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78章 当年旧事

第478章 当年旧事(1 / 2)

转运司不仅负责转运之事,后来又逐渐增加了兼领地方官吏、执掌一路/数路财赋、维持治安、清点刑狱等功能。

转运使大多是朝廷委派,一开始的只能除了负责转运,也有分权节度使甚至架空节度使的目的,毕竟,唐朝一个安史之乱让大宋很清楚节度使权限过大带来的危害。

可是,随着转运司职能大增,基本上成为了一路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权势也朝着当年的节度使靠近,这显然不是朝廷愿意见到的。

所以为了划分转运司职能,便是出现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划分权力,而漕司便相当于将原本转运司的漕运权利剥离出来之后的产物。

虽然名义上漕司的权利依旧很大,但是因为各项事务都有主管部司,这就使得漕司的权利限制在漕运上。

至于总领所,则是赵构为了限制几名大将权利,或者说,为了解除几大将兵权提前设置的一个职位。

靖康后,赵构南渡,这时候到处混乱,金兵不时犯边,仅仅依靠朝廷的力量对抗金人,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必须给与地方将领足够的自主权,如此才能遏制金兵南下。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宋金之战的战争延续,主要战场主要集中在四处。

一个是两淮一带,一个是荆湖一带,一个是西北川陕之地。

吴家兄弟坐镇川陕,岳飞坐镇荆襄,他们的手中不仅掌握着大量兵马,而且掌握着地方屯田事务,还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地方财赋,再加上有开府之权,几乎比之当年的节度使权利。

这样做好处很明显,将领和士兵积极性很高,而且能够让将领聚集最大的力量与来犯的金人开战,效果也很好,围绕着几大将形成了几个可战的大兵团,虽说与金人的战争依旧有胜有败,但是却是彻底将金兵挡在了秦岭、襄阳、淮河一线之北。

如果这时候朝廷没有赋予地方兵马如此之大的权限,以当时朝廷的情况,想要抗衡金人基本上是痴心妄想。

可随着朝廷逐渐稳定,赵构也再度掌握了南边儿的半壁江山,再加上金国南下的乏力、两国界限和战争态势趋于平和,这就使得赵构的心态变了。

当初给这些人如此之大的权利是为了抗金,可现在抗金的初级目标已经完成,而且朝廷构架也已经完善,这几大兵团势力雄厚,就成了朝廷的隐患!掌握一地民政、财赋、兵权,这跟当年的节度使有什么不一样?

安禄山、史思明等人造反,几乎是断绝了大唐的国运,若是这些人也产生了异心,不也同样会对朝廷产生致命的影响?

对于皇家来说,你想不想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造反朝廷的实力。怀璧其罪,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相对于抗金而言,削减甚至解除这几个主要兵团统帅的兵权,就成了朝廷的当务之急。

对于当时的赵构来说,能够北伐成功很重要,但是哪怕不成功,他也依旧坐拥半壁江山,依旧能当皇帝。可是,一旦这几大兵团不进行限制,很可能他这个皇帝都没办法干下去了,他仅剩的这半壁江山都岌岌可危。

这便是解除几大将兵权的缘由。

可是,岳飞等人在军中威望极高,而且其部署有许多是自己招揽的嫡系,如果朝廷直接解除兵权,很可能适得其反,直接逼得他们造反。

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就不能进行的太快,需要徐徐图之。

而这第一步,便是要将财赋之权从他们的手中剥离。毕竟,哪怕有再多的兵马,没有饭吃也没有意义,所以,只要剥离财权,他们的权势就降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