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75章 胡铨话东坡

第475章 胡铨话东坡(1 / 2)

此言一出,众臣尽皆出演赞叹。

又喝了一口汤,赵构笑道,“想来,当年苏轼在此食鱼,也是这般丰美。”

一句话,直接冷场。

赵构也不在意,又吃两口,环视众人,“胡铨,朕记得苏轼有词《赤壁怀古》,便是在鄂州所作?”

胡铨先是一愣,随后答道,“陛下记错了!”

“哦?如何错了?”

“赤壁怀古是在黄州所作,并非鄂州。”

“有何不同?”

“黄州在北,鄂州在南。”

“哈哈哈,好一个南北之说,好一个南北之别。”

“那你以为这赤壁怀古作的可好?”

“好!”

“好在哪儿?”

“好在让苏轼成了东坡。”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当时的官职是: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团练副使,大概相当于县级人民武装部副部长,但是‘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却说得明白,除了头衔,没有行政权和签字权。因为,本质上,他是戴罪之身,属于黄州官府看管的‘犯人’。

而这样的官员,除了微薄的实物配给外,没有俸禄。

苏轼做官儿做的潇洒,朝廷发的俸禄随手就花,没有储蓄的习惯,所以,到了黄州后,一家老小二十余口吃饭就成了问题。

虽说有人可以接济,但是文人讲究的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所以苏轼自然要自食其力。

钱多多花,钱少计划着花。

算计了一番,苏轼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花钱计划,每天支出一百五十钱。

月初取四千五百钱,分三十份挂到房梁上,每早用叉子挑一份,若是当天有剩余,就单独存放,用来待客之类{事载苏轼《答秦太虚书》}。

可算了算,哪怕是如此,也只能支撑个一年,以后咋办?

苏轼的说法是,‘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从此,胸中都无一事。’

翻译:到时候再说呗,聪明人从来不给自己预支烦恼!

这豁达的性子也是少有。

除了没钱之外,住房也成问题。

一开始一家住在一处废弃的官驿中,不过不仅破旧而且不够住,苏轼就找了个地方,自己建了五间泥瓦房,并自号‘雪堂’。

因为没钱没俸禄,吃饭自然就成了问题。

于是,苏轼向县衙申请给自己块地,申请多次之后,县衙觉得苏轼这等大文人也不容易,便是在城东给了苏轼一块废弃的坡地。虽然是荒地而且贫瘠,可好歹能够解决吃饭问题。

其带着家小将开荒种田。

想当年,白居易被贬忠州刺史,曾作《东坡种花》之诗。

苏东坡便也给自己这块地取名‘东坡’,而自己,则是号‘东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