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吼声中,一名起义青年端起手中的长枪,猛的一挺枪,刺刀便没入了崧骏的腹间,
“饶”
不待崧骏喊出声来,周围的几名青年一看,立即操起枪将刺刀不断的刺入崧骏的身体。
“崧骏被杀了”
等到谭嗣同赶至巡抚衙门时,在得到这个消息时,他只是轻应了一声,革命是要流血的,也是要杀人的,要怪,只怕崧骏是个旗人。他只是看了眼崧骏的尸体,便继续问道。
“其它地方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巡抚衙门已经拿下了,这无疑开了一个好头。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中,知府衙门、布政使衙门先后传来了好消息,毕竟这些衙门不过仅只有十几名护兵,完全不是攻其不备的起义者的对手,更何况负责攻占衙门的敢死队员,除去双手各持短枪外,更是携有手榴弹,战斗自然极为顺利。
甚至就是在城外的防军营地,在遭到百人的突袭以及一阵手榴弹攻击后,也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即降的降、逃得逃,毕竟其官长大都呆于城内眷妾所居的家中而非营内,满清官场的腐败这会成了起义最大的助力。
一时间,整个杭州城似乎只有一个地方仍在不断的响起枪声、爆炸声,那就是满城,相比于外城各衙门的一击而溃,居住着近两万旗兵通及其家眷的满城抵抗无疑是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在满城不断的炸响,甚至就连身处巡抚衙门中的谭嗣同也听到了那边越来越密集的枪声。
“佩忍,你立即带一队人去支持满城的民军”
那密集的枪声,只让谭嗣同的心头一紧,若是天明时满城还无法拿下,这场起义可就
“树铭,你立即带人去福岛先生那边看看,看看他那边能不能抽出些人支援满城,”
朝着满城的方向看去,谭嗣同又猛然咬牙,看着身边的青年说道。
“镇亭,我们一起去无论如何,天明之前,必须拿下满城”
第154章杭州义下第三更,求月票
夜幕笼罩的杭州城,此时完全为战火所笼罩,当城内的百姓被那枪炮声惊醒的时候,完全是一副茫然不知所以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
没人知道,可每一个人都本能的躲在家中,并用重物抵着门,生怕兵祸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至少在那安民告示张贴之前,他们是绝不会走出来的。
虽是如此,在城中的一些地痞无赖却纷纷趁乱冲了出来,以趁火打劫,在兵乱横生的时候,这总是无法避免的,在这个时候即便是起义者有心维持,亦无力维持秩序。
不过当一群地痞试图闯进藩库时,却被一片子弹击倒在地,此时藩库已经完全为起义者所控制。
“长官,库内一共有675438两银子”
听着下属的汇报,福岛点点头吩咐道。
“立即运走25万两”
这库内的白银与其让那些民军分了,倒不如存入银行中,作为将来的活动经费,将来用钱的地方肯定很多。再则这也是他亲自率领敢死队进攻防御森严的藩库的原因所在。
“长官,还有”
于忠远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敢死队中的十几名会党成员,福岛四郎一看,立即大声喊道。
“兄弟们,现在满城还有残敌顽抗,于队长,你立即带领弟兄们去增援满城”
一个简单的调虎离山后,福岛四郎立即指挥着下属将银箱搬上马车,同时派出几名敢死队员护送银车离开藩库,当这边藩库中的白银转出时,在满城内战斗却处于一片白热化。
整个满城到处都是一片撕杀声,硝烟弥漫中,步兵衙门内甚至未及穿衣的文奇则不断的大声吼喊着。
“庆六、庆六,快,快派人把子弹送到校场”
“快点,让那些汉人夺了城,咱爷们都得给砍了脑袋”
尽管直到这会文奇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本能却告诉他,这是汉人在造反,汉人造反夺下满城意味着什么全城老少没几个人能活下来,长毛那会时被攻下的满城中,又有几个旗人活了下来,别说是操着京话的旗兵,就是那些汉人见着大脚娘们也是一刀砍上去。
生或死,对于满城内的旗兵来说,似乎没有了其它的选择,除去拼死抵抗外,似乎再也没有了其它的选择,当城内的旗兵以至于女人都拿起刀抵抗攻进城内的民军时,土匪、会党出身的民军却充分的展现了他们暴虐的一面。子弹如雨般的朝着旗兵打去的同时,一桶桶煤油却被倒在街道两侧的房屋上。
“烧死这群王八蛋”
王老大大声吼喊着,他一手提着转轮枪,一手指着大刀,大刀的刀尖还滴着血,在他身边,倒毙着一具具尸体,既然兄弟们的,也有旗兵的和满城妇孺的。
对于杀红眼的土匪来说,在这个时候,似乎没有什么仁慈可言,见旗兵的抵抗越来越激烈,土匪们选择了一个更干脆更直接的办法。
放火
上百桶火油被倒在城中的各个角落,火把扔到火油上,瞬间便将房屋点燃了,一时间半个满城完全为烈焰所吞噬,大火越烧越旺,一阵风吹来更是助长了火势,不过半个钟头整个杭州都被大火映亮了。
在烈焰烧至步兵衙门的时候,看着越来越多的旗兵不顾一切的逃攻,心知已经无法挽回局面的文奇猛的冲着北方跪了下去。
“皇上”
一声嘶哑嚎叫声从文奇的嗓间发出,泪水从的脸上流了下来。
“非是奴才不知杀敌,实在是皇上,奴才、奴才去了”
说着忍着呛人的烟雾,文奇冲着身边的嘎什哈大吼道。
“报效朝廷、皇上的时候到了,别让汉人瞧不起咱们跟爷杀出去杀光汉人”
在烈火袭城时,满城步兵统领文奇率着百余名亲兵冲向起义民军的同时,满城的城门被打开了,丢掉武器的旗兵拖家带口的试图朝着城外逃去,可在城门外等待他们的却是一阵排枪被俘虏的巡防营士兵需要用他们的脑袋作投名状。
在通红的烈焰映亮杭州城时,枪声如欢腾的鞭炮一般在城市的上空回响着,那枪声似乎是在向世人宣示什么。
一夜变乱在近凌晨时终于消停了,过去对汉人来说如同禁地的满城,这会也消停了,那烈焰似乎熄灭了,只剩下呛人的烟雾了,而在那呛人的烟雾中,却不见有人走出,在护城河的桥面上布满了鲜血,腥红的鲜血这会已经被烤灼成了黑色,一具具尸体被抬上了马车。
而那被薰黑的城门洞里,走出了一群人来,他们惶恐不安的看着周围。抱着啼哭的婴儿的妇女,搀扶着老爷爷、老奶奶的孩童,还有那些衣衫褴褛、脸上膀子上裹着血迹斑斑纱布的兵丁们,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汇成一股庞大的逃难洪流,沿着路滚滚向前。
而在一旁,那些脖间系了根红绳,刚刚反正的巡防营的兵丁们,则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偶尔的他们还会冲过去,以抢走这些人包裹,看看能不能翻出几两银子来。
而在杭州城内,背刀跨枪的民兵更是昂首阔步的走着,那脸上全是趾高气扬之色,更多的民军却像是狼一般的涌入杭州城内的妓院之中放纵起来,亏得在满城大火,作为起义总指挥的谭嗣同就把自己的学生全派到了城中维持秩序,甚至还用十几个人头,才将恢复了城内的秩序,纵是如此,毫无纪律可言的民军依然放火焚烧了数处街巷,其间抢劫、杀人、强,奸更是屡见不鲜,最终所有的罪行都被归罪于趁火打劫的地痞身上,用几十个地痞的脑袋向杭州百姓作了个交待。
大街上依然是空荡荡的,一张张传单从门缝塞进了百姓的家中,而一张张安民告示亦张贴了出来,直到听着街上传来安民告示的言语后,杭州城内百姓才算是松了口气。
至于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国”,什么“满清窃居中国”之类的起义由来,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是庆幸自己躲过了一次兵祸,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躲过了。
接着一些胆大的百姓试探着走出了门,在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