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电影巨头,大部分都是靠着真人拍摄的电影,遇到了明星涨片酬、跳槽、过气等等因素,收入都要出现巨大的波动。
但是,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等等动画角色,至少要给迪士尼赚百年以上的利润,从来就不需要片酬。
而且,这些虚拟角色,只要不过气,那么,基本上永远都不需要退休!
这就是虚拟角色的IP,比真人IP的优势所在。
而在香江这边《fatestaynight》热映之后,这部电影依然是走全球发行路线。东瀛、米国、欧洲等等海外市场,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宣传精力。
随着电影版的上映,香江电影票房市场,再度出现了脉冲式的旺季。
在80年代,香江电影市场虽然被誉为黄金年代,但是在80年代末,每年投资600多部电影,争夺香江本地仅有10亿港元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的票房不到1亿。
但是在的带动下,预计6月份香江当地票房,将会超过15亿。创下香江本地市场,整月总票房数据的新高。
80年代堪称是香江电影行业最鼎盛的黄金年代,港片全球的票房数据,每年可以高达二三十亿港元规模。
看起来,这个数据跟好莱坞好像天差地远,但是,要知道目前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商业电影向海外市场发行做的都不太成功。以海外票房成绩而论,能打的玩家仅有好莱坞一个。
港片在80年代文化输出能力,是仅次于好莱坞电影的第二大商业电影创作基地。
当然了,电影全球发行上映,看起来是比较风光,但是海外收入经过层层渠道剥削和各国的税收,拿到手的是远远不如本地票房。
支撑好莱坞电影全球攻城略地的原因是米国本土电影市场规模庞大,使得好莱坞公司能够制作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预算的大片。而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限于本土市场的狭小,只能制作预算百万美元以内的小成本电影。
香江的电影本质上也是小成本电影为主,所以,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的能力,远远不能跟好莱坞相比。
目前港片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亚洲市场很少有那个国家,能够把电影做的跟香江电影一样的水平。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固然好看,但是文化和审美,又未必能符合亚洲观众的口味。也正是因此,香江电影在这个年代,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10亿港元的本地票房,实际上才是港片的生命线。绝大部分的电影,也只能赚到本地的票房分成。
至于,极少数部分的电影,能够在东南亚、东瀛、南韩,以及欧美等等市场赚到票房。但是,由于海外发型的渠道成本昂贵,很多的电影在海外能赚1000万票房,最终,分到手中的甚至不到200万。
只有香江本地的票房,才能拿到一半的分账。
也正是因此,香江本地的大型电影院线召氏、J禾、J公主,才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其他独立的电影制片公司,只能仰这些院线鼻息。
当然了,如果作品的知名度,超过了香江市场局限。比如,像乘龙这样的明星,自然不需要看香江本地的发行商的脸色。就拿乘龙的票房而言,香江本地的票房,甚至不是他主要的票仓,在东瀛、欧美等地,乘龙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就三大电影院线巨头而言,J公主院线占据本地市场第一。J禾电影公司,则是因为有乘龙,所以,即使本地票房市场份额不如J公主,也并不影响J禾的巨头地位。
但是召氏就比较尴尬了,本地票房市场份额下降到不足10。而且,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明星阵容,收割海外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