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代表听完翻译的复述,纷纷露出深思的表情,荷兰的崛起的确太不正常了,正常情况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望向范门迪的目光不由都有点忌惮了,这种盟友,的确有点可怕。
范门迪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样子,对于郑芝龙的指责,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反驳,最后,他只得岔开话题道:”尼古拉,你不要试图误导我们的盟友,现在的事实是你们大明帝国扣留了我们荷兰的商船,找那些海盗的借口就可以掩盖这个事实吗“
郑芝龙仿佛对范门迪的人品已经绝望了,他看都懒得看范门迪一眼,反而对英法代表道:”你们认为我该把商船和货物还给他们吗“
英法代表虽然不齿荷兰的作为,但荷兰毕竟是盟国,让他们反过来帮大明帝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低声商议了一会儿之后,共同推举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主管罗伯特出面回答道:”不管怎么说,扣押商船的行为是不对的,你们可以收缴赃物,至于商船和其他货物,理应交还给荷兰东印度公司。“
郑芝龙仿佛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最后顶不住”压力“,只能咬牙道:”好,我给你们面子。“
说完,他转过头来,对着郑兴,”不甘“的怒吼道:”送客。“
郑兴看到郑芝龙眼中戏谑的表情,很配合装出怯怯的样子,小心的问道:”那,那些商船和货物。“
郑芝龙仿佛遭受了屈辱,继续”不甘“的咆哮道:”没听见吗,还给他们,都还给他们。“
郑兴仿佛被吼怕了,连忙转身对范门迪和英法代表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范门迪早就感觉自己没脸呆下去了,看到郑兴的手势,他立马站起来,拂袖而去。
英法代表则纷纷露出羞愧的表情,一个个起身摇头而去,他们回到巴达维亚以后,纷纷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向范门迪辞行,荷兰的崛起实在太过蹊跷了,这印度洋上的海盗还真有可能是荷兰人整出来的,还待在这里与范门迪商议合作的事情,貌似有点太傻帽了,还是回去等待国内的指示吧
郑芝龙没想到,让他们相互猜忌不但掩盖了海盗的身份问题,还破坏了范门迪用东胡拖住大明的计划,无意中,他又立了一大功。
第十三卷第二十三章广南阮氏
广南阮氏是后黎朝右卫殿前大将军的阮淦的后裔,当后黎朝的太傅仁国公莫登庸谋朝篡位时,正是阮淦组织兵马拥立黎庄宗,对抗莫登庸,后黎朝才得以延续。
后来,阮淦被莫登庸派人毒死,其女婿郑检趁机掌控了后黎朝的大权,安南郑氏自此崛起,最后阮淦的长子左相阮汪被郑检杀害,次子阮潢求其姐阮玉宝出面,哀求郑检,才逃得性命,外放广南地区。
阮氏在广南开发地方,积极与各国通商,并交好葡萄牙人,学得欧陆的铸炮技术和造船技术,渐渐拥有了对抗郑氏的实力,莫登庸谋朝篡位建立的莫朝覆灭后,阮氏正式开始坐拥广南与郑氏对抗。
后来广南阮氏一统安南,建立了安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现在崇正皇帝来了,阮氏是没有机会再一统安南了,他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投不投降的问题。
收到黎神宗的诏令,广南阮氏当代家主阮福澜顿时慌了,说实话,他不想投降,他和郑氏家主郑梉的顾虑是一样的,如果他现在投降,大明不一定会把他怎么样,但大明一走,黎神宗肯定会收拾他,怎么办呢
有郑氏被诛灭九族的前车之鉴,不到万不得已,阮福澜不想抵抗大明朝廷,所以,他派出密使请求大明皇帝陛下封他为广南王,广南和安南各成一国,这样,他就不用担心黎神宗秋后算账了。
多封一个广南王,对朱慈炅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他不想封这个广南王,因为这个先例不能开,如果他开了这个先例,就等于是默认,如果哪个属国有人能割地称王,那么大明就会封他为王,这样搞,大明的藩属国岂不大乱。
威逼利诱还没用上朱慈炅并没有打算马上动手,他分析了一下广南阮氏的优势,无非就是仗着有葡萄牙人支持,会铸炮,会造船,会修棱堡。
尼玛,葡萄牙人也敢跟朕作对,翻了天了他们,朱慈炅一封诏书,招诚意伯施维拉速来觐见。
施维拉这会儿在澳门,皇上御驾亲征去了,他待京城也没太大意义,所以,他干脆回澳门处理政务去了。
听闻皇上召见,他连忙找东南总督南居益借了艘带了飞轮的福船战舰,从澳门直奔海防港,轮船那恐怖的速度,两千余里的海路,只用去一天一夜。
到了海防港,他又向驻军借了一批快马,带着一众亲卫,快马加鞭,直奔升龙城,两百余里地,竟然没用一天就赶到了。
诏令发出不到两天,施维拉就赶过来了,对于这货的积极态度,朱慈炅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对于广南那些葡萄牙人,他十分不满意。
因此,当施维拉屁颠屁颠跑到书房前来拜见的时候,朱慈炅并没有表现出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