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8(2 / 2)

听到这边的动静,素素急忙跑过来,一看着情形,忙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针线包来,用一根绣花针小心的挑出了那根木刺,问我:“大小姐,还疼吗”

我皱着眉头没说话。

伤,这个甚至算不上是伤,但无名指尖原本就是最敏感的地方,小小的木刺扎进去,也痛得钻心,我捏着指头,半晌才对萧玉声道:“萧公子,这封信,就你来帮我写吧。”

“好的。”

他急忙坐下来,听我口述,写了一封简短的,问候的信,然后交到我手里。

我上下看了一遍,点头笑道:“萧公子的字,真好。”

和南振衣工整的楷书不同,他的字体更风流得多,显得行云流水,更有一种酣畅之意,让人见之忘俗。

他笑道:“大小姐过奖了。”

我将信纸递回给他,他自己叠起来,找仆从要了一个信封封好,然后放进怀里。

大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便一起走出了这个庭院,各自上了自己的马,到了前面的岔路口,大家就要分路了。

我说道:“萧公子,请代我向你大师哥问好。”

他似笑非笑的看着我:“大小姐,信上不是已经有问候了吗”

“”

“大小姐,这封信在下好歹代写了这么久,可别刚一写完,就忘啊。”

“”我也看着他笑了笑,然后说道:“烦劳了。”

“不敢。”

这时,赵家二哥策马走过来,说道:“我们走吧。”

我点了点头,又回头跟他们几个挥了挥手,然后大家便朝着各自的方向策马前行了。

是虽然知道颜轻涵,或者说现在刘轻寒的产业就在蜀地,但具体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听人提过,也就只有赵二哥能带路,在走了半个月之后,我们终于走出了人烟稀少的山区,到达了平原的地势,也渐渐的,能在路的两边看到一些炊烟,还有屋子的房角。

已经八月了。

到了最炎热的时候,但炎热中,也已经开始透着一点凉意了。

要到中秋节了。

这个时候,阿蓝跟我们道别了。

我不算太意外,但还是问她:“你不跟我们一起过去了吗”

她耸了一下肩膀:“没这个必要了。”

“我以为,你会一直把我送到那里。”

“你当我真的那么闲啊,”她笑着看着我:“我们妙善门,每一天的时间都是用银子来算的。”

“那这一次,我该给你多少呢”

她看了我一眼,笑而不答,我也笑了笑。

然后,她便一勒缰绳,座下的马掉转头,慢慢悠悠的朝着另一边走去,我们几个骑着马,看着她的背影一直消失在长路的尽头,我这才慢慢的转过身,问赵家二哥:“我们是不是快到了啊”

他点点头:“璧山那个别院,是他常住的地方,也离这里最近。”

“璧山”

我想了一会儿,才说道:“那里附近,好像是江流交汇的地方。”

“是啊。”

“他平时,都在那里干什么”

赵家二哥看了我一眼,说道:“你去了,就可以问他了。”

“”

“其他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

这倒让我有些意外,我以为赵家二哥千里迢迢的从扬州跟他到这里,已经算是他的心腹了,但,好像有一些事,他连这样的身边人也不说。

不过,赵家二哥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抱怨的,只举起马鞭指着前方:“我们走吧。”

正文1468第1468章有一些人,并不愿意易主

这一段路途快要到终点了,我们反而走得更慢了一些,等到达璧山的时候,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

一路上,都能看到那些老百姓欢欢喜喜,准备过节的气氛。

璧山这个地方之所以称之为璧山,是因为整个城镇依山而建,我骑在马上,一路颠簸着前行,能看到在很远的远处,几乎高耸如云的山壁矗立在城镇的尽头,崖高千丈,而山壁平整得如同刀切一般,在阳光下,透着微微的绿意。

江流,从山壁的另一边蜿蜒的流淌下来,环绕了整个城镇,依山傍水,这个地方的确是个宜居的好去处,赵家二哥说他常住在这里的别院里,大概也是有些原因的。

而山壁的另一边,我知道,是两条大的江流交汇之处,涛涛的江水声被山势阻挡,但依旧能感觉到风中的水气,远远也能听到江流奔涌的声音。

真是好山好水。

不过,山水好是好,对我们而言却是望山跑死马,一直到傍晚时分,夕阳斜斜的落下,远处的山壁上只能看到一半圆圆的红日的时候,我们才终于到了城下。进城并不麻烦,赵家二哥只上去拿了一个令牌给守城的人看,那守城的人立刻便欢喜的说道:“二哥,你回来了。”

他那一声吆喝,两边几个人都一拥而上,围着赵家二哥的马纷纷的笑着闹着。

“二哥,你这一去多少天了啊。”

“咱们都快想死你了。”

“就是就是。”

赵家二哥似乎跟他们也相当的熟稔,勒着缰绳跟他们闲话了几句,然后便问道:“对了,三爷在城里吗”

“三爷一直没离开过。”

“那就好。”

说完,他拍了拍那几个人的肩膀:“晚上过来找你们喝酒”

“好啊”

“哥几个等你”

“上次你带的那个酒就不错,今晚再带一坛来吧。”

那些人只顾着跟我打招呼,也并不关注我们的存在,我们便顺顺利利的走了过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