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9(2 / 2)

这钱就不说了,战后朱慈炅都会根据战功奖励给前线的将士,这物光是种类都数不清了,孙元化一看傻眼了,这东西没法发下去啊,五花八门的怎么统一发给前线的将士啊,他连忙写了篇通讯稿,给通政使司送了过去,大概意思就是感谢大明百姓的支持,但请不要捐其他东西,因为兵部没法统一配给前线的将士,要捐就捐点耐放的地方特色小吃吧,让前线的将士们尝尝鲜。

兵部尚书亲自写的通讯稿,通政使司自然不敢不发,而且是马上就发,第二天孙元化的通讯稿就见报了。

这小可不得了了,各地的特色小吃那是一车一车的往京城送,什么山东的大葱煎饼,湖广的腊鱼腊肉,山西的各种腐干,陕西的千层饼,江南的火腿等等等等,现在大明的百姓都富裕了,自然会念着朝廷的好,再加上各地方官员也在为前程暗自较劲,因此捐献出来的地方特色小吃那叫个多的吓人啊

这军需物资的筹备是热火朝天,但是孙元化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因为没有火车往海州和关宁送,一时间京城各衙门的库房都堆满了军需物资,孙元化没了办法,只得将多余的物资露天堆放在工部西城区四个新厂里面。

为什么会没了火车呢因为北方各省的火车都被调集去运送卢象升的东路大军了,要知道那可是三十万将士加上三十万俘虏,如果从北大营走到海州去,十天半个月肯定到不了,只有通过火车运送了,孙元化为此调集了近四十趟火车日夜不停的运送。

现在大明的火车都是十节车厢,一节撑死能塞进去两多百人,野战炮、帐篷的随军物资都只能吊装在车厢顶上,按一辆火车两千五百人人算,四十辆火车一趟才能运十万人,就算日夜不停的运行起码也要六天才能将人拉完,所以孙元化只能先等着了,好在筹备物资就花去了三天,他实际上只要等三天就行了。

第十一卷第三十三章痴心妄想截粮道

大明终于出兵了,八十万大军带着五十万俘虏三路齐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是个瞎子都能知道,更何况皇太极一点都不瞎,锦衣卫在草原安插了无数密探,他何尝不是在中原安插了无数密探呢,大家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说的又都是汉语,只要不傻帽的跑到敌人跟前大声喊我是奸细,一般都能隐藏下来。

八十万大军压境,皇太极不但没有惊慌,反而觉得很兴奋,他一直盼望着小皇帝能来草原和他一决雌雄,并不是说明军以任何一种方式进入草原他都欢迎,其实有种情况他也害怕,那就是小皇帝学汉武帝和唐太宗,派精锐骑兵撵着他的屁股打,如果真是那样,他也受不了。

明军虽然不是以骑兵为主,但一等军团和二等军团的骑兵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万,如果派上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这样的猛将统领,直奔他的汗庭而来,其他什么都不管,那他真要哭了,因为他满蒙骑兵加起来也才二十来万,而且装备还比人家差一点,怎么打都是个输

还好小皇帝没有那么做,反而是以他最希望看到的方式来进攻草原的,他不怕明军人多,也不怕明军同时进攻三大草原,来的人越多越好,分的路也是越多越好,人越多截了他们的粮道之后崩溃的越快,分的路越多,越容易被他集合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话说明军都是火枪加火炮了,冷兵器在他们跟前简直就跟送菜无异,皇太极为什么还这么有信心呢难道他在辽东吃的亏还不够吗

这个皇太极当然知道,他也是有底牌的,因为他偷学了大明的技术,清军可不同于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那是到处乱窜,胡搞瞎搞,压根就没想过要发展军工,也没想过要制造先进的装备,清军可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正规化部队,以前的后金和现在的满清那也是有工部的,在战场什么武器能克敌制胜,他们就会往那个方向去钻研,去发展。

这个并不是瞎胡说,在历史上,在崇祯朝的时候,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后金就研究出了红夷大炮的制造方法,至少在火炮技术上一点都不比大明差,甚至在当时整个世界上都是处于前列的,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列强中就有满清的身影了。

但是,明朝对火药武器的粗制滥造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拿着热武器的明军甚至还不如满清降服的蒙古部落的骑兵,再对比一下元朝和明朝的国力和战力,发展热武器的明军拍马都赶不上纵横欧亚的蒙古铁骑,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满清渐渐放弃了火药武器的研制,转而重视冷兵器作战。

每种武器的应用和发展都是要看战场实效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航空母舰动不动就抛锚,一会儿发动机坏了,一会儿核反应堆又泄露了,舰载的战斗机更是一起飞就掉海里了,又或是一降落就把甲板给撞个窟窿,甚至是炸的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死伤惨重,那还有哪个国家敢发展航母,这样的航母拉到战场上不是给敌人帮忙吗

出于战场实用性的原因,历史上满清放弃了火药武器的发展,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去干啊也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崇正朝皇太极十分重视火药武器的发展,因为明军装备上火药武器之后太猛了,在辽东打得他简直找不着北,如果不跟着发展火药武器,那还怎么跟明军打,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像现在,皇太极也在察哈尔草原隐蔽处建立了军工厂,规模和布局甚至都跟王恭厂是一样的,里面甚至也有简易的车床和铣床等机床设备这些都是他花大价钱从大明不良商贩那里买过来的,现在大明并没有对民间实施技术封锁,民间的加工作坊还是能在工部买到简易的车床和铣床等设备的,只是没有军用的精良,也没有军用的功率大而已。

这蒸汽动力说白了就是个简单常见东西,几乎每个人都烧过水,也都看到过蒸汽,只是没有往动力那方面想而已,所以满清现在其实已经掌握了蒸汽动力技术,只是他们没有大明那么多人才,发展起来比较缓慢而已。

满清的技术是比大明差一点,但是普通的二四式燧发枪,三一七式榴弹炮和四一七式榴弹炮都能量产了,皇太极的近卫兵团甚至还配备了少量的五一八式榴弹炮

当然,皇太极对这些东西的保密工作都做的很好,从生产到装备到操练他都异常小心,跟做贼似的,不是正统的八旗子弟他压根就不会配备火药武器,而且他还严令这些东西只准在秘密操练的时候用,平时都不准拿出来,所以锦衣卫的密探并没有察觉到清军已经大量装备火药武器了。

他就是要阴小皇帝朱慈炅一把,给明军来下狠的,想着小皇帝看到装备着同样火药武器的清军时吃惊的表情,皇太极就爽的不行,来吧,来吧,赶紧来,进了大草原你就别想再出去了

明军并没有他想象中来的快,据探子来报,明军并没有直接进入三大草原,三路大军都在各个入口处停下来了,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修堡垒

这点皇太极并没有觉得太惊奇,因粮草被截而导致大军溃败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小皇帝要这个都不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