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双方紧密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度过难关。
矛盾的是,李虎若与汴京合作,必然要以主力进入河北战场,那么李虎就没有精力控制陕西,他最多只能占据河东路,但是,假若河北大战中,虎烈军损失惨重,李虎最后也就是固守代北,老老实实做个塞外藩镇,给大宋镇戍北疆了。
李虎在太原拟制策略的时候,对陕西的事并不是很了解,而童贯、折彦直等人也蓄意隐瞒,等他到了洛阳,召集京兆府、河南府的一帮官员深入了解陕西和京畿在军政财各方面的事情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简单了。
对于虎烈府来说,若要控制汴京就要控制京畿,包括京东东路和京西南北两路,但若要控制京畿,首先必须控制陕西,仅仅控制一个河东路远远不够。现在虎烈府实力有限,而天下大势又不好,虎烈府急切间控制陕西等于给自己背上一个大包袱,整体实力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当然了,如果给虎烈府足够的时间,比如两三年的缓冲期,虎烈府的实力肯定能提高,但问题是,现在谁给虎烈府时间
童贯在太原献策,折彦直带着西北军离开陕西,早就看到了今日虎烈府进退两难之境,如果李虎一意孤行,非要不惜一切代价占据陕西,那他面临的危机极有可能摧毁虎烈府。河东路比代北大,陕西比河东路大上数倍,李虎要在短短时间内实际控制这么大的地盘,而且还是在西北将门的势力范围内,那他所遇到的困难根本不敢想象。
所以,李虎的对策只有两个,一是退回太原,控制河东路,这是最好最实际的办法,对虎烈府有利,对汴京也有利,对解决大宋面临的危机更有利;一是占据陕西六路,这对李虎来说是蛇吞大象,对虎烈府不利,而陕西形势恶化,对汴京更也不利,虎烈府和汴京矛盾激化,双方也就没有可能齐心协力对付女真人,大宋的危机势必一发不可收拾。
马扩告诉李虎,请他带着虎烈军撤回太原,的确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
第七十一章真实的欺骗
扩认为,大宋虽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依旧有凝聚力,汴京和地方依旧在皇帝和中枢的控制之下。
这种自信,不仅仅体现在马扩身上,在赵恒和赵楷的心里,在童贯、李纲、宇文虚中和折彦直等人的心里,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大宋底子雄厚,只要拿出正确的策略,要不了几年大宋就可以傲视天下。
正是因为这种盲目的强大的自信,导致赵恒和赵楷登基之后,对外都坚决执行主战策略,而对内却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办法,尤其在经济政策上,继续推行原来的一套,横征暴敛,没有从根本上做出改变,这导致汴京和地方的矛盾越来越大,官民冲突越来越激烈。
同样因为这种自信,从赵恒到赵楷的两朝皇帝,两朝中枢,都没有正确对待李虎和虎烈军,他们非常固执地把李虎和虎烈军当作了敌人,这导致汴京在策略上连续犯错。
其实,汴京退一步,给李虎和虎烈军以更大的利益,先把女真人解决了,把河北和幽燕收复了,以大宋雄厚的底子,实施一系列的变革,的确可以迅速恢复元气。恢复了元气的大宋是个真正的庞然大物,李虎和虎烈军根本撼不动。
但是,汴京的皇帝和大臣们在盲目自信的同时又轻视李虎,在战场上连遭败绩的同时又害怕李虎,这种矛盾的心理,这种患得患失的想法,让他们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中失去了正确地判断和清晰的思路,最终导致策略上的错误。
假李虎没有召集京兆府和河南府地官员仔细了解陕西和京畿,李虎对汴京的条件肯定嗤之以鼻,现在他了解了,知道了虎烈府的两难处境,那么他会不会接受汴京地条件
李虎这个人历来喜欢置之死地而后生,喜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所以他明知占据陕西是自陷绝境,依然义无反顾。
有一点很清楚,如果他退回太原,那么他将来只能固守代北做个藩王,所以他绝对不会选择这条路。他的目标是大宋国祚,他夺取大宋国祚的办法是先抰持皇帝夺取权柄,现在他已经失去了挟持皇帝夺取权柄地机会,那么他若想继续走这条路,就要虎踞洛阳,虎视眈眈地盯着汴京,以便随时给汴京致命一击。至于河北大战,正是消耗汴京实力的好机会,他绝不会把虎烈军主力投进河北战场。
所以。当马扩把汴京地条件提出来之后。李虎早就胸有成竹。一口就答应了。
虎烈军占据陕西需要时间。控制川蜀和荆湖更要时间。依照李虎地估计。要想完成既定目标。至少需要四个月到半年地时间。也就是说。在今年年底之前。李虎不会离开洛阳。
马扩凝神沉思。李虎在洛阳待半年。切断汴京和西北地联系。那么虎烈军就有半年地时间控制整个西北。由此可以推测。李虎并不想轻易放弃西北。退回太原。
“陛下准备于七月初发动河北大战。这需要虎烈军地配合。”马扩试探着问了一句。“虎帅打算在河北战场投入多少兵力”
“陛下需要多少人马”李虎问道。
“多多益善啦。”马扩说道。“汴京三万卫戍军不会动。另外在汴京周边地区和黄河两岸还要部署四万大军。这样能进入河北战场作战地兵力大约为八万人。种帅、姚帅手上还有五万多人。刘帅手上还有一万多人。宋江、卢俊义、林冲、耿守忠四位军帅有四万人马。岳帅在安喜遭受重挫后。虽然还有七八万人。但精锐已经不足万人。这样算起来。河北战场大约有十九万军队。如果虎帅从太原支援十万大军。那么此仗必定获胜。”
“十万”李虎惊讶地抬头望着马扩,“你知道我手上有多少人马吗”
“据我们的估计,虎烈府至少有二十万到二十五万大军。”马扩笑道,“我听折帅说,你在骆驼河一战全歼了西夏擒生军,俘虏十万之众。就算你在大同损失惨重,在贺兰山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绝对不会损失十万人马。我地估猜可有错误”
李虎知道虎烈府的军队人数对于折家来说不算什么机密,所以他也没有辩解,当即把案几上地地图铺开,“铁鹰、侯概、董仲孙在大同,罗青汉和张关羽到了太原,现在我还要派一部分军队镇戍长安和洛阳,另外岳飞、卢俊义到了河北,宋江、林冲和耿守忠去了京畿。你说,我现在还有多少军队可以调配”
马扩听到李虎这句话,暗自惊骇,知道李虎不想参加河北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