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东方智者(2 / 2)

伊丽莎白一世虽然在天主教和新教之中搞平衡,但是她明显也倾向于新教,至于她身边的沃尔特就更是一个标准的新教徒,甚至有清教徒的风格。

于是天然的谢尔曼就对同样是清教徒的沃尔特感到崇拜,此时看到沃尔特对于《葡萄牙国史》的推荐语,他瞬间便认定《葡萄牙国史》一定是一部好书。

谢尔曼当即掏钱把这半部《葡萄牙国史》给买了下来。

这年头英国的书籍价格便宜,一部书价一般不会超过技术工人一天的工资,沃尔特所印的这本《葡萄牙国史》装帧有格外设计过,所以价格稍贵,但是对于谢尔曼来说也足以承受。

坐上回家的马车,谢尔曼在车上就开始阅读《葡萄牙国史》的正文。

他从王文龙的原序开始阅读,好奇的看着王文龙描述郑和航海和葡萄牙人来到印度的历史故事,对于身处欧洲的他来说,这发生在东方的历史事件是如此遥远而又神秘。

而接下来的论述,更是让他不知不觉陷入书籍内容之中,一直等马车到了家门口,谢尔曼被车夫提醒之后才记起自己还在回家的马车上。

回到家中把礼物送给母亲和弟弟妹妹,谢尔曼却是连吃饭洗漱都忘了,捧着《葡萄牙国史》坐下继续阅读。

沃尔特所出版的《葡萄牙国史》上半部正文只有十万多字,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稿件,勉强凑到一本书的厚度,谢尔曼花费了两天时间废寝忘食的阅读,才终于把王文龙所写的《葡萄牙国史》上部分读完。

内容只写到葡萄牙人在印度站稳脚跟,后续的情节勾的谢尔曼寝食难安,恨不得能够马上看到下半部。

原本《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这书把视野都放在葡萄牙国身上,是一本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但王文龙是为了明朝人写作,自然要做些取舍,于是加入了大量东南亚和印度的内容。

而沃尔特和罗明坚对于《葡萄牙国史》的翻译之中也有不少自己增添的部分,沃尔特还要专门给英国人贴金,最终结果就是此书极大的强调了亚洲的重要性,并且大大吹捧了英国人和荷兰人正在奉行的殖民公司制度。

“欧洲人的殖民制度来源于意大利的糖岛模式,意大利人依靠糖岛曾经纵横地中海,葡萄牙人将糖岛变成商馆,于是获得了比种地更多的利润,西班牙人将商馆变成帝国下辖的殖民领土,除了做生意之外,还控制一切资源和贸易,利润更加丰厚。”

已经反复咀嚼过《葡萄牙国史》两三次的谢尔曼读到这一段时不禁感到深为认同。

而接着读下去,谢尔曼更加感到激动。

“但是西班牙人的扩张已经到达了极限,他们的殖民帝国并没有能力打败印度人和中国人,印度和中国没有办法在西班牙人的殖民模式下被纳入他们的统治区,而新出现的贸易公司模式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谢尔曼放下书突然想到了荷兰人刚刚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接着他又想到自己家的纺织厂中所用的产自印度的棉纱,正是这种植物纤维帮助他们家的羊毛呢子极大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