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大明隐疾(1 / 2)

宋朝之前,皇室选妃多挑选世家文臣,以及朝中大员的女儿。

而老朱言说百姓之女亦能嫁入皇家。

此举几乎是断绝了文臣之女入宫为妃,为藩王正妃的可能。

至于朱标即将纳入东宫的詹同之女

也是朱标身为储君,自要安抚朝中文臣。

加之当时即将北伐,纳詹家之女也是想让詹同带领世家大族为北伐出钱罢了。

然而在老朱、朱标心中。

若不是出于安抚文臣之考虑,他们二人断然不会让在朝中文臣的女儿进入皇室。

毕竟宋朝的前车之鉴便在眼前。

“宋朝素有贤相之名的文彦博,哪怕是他,在仕途前期也与仁宗宠妃张淑媛关系密切。”

“因张美人之父乃文彦博之友,张、文二人自然是有勾结之嫌。”

“那文彦博虽无外戚之名,但却享受了外戚的所有便利。”

“庆历七年,文彦博夺狄青剿贼之功,以进仕途。”

“庆历八年,仁宗为得美人欢心,擢其伯父为怀康节度使。适时包拯等一众正臣接连上书均被文彦博压下。”

“后至和二年,文彦博提出裁兵八万。虽缓解百姓压力,却也让宋朝文重武轻之现象更为严重。”

“哪怕文彦博一生功绩或可称之为贤相,可其人依旧与后宫牵连不断。”

“于宋一朝,诸如此类文臣与后宫勾结,乱法乱政之事,屡见不鲜。”

“父皇当年下令百姓之女亦可入宫,便是削减了文臣借嫁女入宫,成为外戚,把控朝堂的可能。”

“也是因此!”

朱标表情愈发严肃的同时,看向老朱正色说道:

“若那崔莹莹当真乃儒生文臣所派,那咱爷俩先前借胡逆案、风闻奏事肃清朝堂的行径便成了一个笑话。”

听到这话,老朱紧皱着的眉头微微一跳。

先前为防止世家文臣闹出幺蛾子。

他们爷俩做了许多准备。

不仅是借胡逆案,借风闻奏事肃清朝堂。

朱标借《洪武纪册让那些世家跳出来,他们爷俩南巡直接对世家出手,以及凤阳中都案等等等等。

几乎可以说这些年来除勋贵案外,朝廷所有努力都是防止世家文臣作乱。

可现在!

就在老朱怒火翻腾,右手攥的咯咯直响的时候。

却听朱标语气平淡甚至带着些许冷意,默默说道:

“那些世家见咱爷俩不愿让文臣之女进宫,他们为了将手伸到后宫,竟也是花样百出,以宫女接近皇子。”

“若事实果真如此,便是不可不防!”

“砰”

同样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老朱,抬手狠狠拍在面前桌案上。

朱标所言并非危言耸听,高看了那些世家文臣的手段。

只是纵观历朝历代,有一大半的后宫妃嫔都与朝中文臣多有牵扯。

外戚干政,甚至左右皇储的事屡见不鲜。

对于这些,老朱不是没有想过应对之策。

相反,他们爷俩算是做的努力最多的了。

可让老朱头疼的是,这些个脏心眼儿的文臣儒生怎么就杀不完!

一个个的,好好活着不成,偏偏就想要找死!

“查!”

老朱语气严厉,怒声斥道:

“传令锦衣卫严查,让蒋瓛亲自审问。”

“看看那宫女曾与那些文臣接触,看看究竟是哪个王八羔子还想借后宫之手左右朝堂。”

待老朱说完,朱标继续补充道:

“儿臣想借为诸皇子、诸多公侯子嗣赐婚,将那些隐藏起来的世家,将那些别有用心的文臣都给揪出来。”

“简单来说,便是让五品以上文臣推荐女子。”

“好!查!不把蛀虫都给揪出来,咱睡不着觉!”

正在气头上的老朱沉声回道。

可也是听到朱标这话,老朱似是想到了什么般微微一愣。

毫无疑问。

严查此事,无论那崔莹莹是否真为文臣指派。

此事必然会在大明朝掀起轩然大波。

而一旦坐实那崔莹莹背后当真是文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