儿是有人眼瞎看上你了呢或者有哪家的少爷病重,要找人冲喜,正好必须得是你那个生辰八字的,你不就改嫁了”

“我去你娘的”王大赊了宁氏一脸,坚决不信。

宁氏并不在意王大嫂的态度,她是必须要相信刘神仙的话,这要是刘神仙是个骗子,那她不是白折腾那么久了打定主意后,她绞尽脑汁的给王大嫂编剧情,想要说服她变成官宦人家的少奶奶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了,你男人他们家不是从外头来的没准你们在外头有个特有钱的亲戚呢眼巴巴的跑来找你们,非要给你们送钱,硬要带你们发财,那你不就成了少奶奶了”

这下,别说王大嫂了,连温氏都忍不住了:“二弟妹你可别折腾了,你不就是图那刘骗子说你将来会发财做人要讲点良心,这种骗鬼的话,三岁小孩都不带相信的。”

王大嫂也点头称是:“那老骗子还说我儿子是少爷命呢,他俩一个只会玩泥巴,一个只会屙屎撒尿,我咋看不出来他俩是少爷命呢”

“就是,都这样了还能不是骗子”

“你醒醒吧,别叫那老骗子三两句话给哄了钱去对了,你原先给了他多少钱我可一文钱都没给,你要是被骗了钱,赶紧找几个人上门要去。你摆摊卖吃食也不容易,凭啥就叫人骗了去”

“可不是吗赶紧砸摊子去那老骗子就是看你傻乎乎的好哄骗”

温氏和王大嫂你一言我一语的,可惜就算这样也依然无法改变宁氏的想法。宁氏想啊想啊,真的是快把脑壳想破了,这档口王香芹见宁氏迟迟不回来,生怕她被温氏和王大嫂联手揍了,赶紧唤上朱家大伯娘,一起到外头看情况。

结果,王香芹就听到宁氏编的那一茬茬的故事,正懵着呢,她就迎来了新的剧情。

只见宁氏手舞足蹈,兴奋不已的道:“我知道了兴许你公公不是他爹的亲儿子呢万一是他爹偷了人家富贵人家的孩子呢要不然,说不准是抱错了孩子呢你公公突然就被认了回去,那你男人不就成了少爷那你可不就是官宦人家的少奶奶了”

宁氏真的是拼了老命了,为了给刘神仙圆场子,她真的是发挥出了十二分的想象力,努力编出了各种狗血剧情。

王香芹惊呆了。

前面那些剧情也就算了,咋后面还能扯上蓝色生死恋呢关键是,这年头甭管谁家生孩子不都是在自家吗哪个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的富贵人家会专程跑到这穷乡僻野的地方生孩子还缺心眼到把孩子给弄错了

这边王香芹正懵着呢,那边王大嫂也看到了她,顿时没了好气:“你这么能编排,你咋不去搭台子唱戏呢说书的都没你能编算了,你爱信不信,横竖被骗钱的也不是我。”

撂下这话后,王大嫂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的剜了王香芹一眼。可惜的是,王香芹正处于极度惊愕状态,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等王大嫂走了,温氏也没多留,就连朱家大伯娘瞧着没事儿了,也回头接着干活去了。

王香芹瞅着宁氏,满脸都是无奈:“我说二嫂啊,你可真的是生错了时代”这要是生在二十一世纪,不就能上晋江写小说去了

见宁氏不解的看着自己,王香芹立马改口道,“你应该去写话本子,出书也成呢,反正你不是认识字了吗编几个故事,前后圆一圆,像什么书生私会富家千金,不然写点儿妖魔鬼怪的故事也成呢。你那么能编排,真要是干这一行了,一准把别家挤垮了。”

说这话时,王香芹是真没别的意思,纯粹调侃而已。然而,宁氏却听进去了

想想刘神仙说过的话,王香芹是谁啊是她的贵人,她的财神奶奶

财神奶奶的话咋能不听呢不听的话,她咋发财呢真要是靠卖点儿吃食,富裕是没问题,可咋能发大财呢刘神仙说过了,她将来赚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呢

“嗯,四弟妹你放心,我回去就好好琢磨琢磨,你再同我说说,还能写点儿啥,要注意些啥,有啥套路没有”

第079章

王香芹真心觉得,她二嫂是个能耐人。

说真的,她就是这么随口一吐槽,结果宁氏就这样听进去了。不光听进了耳里,还牢牢的记在了心上。当天,因为还有别的事儿,她粱说多久,可回头等宁氏得了空,特地过来寻王香芹,开口就问她这话本子该咋编。

好歹也是个穿越女,虽说王香芹认为自己给穿越者大军丢了人,毕竟别人穿越后不是扰乱后宫,就是称王称霸,再不济也能玩个宅斗啥的。也就她了,穿越前忙着养猪,穿越后接着养猪,仿佛两辈子都跟猪杠上了一般,整个人生除了养猪还是养猪。

饶是如此,王香芹上辈子多多少少还是看过一些小说和影视剧的,把大概的套路给宁氏说了说,又建议她得空了可以去镇上的茶馆酒楼瞧瞧,一般这种地方都会安排一两个说书人。哪怕镇上热闹的地方少,这不是还有县里吗横竖宁氏前阵子没少跟着朱四郎哥俩往外头跑,去县城对别的乡下妇人来说特别遥远,对宁氏而言,只要她得空,跑一趟那根本就不算啥。

宁氏自认为又寻到了一条发财的路径,听得异常认真,不单听得认真,她还生怕自己忘了,回头就让灶台记了下来。

当然,编话本子这个事儿跟摆小食摊儿是不同的,小食摊儿是立马能赚钱的,哪怕单笔赚的钱不算多,可积少成多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可编话本子就没那么简单了,门槛一下子高了不少不说,关键吧,一开始是绝对看不到钱了,非但没钱还要亏本,谁让笔墨纸砚不便宜呢

这些事儿宁氏都懂,因此她没立刻开始她的创作大业,而是决定先将手头上的要紧事儿给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