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如此疯狂的进攻,你们都是好样的,待击退敌军,我为你们请功。“
杨忠连忙道:”太傅过誉了,保家卫国,是我们职责之所在,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
孙承宗点了点头,突然伸手道:”望远镜。“
他身后一个亲卫立马飞快取出怀中的望远镜,递到他手里。
他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敌军的情况,随后,冷哼一声,怒道:”区区十万人马,竟敢犯我大明边境,曹文诏,去,率六万精骑出城列阵,先把他们打回河对岸再说。“
曹文诏闻言,连忙向后面的亲卫使了个眼色,立马有两个亲卫上前,扶住孙承宗,他这才拱手道:”太傅,要不末将直接追过去,把他们全灭了。“
孙承宗却是摇头道:”河里的冰也开始融化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承受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再说山地也不利于骑兵作战,河对岸全是山地,追过去无益,把他们击退,占了他们的营帐就行了。至于后面怎么收拾他们,先奏明皇上再说吧。“
曹文诏闻言,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
说罢,他转身跑下城墙,很快,六万精骑便从西门蜂拥而出,直接排了个长长的冲锋阵型。
大阵前端,龙旗下,曹文诏缓缓举起手中的长枪,大吼道:”龙旗所至,列强臣服,杀。“
随着他这一声吼,明军如同利剑般的刺向敌军的步兵方阵。
这年头还玩骑兵冲锋
戈洛文不屑的撇了撇嘴,直接命令,以三段式射击应对。
其实,骑兵在火枪面前并非不堪一击,在没有火炮配合的情况下,火枪兵遇上骑兵也得吃瘪,因为这年代火枪的杀伤距离也就一百多步,一百多步对骑兵来说,那就是几秒钟的功夫,几秒钟现在的单发火枪又能开几枪。
再说,依现在火枪这穿透力,碰上穿铠甲的,根本就打不进去,就算是碰上穿锁子甲的,造成的伤害也不会有多大。
曹文诏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排在前排的全是身着铠甲或者锁子甲的将领,一轮排枪打过来,根本就没什么用。
明军骑兵可不是普通的骑兵,一轮排枪没撂倒他们,麻烦可就大了,他们手里可都是转轮步枪,而且他们还有手雷。
所以,戈洛文惊奇的看到,一轮排枪打过去,明军骑兵几乎一点事都没有,紧接着,那子弹便像下雨一样的倾泄过来,然后手雷又像冰雹般的砸下来,前面的方阵简直就跟雪崩一样疯狂的塌陷,吓的他连忙下令全军撤退。
曹文诏率军追了一阵,一直把所有敌军追的丢盔弃甲,仓惶逃到对岸,这才作罢。
此战,明军可谓大获全胜,十万敌军来犯,结果逃回去的还不到六万,而且他们的营帐、粮草、辎重全部被夺,只能灰溜溜的蹿回几百里外的雅库茨城堡,中间冻死冻伤的不知道有多少。
而明军阵亡人数还不到五千,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辎重,六万轻装简骑前来支援的骑兵几乎相当于带齐了粮草和辎重,这中间不知道省去多少运输成本。
按道理,如此大胜,满泾卫应该一片欢腾才对,但是,大胜后的满泾卫却一点欢庆的气氛都没有,甚至还有一丝阴霾。
因为,太傅孙承宗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第一天,他还能勉强让人扶着走路,到了第二天,直接就卧床不起了,而且还咳嗽不止,甚至连血都咳出来了
这下,曹文诏和杨忠都吓傻了,他们只能拼命的在病房中加炭火,并派出精骑日夜不停的奔往镇真河卫接御医前来。
其实,这时候加炭火也没用了,甚至还有点适得其反,因为孙承宗已经不是简单的感染风寒了,他内火也相当的严重,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他直接咳成肺炎了。
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这样的病情已经算是相当严重的了,再加上孙承宗年事已高,身体各项机能退化,病情恶化的速度简直吓死人。
第三天他就已经咳的人事不清了,第四天他直接咳的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曹文诏只得再次派出精骑,奔赴镇真河卫,不过这次不是去催御医快点来,而是去向皇上发急报:”太傅病危“
孙承宗知道自己挺不下去了,弥留之际,他将曹文诏和杨忠招至榻前,交待遗言。
其实他也没什么好交待的,对于家人,他不用太操心,有皇上照拂,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他更多的是安慰曹文诏,不要过于伤心,勉励杨忠,再接再厉,争取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
对于他自己的后事,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皇上将他埋骨于满泾卫,他要为大明永镇边疆
第五天,太傅孙承宗含笑而逝,他死前一直喃喃的在念叨一句话,曹文诏以为他还有什么要交待的,急的直接将将耳朵贴到他嘴边,这才听清楚,他念叨的是:
皇上,微臣不负所托,太子他已经长大了,大明也在他的治理下越来越强盛了
第十五卷第四十八章明皇大怒
幸福似阳光,洒在人的心间;幸福似清泉,滋润人的心田;幸福似美酒,令人飘飘欲仙。
自从太子朱和堭出生以后,朱慈炅仿佛找到了幸福的真谛,一天处理完政事,陪皇后逗逗刚出生的儿子,再陪安娜公主聊聊即将出生的孩子,最后再去后宫争取多生几个,这日子过的别提多幸福了。
至于国事,貌似不需要他太操心,大明国内正在迅猛发展,各藩属国也跟着受益不少,再加上五国同盟条约的签订,大明内外可以说一片歌舞升平。
到了五月底,这种幸福好像就要到达巅峰,因为安娜公主就要生了,陈圆圆、李香君等嫔妃也相继有喜了,乐的朱慈炅除了上早朝,其他时间都窝在后宫里,甚至很多政事都荒废了。
当然,他并不是想做无道昏君,他只是想暂时休息一下,享享难得的天伦之乐,等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再说。
但是,列强却不让他舒坦,当满泾卫被沙俄进攻的消息传到京城,朱慈炅不得不丢下幸福的生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沙俄可是领土面积仅次于大明的列强,是和是打,或者说怎么打,自然不能草率行事,所以这个商议持续了几天。
这次,大臣们的意见罕见的出现了分歧,有主张立即兴兵报复的,因为大明的威严不容轻辱;也有主张通过谈判解决的,因为北疆实在是太遥远,太辽阔了,对沙俄兴兵那费用可不是一般的恐怖。
朱慈炅委实难以做出决断,因为现在大明的重心在南边,正是迅猛发展的时候,如果陡然停止南边的建设,转而全力应付北边的沙俄,那这中间的损失就大了。
这边对策还没出来,北疆那边消息却是不断的传了过来。
首先,传来的是太傅亲率六万精骑奔赴满泾卫支援,朱慈炅着实为孙承宗的身体捏了一把汗;
然后,传来的是太傅以率大军将沙俄击退,这时朱慈炅又长嘘了一口气,还好,满泾卫没丢,不然真的无法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