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677

分节阅读 677(1 / 2)

微前倾,压低声音道:“我很担心有人会趁机发难,再挑起战火,殿下会不会因此被隋朝扣住”

“以杨元庆的身份,不会做这种事情,也没有必要,不过。。”

说到不过,建成的表情也变得阴冷起来,冷冷笑道:“你觉得他会吗”

“难道殿下没有看出来,圣上已经准备收他的兵权了,这个时候,他很可能会挑起战争。”

李建成当然很清楚,父皇已经决定收秦王的军权了,今天罢免他的尚书令就是一个前奏,只是父皇需要再抓住他的一个把柄。

沉思良久,李建成脸上露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容,“或许父皇很期望他擅自出兵河西。”

陈叔达一怔,他立刻反应过来了,一竖大拇指赞道:“太子殿下果然高明”

这时,马车外响起马蹄声,有人问:“殿下是要找卑职吗”

这是罗艺儿子罗诚的声音,他现在是东宫三个郎将之一,颇受李建成重用。

李建成拉开车窗,从旁边的匣子里取出一封信,递给罗诚笑道:“辛苦你去一趟汉中吧把这封信交给你父亲,告诉他,一点不用担心。”

罗诚接过信,放入怀中收好,躬身道:“卑职这就去”

他调转马头,向回程疾奔而去,李建成望着他走远,点点头笑道:“这孩子不错,是个可塑之才。”

“可是他父亲却不怎么样”旁边陈叔达不屑地撇了撇嘴,他对罗艺的人品很不欣赏,居然贪污军中钱粮,这可是大罪。

李建成却不以为然,淡淡道:“水至清则无鱼,贪污军中钱粮,这些只是小节,关键是大节,要对我忠诚就是大节,忠诚才是第一重要,否则再清廉,却如盛彦师一样,又有何用”

陈叔达能理解李建成心中的痛,又道:“可是御史台和兵部联合去调查,会不会。”

“问题不大,兵部侍郎袁本清是我的人,关键是御史中丞韩湛,他是裴寂一手提拔,会有点小麻烦,不过我已让元吉赶去汉中,有他坐镇,查不出什么问题。”

李建成对罗艺极为重视,他手中最缺的就是帅才,他今天特地向父皇求情,父皇也表了态,只要罗艺问题不是很严重,就可以饶他一次,这一刻,李建成很有信心

第一百二十六章唐使到来

更新时间:2013369:09:43本章字数:4879

杨元庆的驻军并不在凉川县,而在凉川县以东约百里外的米家镇,除了一万骑兵外,还有三万五千唐军降兵,经过几天的整顿,降兵全部被打散,又重新分队,旅帅以上军官都是从隋军骑兵中提拔,队伍在镇南的雪原上,开始队列训练。

一队队士兵高声大喊,列阵训练长枪,队列训练主要是为了磨合军官和士兵之间的默契,提高军官的威望,使他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手下,十几天前唐朝临时招募的六万新兵,就是没有经过这种磨合训练,导致了最后的混乱局面。

在紧靠镇子的东面,扎下了数千顶大帐,帅帐便是其中最大的一顶,位于群帐中间,此时在大帐内,杨元庆正站在一幅河西地图前,研究隋军的作战进度。

隋军进攻河西已经过去了八天,武威郡和酒泉郡都已夺下,苏定方的一支五百人先锋成功地夜袭大斗拔谷军城,堵住了张掖驻军逃往西平郡的唯一通道。

现在裴仁基军队和苏定方军队已经对一万河西唐军形成合围之势,逼迫对方投降,其实杨元庆对一万唐军是否投降并不是很感兴趣,他是对河西的战马感兴趣,裴仁基的报告中说,基本上已经控制住了各大牧场,这让杨元庆略略松了口气。

这时,他的目光又投向了河湟吗,要断唐军的战马,不仅是河西,还有西海郡、临洮郡等等边疆草原之地,就算唐朝在河湟没有设立马场,但他们可以从吐谷浑手中购买,必须把这条路也给唐朝断掉。

不仅是战马,拿下河湟地区,唐朝在关中以西不仅完全失去了战略纵深,而且隋军也对关中形成战略包围。拿下关中指日可待,这一天他已经盼了很久,拿下关中就意味着他统一了北方。

就在杨元庆思虑着派使者前往吐谷浑,这时,帐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殿下,斥候传来消息,唐朝使者已在二十里外。”

杨元庆点了点头。李建成终于来了。他昨天就得到长安探子的紧急禀报,唐朝已派出使者,正使是太子李建成,副使是纳言陈叔达,李渊居然派出这么高规格的谈判阵容,着实让他有些意外。这也就说明李渊对于停战的焦急。

杨元庆沉思一下道:“请谢侍郎来见我”

谢侍郎就是兵部侍郎谢思礼,他是前天从太原赶来,向杨元庆汇报太原的情况。主要是修缮晋阳宫和被破坏的城池及民房以及均田制度推行的进展,这些都是杨元庆极为关心的情况。

不过谢思礼的到来,正好让杨元庆有了谈判副手。一般谈判都是副手先谈,谈得差不多了,再由双方主使最后达成共识,签订协议,可以说。副手担任了主要的谈判任务。

谢思礼快步走进大帐,躬身施一礼,“参见殿下”

“刚刚得到消息,他们已经到了,在二十里外。”杨元庆笑道。

谢思礼立刻明白了杨元庆的意思,躬身道:“卑职这就去迎接他们。”

杨元庆又嘱咐他道:“礼节是必须的,对方毕竟是太子,但也不用太客气,要让他们明白,是他们有求于我们,和谈与否,我杨元庆并不在意。”

“卑职明白”

谢思礼行了一礼,便快步出帐去了,杨元庆又走到地图前,目光又在落在了河湟之上,对于他杨元庆来说,什么谈判都是假的,谈判不过是为了拖延一段时间而已,给他休整兵力的时间,就如同把拳头收回,是为了更有力打出去一样。

米家镇以南十里外的雪原上,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正延着驰道浩浩荡荡北上,队伍中行跟行着三四辆马车,李建成打开了车帘,寒风扑面而来,他专注地眺望着远处的山峦,以前他曾经路过这里几次,可从来没有意识到会宁郡竟然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正是会宁郡的银矿引发了现在的一系列之争,更引出唐朝巨大的危机,想到危机,李建成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知道现在唐朝危机四伏,可谓内忧外患。

但作为太子,他想到的解决之道,就是息兵戈,稳住隋朝,抓紧时间解决内部问题,尽可能多地积蓄钱粮,还要解决土地问题,说服关陇贵族和皇亲国戚们适当让出一点土地,使朝廷能将均田制推行下去,这样的话,就可以抓住民心,鼓舞士气,或许唐朝还有一线希望。

关键还要解决内讧问题,他和秦王的权力之争,李建成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唐军屡屡失败,很大程度上就和内讧有关,如果内部不能团结,怎么可能战胜隋朝。

好在父皇也看出这个内讧问题所带来的恶果,终于决定收秦王的兵权,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但愿还来得及,李建成叹息一声,不知这次谈判,唐朝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殿下”

远处传来了士兵的大喊声,李建成探头向北方望去,远远地看见一队小黑点从远处奔来,不多时,刚才叫喊的士兵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隋军迎接之人来了。”

李建成心中一松,那就好,杨元庆讲究礼节,那这样他就不会为难自己,更不会扣押自己,虽然李建成告诉别人,杨元庆不会做扣押这种有份之事,但他心中还是有点担心,现在,他终于放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