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1 / 2)

可别小看了这些问题,据锦衣卫密探来报,大多数参与暴乱的平民并不敢把所有抢来的金砖银锭刨出来买粮食,因为他们怕啊,一块板砖大的金砖值多少钱那可是几千上万两,能买几万甚至是十几万斤粮食,有几个人敢一次拿出来啊

反正现在国家都被你们占领了,你们万一直接明抢怎么办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大多数平民都是拿着掰的跟狗啃了一样的碎金和碎银来买粮食,一次买上那么一点,能保证不饿死就行,所谓财不露白,莫卧儿帝国的平民都明白这个道理。

这种消费方式,猴年马月才能把他们手里的金银赚回来啊,要知道黄金时间可就半年,等第一波种下去的粮食收获了,这物价就要慢慢恢复正常了,到那个时候还赚个屁啊

这个时候,朱慈炅想到了龙币的优点,方便携带啊,你揣块板砖大的金砖揣身上,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但是你如果揣把龙币揣身上,鬼都看不出来。

正好,龙币始终是要在莫卧儿帝国推广的,如果能让所有平民都用龙币,那他们就不用担心钱财露白了。

怎么让所有平民都相信呢,这个在大明本土已经演练过一次了,所有官员都明白,就是多示范呗,于是莫卧儿帝国各地拿着龙币去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和大明葡萄牙商贸公司的分号买东西的人突然多起来,莫卧儿帝国的平民渐渐明白了,原来这种纸币也是可以当钱用的。

然后,朱慈炅又让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和大明葡萄牙商贸公司所有在莫卧儿帝国的分号改建了一下,隔出很多单间,每次只允许进去一个人,至于是买东西还是兑换龙币,绝对给你保密

又是一通刻意的示范之后,莫卧儿帝国的平民终于开始跟风了,拿金砖银锭兑换龙币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直接就是一大框子金砖背进去,然后一筐子粮食背出来,谁知道他兑换了多少钱。

这一下总算把莫卧儿帝国的经济搞活了,大明皇家兴隆商号赚到的金银越来越多,一船船的真金白银又从莫卧儿帝国运回大明,比运来的时候更频繁了。

朱慈炅估计,自己的金库和银库都怕都快要爆仓了,唉,又得扩建,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第十五卷第四章发展规划

朱慈炅在莫卧儿帝国的收获还不止上述这些,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大收获,那就是莫卧儿帝国皇室名下的土地,那可是占了莫卧儿帝国领土将近一半的土地啊,具体有多大,那真是算都算不清,总之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些土地怎么处理呢,白白分给所有平民吗朱慈炅可没这么大方,这些土地,哪怕是光种粮食一年的收益也是相当惊人的,更何况,还有很多经济作物可以种呢,那收益更惊人

至于种地的农民,这个也好办,莫卧儿帝国的平民也不是所有人都参与暴乱了,胆大的,抢的多的,几辈子都不用愁吃喝的是有不少;胆小的,不敢去抢的,穷的叮当响,饿的呱呱叫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要真把他们饿的没办法了,他们又该造反了。

现在正好,没钱,没关系啊,签卖身契啊,卖身给大明皇家兴隆商号,保证你天天有饭吃,但是,必须干活,必须种地,种的多就吃的饱,种的少就吃半饱。

赚了这么多钱,剪了这么多羊毛之后就该考虑莫卧儿帝国发展的问题了,毕竟这里以后就是大明的直辖地了,总不能老让他们穷的叮当响,这样不利于安定团结,更不利于大明今后的整体发展。

朱慈炅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赚完钱之后一毛不拔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他决定,最少拿出一亿两白银来促进莫卧儿帝国的经济发展。

怎么促进经济发展呢这个朱慈炅经验已经很丰富了,首先自然是修路啦,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莫卧儿帝国的马路可比大明帝国差多了,要按大明帝国那样每个行省一百万两肯定是不够的,他直接给每个行省拨款两百万两,用来修筑公路交通网络。

十五个行省,一次就是三千万两,手笔之大,把户部尚书程国祥的下巴都快惊掉了,还好,这钱不用从国库拨,而是由大明皇家日兴银行拨付,他只管发钱就行了。

当然,光有公路还不够,还要有铁路,铁路之便捷,在这个时代,那简直就跟神话一样,有了铁路,不管是出门还是经商都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像朱慈炅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已经坐惯了火车,没有火车他甚至德里都懒得去

这个时候修铁路虽然没有后世那么耗钱,但是要将莫卧儿帝国这么大的疆域用铁路贯通那也不是个小数目,他直接给大明皇家机械集团投入了两千万两,造,使劲造,铁轨,火车,能造多少造多少

他还给定辽军拨去一千万两,修,使劲修,带着三十万俘虏疯狂的修,大鱼大肉,让他们吃个够,把莫卧儿帝国全境的铁路修通了,就还他们自由,放他们回漠南

当然,光国内交通方便了还不行,这个时代,要想赚大钱,还是要做海上贸易,但是,莫卧儿帝国就没个像样的港口,大宗货物基本上都是拿到果阿去交易,虽然大明和葡萄牙是铁杆盟友,朱慈炅也不想这钱白白被葡萄牙给赚去了啊。

所以,他决定在东部的达卡、加尔各答和西部的孟买、卡拉奇各修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用来沟通海外,发展海上贸易,这样一来又是一千多万两的投资。

还有,这基础设施都建设好了,你总得有商品卖啊,根据莫卧儿帝国的基础和大明发展的需求,朱慈炅决定在莫卧儿帝国大力种植经济作物。

像莫卧儿帝国的香料就很有名,欧陆列强甚至一度以为香料都是产自莫卧儿帝国的,在这个缺乏调味料的时代,香料就是最好的调味料了,销路压根就不用愁,所以朱慈炅准备在莫卧儿帝国大力推广香料种植,尤其是皇室名下的土地,起码要种上一半的香料,他要垄断整个世界香料市场

还有棉花也是不错的经济作物,随着大明纺织行业的发展,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出来也不愁销路。

接下来就是矿产开发了,莫卧儿帝国的铁矿储量那是相当丰富的,可以效仿漠南那边的形式,在铁矿密集区建几个初级炼铁厂,将铁矿石加工成铁锭再运到大明去进行深加工。

还有,莫卧儿帝国的黄金储量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好像舍不得挖,总是去收购别国的黄金,朱慈炅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挖,使劲挖,能挖多少挖多少,那可都是钱啊

经济发展规划到这就差不多了,再往深里发展,那就是各种加工产业了,朱慈炅可不想让这里发展的比大明本土还猛,钱多了他们又该有其他想法了,到时候反而麻烦。

基础设施和各种原料初加工产业建立起来之后,这里的平民要混个温饱是没问题的,这样就足够了。

最后,对于莫卧儿帝国薄弱的防御朱慈炅也很不满意,这么大的疆域总共才几座城池,这敌人一打进来岂不是一马平川,守都没法守。

他又给各个行省拨付了一百万两,不说多了,各省的首府,还有各个州府的城池起码得建起来,这样不但有利于防御外敌入侵,平民想要造反难度也大了,各地驻军都守在城池里,火枪火炮一架起,拿着菜刀和锄头的平民想要攻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