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后面因为关键药材紧缺涨价,恐怕也不合适,对口碑会有负面影响。”
“所以我觉得,还是从一开始就留足利润空间。”
“至于刚开始推广难题嘛,我觉得可以适当给药店买赠优惠,比如囤四个疗程送一个疗程。等他们发现疗效后,再堂而皇之的维持原价。”
为了张若箭送的那些瓶瓶罐罐,唐植桐今儿也是拼了,损耗不少脑细胞。
“行,我回头跟外贸部门的同志通个气。”叶志娟已经被女婿给说服了。
“还有一点,我觉得挺关键,那就是保密,不能让周边其他国家或者兄弟省份仿了去。外人跟咱打擂台还能接受,自己人打自己人可就难受了。”唐植桐点出最后一点,也是自己最为担心的事情,地方保护嘛,不分年代。
“嗯,这一点药厂的同志也说到过。开会的时候再商量一下如何完善吧。”叶志娟点点头,对女婿周到的思虑很满意。
“那麻烦妈了。虽然张若箭是我牵的线,但这里面也有我的一番心血,我希望能持久的卖出高价,为我们国家赚取源源不断的外汇。”虽然有人告了洋状,但洋人能干什么免费给援助怎么可能。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
名义上可能是免费援助,但真碰到事情需要投票了,你好意思反对
告洋状这种做法可能在舆论上有效果,但最终自救还得靠自己人,比如用外汇买粮。
“在这一点上,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
娘俩谈完,门也就开了。
门一开,王敬民就跟妈妈告大姐的状:“妈,妈!刚才你们聊天,我大姐趴在门口偷听!”
“我那是把门,把门!懂不懂!”小王同学被弟弟揭穿,脸色有些恼羞,挽起袖子就要薅住臭弟弟捶一顿。
“你没偷听就行。”叶志娟不接受儿子的告状,轻飘飘一句话就将此事揭过。
关门还不是担心孩子们的嘴不严
叶志娟又看了眼大女儿,嘱咐了一句:“听到什么烂在肚子里,别往外面说。”
“知道了,妈。”小王同学点头应下,攥着拳朝臭弟弟走过去,压迫感很强。
唐植桐不拉着,而是朝静莹招招手,这姐妹俩一个毛病,上一次自己和岳母谈那封鼓动罗叔叔揭盖子的信件时,这小妮子也听墙跟来着。
“姐夫。”王静莹似有所感,过来后低着个头。
“上回偷听到的事烂肚子里,可不能往外说。”唐植桐照着叶志娟的话嘱咐了一遍。
“啥事我都忘了。”王静莹嘴上这么说,但脸色绯红,眼神躲闪,明白无误的告诉唐植桐她知道是什么事。
“忘了最好。”唐植桐笑笑,小姨子这个回答就表明是个有数的,只要她不往外说,没人会往她知道些什么的方向去想。
午饭是唐植桐做的。
馒头是现成的,菜却不多。
唐植桐没炒、没拌,而是打了个汤。
半斤白菜切碎,下锅一炒加入水和调料,水开后倒入搅拌好的面粉汤。
两把面粉,一锅汤,稠糊糊的,每人能分一大碗。
虽然汤汤水水,但由于看上去稠糊,能在心理上创造一种顶饿的感觉。
“妈,我们过来的时候,楼下有孩子在唱‘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是不是影响不太好”教育完敬民,小王同学挽着叶志娟的胳膊撒娇。
她早就觉得这首童谣不妥,其实也不是童谣不妥,只是眼下这个大环境唱这首童谣不妥,之前因为丈夫觉得没啥大问题,小王同学就放下没提,但这次见了,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你想的很周到,单位已经注意到了,有人在查,为了不打草惊蛇,才没有管孩子们。”叶志娟颔首,赞许道。
吃完午饭回到家,一直进了厢房,小王同学才开口:“咱妈和你说的信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给罗叔叔写信,想让他揭盖子,信是通过编纂组转交的……”唐植桐上次回家后没提这一茬,这次小王同学问,就没瞒着,大概说了一遍。
“这人也太坏了,不会是同一个人吧”
“应该不是。能有见识告洋状的,肯定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听咱妈的意思,这次的这个人不是工人就是系统内的人。”唐植桐摇摇头,上次的那人是鼓动别人出头,自己缩在后面,但路数还是正统的路子,这次的这个属于剑走偏锋,风格上就不一样。
“有困难找组织,干嘛把脸丢到国外”小王同学嘟嘟囔囔,对这种告洋状的行为看不上眼。
“有个成语叫羊斟惭羹,这么干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吧。”唐植桐猜测道。
羊斟惭羹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宋国两国交战,宋国主帅为了鼓舞士气杀羊犒劳将士,但没有分给他的马夫羊斟一份。
羊斟怀恨在心,两军交战时直接驾着马车,拉着自家主帅冲入郑国的军阵,结果主帅被活捉,导致宋国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