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209

分节阅读 209(1 / 2)

书何在”李世民忽然问道。

三位大臣出班,一起对李世民行礼:“臣在”

“着你三人重审武德二年刘文静旧案,务求公正”李世民说道。

“遵旨”

大臣们一听,一下就明白了,皇帝这是要给刘文静平反啊。

分割线

赵云泽的这份奏折,能够整倒裴寂,全是靠了他的先知先觉。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而裴寂能被整倒,却也不全是因为法雅的案子,而是李世民早就有心整治他了。赵云泽的奏折,只不过点了一把火而已。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裴寂平时的人缘来,李世民乾纲独断,一言决了裴寂的命运,朝班之中那么多大臣,竟无一人为裴寂求情。裴寂的人缘实在不咋地。

朝堂上发生这一切之时,赵云泽正在讲武堂与人办理官职交接手续。

赵云泽现在担任的正式职事有三个,分别是讲武堂丞事中、特勤署署令、皇剑特战大队大队长。

讲武堂丞事中的职事,由马周接任;特勤署署令一职,则交给了李世民的侍卫统领于天佑;皇剑特战大队因为要跟随赵云泽去石城县,大队长一职仍然由赵云泽兼领。

赵云泽得知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后,他的心情居然很平淡。在赵云泽看来,他只不过是送裴寂走了原先历史上的命运之路而已。

可别的朝廷官员却不会如赵云泽这般淡然。他们已经对赵云泽生畏了。这个七品官,绝对不能小视啊以一封奏折,当庭扳倒朝廷第一高官,这别说在大唐立国至今的历史上了,就是在古往那些朝代,也没见到这种例子啊

就拿刘文静那件案子来说,当年太上皇对裴寂那么信重,也还是派官员审理了刘文静,耗费很多时日之后才给刘文静定罪的。可裴寂倒好,从萧瑀呈上赵云泽的奏折,到裴寂被李世民“送客”出太极殿,分分钟的事儿

据此,大多数官员已经认定,赵云泽的那份奏折,定是皇帝陛下授意的。可话说回来,放着那么多高官大臣,皇帝陛下不找,偏偏找赵云泽这个小小的七品官,可见,赵云泽已经简在帝心了。

别看皇帝陛下贬了赵云泽的官,那只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位赵县令,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回京的。而且,官职还会迁升。

正因为大唐有太多想多了的聪明官员,赵云泽的地位,反而还在官员们心目中上升了不少。以至于,赵云泽离京之时,有颇多朝廷官员自发为其送行。而反观裴寂,却成了落架的凤凰,几无人搭理他了。

谁敢搭理裴寂他老人家可是被皇帝陛下定性为“无人臣之德”的,谁要再跟他走的近,那这人岂不也成“无人臣之德”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妖僧法雅,最终被刑部以妖言惑众定罪,判了终生服苦役的徒刑。已经亡故十年多的刘文静,也终于在裴寂事发数日后,被平反了。李世民追复了其官职和荣誉。

一场风波,以赵云泽的完胜告终。而赵云泽,也踏上了新的征程。

第二卷终

第421章赴任石城县

初春时节,气候依然冷峭。然而,终究是过了立春的节气,时值六九,荒野中有些野草野菜,已经悄悄露芽了。河边柳树,也泛出了黄嫩的生机。“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老话说的不虚。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天气不错,阳光暖暖的。行走在野外,让人的心情也倍觉舒畅。赵云泽骑在马上,兴致上来了,随口吟出一首小诗。

“好诗”

与赵云泽并辔而行的房遗直,出声赞了一句。

赵云泽莞尔一笑,抬手一指远处一座山峰,又吟道:“远看那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房兄,此诗如何”

“呃也好”房遗直的脸色像憋了一泡尿似的,很违心的说道。

“好在何处”赵云泽还不放过房遗直,又问。

“好在大雅若俗,大巧不工。”房遗直硬着头皮说道,“此诗乍一看,俗不可耐。再仔细一琢磨”

“还不如乍一看呢,是吧”赵云泽接过话茬说道。

“非也非也此诗虽然文词粗俗,但却极为押韵。而且,还深含至理。”

“哦还有至理”赵云泽来了兴趣,“不知房兄琢磨出了什么至理”

“某以为,赵兄做此诗,是在表达胸怀壮志之情。此去石城县,赵兄定要让石城县翻天覆地,改变穷困面貌。就如同那大山倒过来一般。”

“哈哈哈房兄啊,你就别委屈自己了。”赵云泽大笑起来,“你没学得杜构那小子的油滑功夫,却偏偏要违心拍某的马屁瞧你,脸都红了。”

房遗直一尴尬,脸色更红了。

“不过房兄倒是说出了某的志向。石城县那地方,穷困的很。你我兄弟此去石城,定要有一番大作为。方不辜负陛下厚望。”

“某是给赵兄当佐官的,自当全力协助赵兄,治理好石城县。”

房遗直说完,稍一犹豫,又问赵云泽:“不知赵兄此时可有治理石城县的腹稿文章”

赵云泽道:“某现在也还毫无头绪。不过”说到这里,他回过头,抬手一指身后大队人马中的五辆满装物资的马车,又说道:“某到石城县做的第一件事,就着落在那五辆大车上了。即使没有别的治理方略,单靠那五辆大车的上的物资,三年任期之内,某也定能让石城县的百姓得以温饱,发家致富奔小康,也不是不可能的。”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若真能如赵兄所言,那石城县的百姓,岂不比长安、洛阳的普通百姓还要富足”房遗直满目憧憬的说道。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正是房遗直刚才背诵出的那两句话。

“但愿你我兄弟能带领石城县百姓做到这一点。”赵云泽说道。

“赵兄,从离开长安,你就把那五辆大车看的跟宝贝似的,连过夜也派重兵守护。车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呀”房遗直好奇的问道。

“呵呵,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等到了石城县,用到这五辆大车中的东西时,房兄自然知晓。”赵云泽一脸神秘的说道。

“赵兄竟如此保密,看来那车中定然装了宝贝。”

“自然是宝贝。若非宝贝,某又怎会敢说出让石城县百姓脱贫致富的大话哈哈哈”赵云泽大笑起来。

正在这时,前方探路的斥候快马赶回。

“报大人,某在前方十里处,遇上了孙思邈道长。”斥候向赵云泽禀报道。

“啊这老道怎么哪儿都能遇上他”赵云泽大感诧异。

此处,已经是邢州地界。别说长安了,就是离洛阳,都有近千里之遥了。孙思邈居然在此处现身,也难怪赵云泽诧异了。

那斥候又道:“孙道长得知大人也走此路,已在前方等候。”

“哦,知道了。”赵云泽点点头,又回过头朝队伍大声喊道:“加快速度,别让孙道长等燥了。咱们要尊老爱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