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210

分节阅读 210(1 / 2)

亭山兄多虑了。这里是河北,乃咱们崔氏的地盘。常言道,强龙难压地头蛇,那位赵大人从长安远来,势单力孤,谅他也翻不起浪花。这石城县啊,还是咱们说了算。”一个肥头大耳,年约三十岁的乡绅说道。

崔潼笑了笑,道:“这位赵大人,某一个多月前倒是见过一面。那时他还是钦差的身份。某观此人,是个很好说话的性子。诸位以后只要对他以诚相待,想来他也不会难为诸位。”

就在这时,官道上驶来一匹快马,骑马的,是石城县的一个衙役。马至众人面前,马上骑士下马向崔潼禀报:“大人,赵大人的队伍,已在三里之外。”

崔潼一听,忙整了整衣袍、官帽,对众人说道:“正主儿来了,咱们稍往前走走,迎一下吧。”

众人便随着崔潼步行往南走去。走了也就是百十米的路,就见到远处南方官道上出现了大队人马。虽然那支队伍未打旗号,可看马上骑士,却俱着盔甲,一看便是军队。

“这这这这位赵大人怎么还带了这么多军兵赴任”方才说赵云泽“强龙难压地头蛇”的那个乡绅,惊愕的说道。

被称为“亭山兄”的乡绅一笑,道:“葆瑜贤弟,人家这叫不是猛龙不过江啊”

“哼,就算他是猛龙,到了石城也得盘着”那位“葆瑜贤弟”冷哼一声说道。

只一会儿的功夫,那支队伍就至众人身前约三十米开外。马上骑士同时一勒缰绳,整支队伍中的百多匹骏马仰蹄止步。动静转换,竟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第423章庙小和尚多

赵云泽来了,崔潼走了。对于石城县的普通百姓来说,毫不受影响。石城县,也依然是那个石城县。

赵云泽已经来石城县四天了。头一天,吃吃喝喝,你好我好大家好;第二日,与崔潼办理交接;第三日,去卢龙县拜会平州代理刺史崔适。今日,赵云泽正式视衙办公。

石城县太穷了,连县衙也破旧不堪。县衙正堂,也逼仄的很,还不如赵云泽在长安那所住宅中的堂屋大呢。

赵云泽端坐在公案之后。这公案是矮几,坐具也是坐垫,这让已经习惯了高脚家具的赵云泽很不适应。

长安那边,这两年早就流行开高脚家具了。不但各衙门的办公家具都更换了,连坊间稍微富足点的百姓,也至少会弄上一套待客的高脚家具充门面。更别提那些大富之家了。

唉,古代就这点不好,讯息传递太慢。河北远离长安,这高脚家具,竟还见不到一件。

明日就找几名工匠,先把这县衙的家具换了。赵云泽生出此想。

赵云泽之下,左边是县丞房遗直的位置,右边是县尉陈昭和主簿邓烨的位置。

县尉陈昭,字亮穹,二十八岁,脸膛微黑,身材略显矮小,但却很敦实。县尉分判一县众曹,掌治安、催征赋税之责。下县县尉职衔为从九品下。这也是最低品级的朝廷命官了。

主簿邓烨,字辉然,三十二岁。是个白面文士。颌下三缕山羊胡子,修剪的很是顺滑。主簿掌一县文书簿计。下县主簿同样是从九品下的官员。

以前的石城县,县丞一职空缺,曾由邓烨兼理。房遗直来后,他便只能做主簿的本职工作了。

再下方,堂中此刻站立聚集的,就是县衙的吏员、衙役了。林林总总,竟有近百人之多。把个狭小的正堂挤得满满当当的。

分开细数: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主事各一人;市令、驿丞、医卜典史、文学训导、狱典、以及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三班班头各一人。再之下,便是分属以上诸吏的下属们,以及负责县衙后勤服务的杂役了。

看着这么多人聚集在正堂内,赵云泽有些惊讶。石城县县城在籍人口只有九百八十二户,县衙居然有这么多吃公饭的人。要是平均一下,岂不是一户就要养一个公人。

别说乡间也需要官吏治理,这个时代的乡间,平时可都是宗族自治式管理,那些乡正、里正们,根本就不用朝廷养活。

也难怪那日与崔潼交接时,库房里都能跑老鼠了。这么多人,光吃也把石城县吃穷了。

众人拜见过赵云泽这位新任知县,便等着赵云泽训话了。

“诸位,某初来乍到,对石城县可谓两眼一抹黑。以后,仰仗诸位处多多。还望诸位勤勉做事,多多提携本县。”赵云泽笑眯眯的说道。

众人一见赵云泽的笑容,一听赵云泽说出的话,顿时都松了一口气。这位爷,看来不难伺候。您是县太爷,居然要我们提携您,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好,您老人家这个态度非常好

“大人放心吧,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你有不明白的,尽管问我们就是。我们一定支吾支支吾吾,那话咋说来着”一个壮汉大大咧咧的说道。

“李老二,你特么少装文人了。那个成语叫知无不言”县尉陈昭笑骂道。

“对对对,知无不言,知无不言。”李老二挠着头,尴尬道。

众人大笑。

陈昭又对赵云泽说道:“赵大人,这是捕班的班头李魁,他就一粗人。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李逵黑旋风嗯,身材倒有点像,胡子也像,可这脸色怎么是红脸儿合着这位是张三爷和关二爷的结合体。

“哈哈,李班头快人快语,这性格爽直,某喜欢”赵云泽笑道。

“大人,俺可有婆娘了。”李魁立马说道。

赵云泽:“”

“李老二,闭上你的鸟嘴大人面前,不得造次”陈昭训斥起李魁来。他是李魁的上官,训斥起来实诚的很。

李魁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赵云泽笑了笑,道:“今日是跟大家头一次正式见面,某也没有多余的事情吩咐你们。且各自回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诺”众人应了一声,闹哄哄的散去。

陈昭和邓烨并没有跟着众人离去。

“二位,某有一事不解,还望二位赐教。”赵云泽对着陈昭和邓烨拱了拱手说道。

“大人客气了。不知您有何事不解”邓烨回了个礼道。

“石城县人口并不多,为何县衙内有如此多的公人”赵云泽问道。

陈昭和邓烨对视一眼,邓烨答道:“大人有所不知,河北一地,官员士绅多出自博陵崔氏。县衙内的这些公人,也多是崔氏一门各房子弟的家生仆从。以往,石城县的县令是崔潼大人。崔氏子弟将他们的家仆硬塞进衙门,崔大人也不能不给本族子弟面子呀”

赵云泽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吃公饭的,都是关系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