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就说民用的东西,像菜刀、锄头、钉耙、柴刀、斧头、铁锅什么的,几乎人人都要用,大明和各藩属国加起来是多少人,南洋市场又有多少人,按每人平均十斤铁计算,那就是几十亿斤,这还只是家里穷的,有钱点的买的铁器更多。

而且,现在大明很多作坊都在开发新的产品,像什么铁桶、铁盆、铁箱子、铁架子销量都很好。还有,随着水泥的推广钢筋的需求量更是成爆炸性增长

光民用就是这么大的需求量,再加上王恭厂、机械厂和东大营铸炮厂这几个用铁大户,一个日产千万斤的炼钢厂还真有点不够看了。

后世经济发展有一种很常见的模式,那就是推广特色经济,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什么什么之乡的牌子,甚至本身就是某个特色经济之乡的人,为什么要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呢因为这特色经济不但能突出优势,占领市场,还能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

像大明的铁矿经济上来了,附带的煤炭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炼钢那可是需要大量煤炭的,有了铁矿经济的经验,发展煤炭经济自然是轻车熟路,山西、陕西、云南等煤炭储量丰富的省份的平民又发财了,特别是山西,前几年还穷的揭不开锅,今年又是铁矿又是煤矿,平民百姓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大有赶超南直隶和辽东一举成为大明最富省份的趋势

当然,大明不止在发展铁矿经济、煤炭经济,还有原本就领先世界的纺织行业、造船行业、玻璃工业,还有新兴的水泥经济、铜矿经济等等,各行各业都在呈井喷式发展,这个时候,大明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富强之路。

第十一卷第二十七章宿命之敌终一战

崇正十年可以说是大明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经过朱慈炅近十年的培育和发展,大明的军工体系日益完善,机械制造技术日渐成熟,由此带来了民用技术的革新,再加上去年西北农民起义终于平定,天下太平,朱慈炅暂时将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大明经济可谓厚积薄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正月,西城区机械厂投产,标志着大明民用机械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纺纱机、织布机等纺织机械产量暴增,由此带来了大明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现在大明布匹已经初步占领东南亚市场,高档布匹更是早就进军欧陆,以后两地所占的份额必将步步提升。工部还研制出来了翻地龙,开启了机械化耕种的先河,农业生产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月份,西城区水泥厂投产,水泥的出现使大明的桥梁建设水平突飞猛进,跨越黄河长江天堑不再是梦想,同时水泥在建筑、修路和农用设施建设上的推广也使得大明农业建设和建筑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月份,西城区电缆厂投产,大明的电报网络铺设进入实验和实施阶段,通讯技术的出现给大明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便捷价值无法估量。

四月份,西城区炼钢厂投产,不但使大明的铁路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还为民间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还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为大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五月份,贯通南北的京金铁路京开线段正式通车,联通了京城和西北旱区,为西北大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六月份,开封到太原的开原铁路和西安到开封铁路开线相继通车,将西北旱区练成了一个整体,西北大开发进入实施阶段。

七月份,北直隶、辽东、山西、四川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工部统一组织各地平民开挖,不但为西城区炼钢厂带来了用之不尽的铁矿石,还带动了四地经济的发展。

八月份,西安到成都的西成铁路和金陵到开封的金开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大明东西南北主要省份全部通上了火车,商业活动如火如荼。

九月份,山西、陕西、云南等地相继发现大型煤矿,三地经济随着煤炭的开采再上一个台阶。

十月份,工部将组织勘探铜矿,十一月份工部将组织大规模开采石灰石,十二月份全国美女集结京城,崇正皇帝要举行盛大的婚礼,一次娶几百上千个大小老婆,这场婚礼。

呃,跑题了啊,现在才十月份,还有辽东粮食大丰收,江南粮食大丰收,西北也将迎来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全面丰收等等等等,按道理如此多的喜事,朱慈炅应该高兴的睡不着觉才对,但是,现在他却是气的睡不着觉

因为皇太极又开始上蹿下跳了,而且有越跳越欢的趋势,一开始他还只是派出一股人马偶尔偷袭一下辽东,到后来他越派越多,不但是辽东,山西、陕西甚至是北直隶他都不放过,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派骑兵到大明来偷袭劫掠,而且跑的贼快,明军根本连他们的人毛都看不到

到十月份,像这种偷袭皇太极几乎每个两三天就要来上一次,一会儿辽东,一会儿西北,一会儿北直隶,一会儿陕西,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

朱慈炅很清楚,皇太极就是要把他气得亲率大军去蒙古草原与之决战,这货是想再上演一次萨尔浒大捷又或是土木堡之变呢,不过现在大明可不是太监当权的时候,曹化淳也不是魏忠贤和王振,他老实着呢,从不干涉朝政,皇太极想利用大明的指挥失误获得战略上的胜利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朱慈炅忍了半年多,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正好现在秦军、定辽军、武威军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正在赶往京城途中,朱慈炅本来是想将东城区在这两个月建起来,为自己的大婚增添喜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或许,干掉皇太极这个宿命之敌能为他的大婚带来更大的喜庆

宿命之敌,终有一战,现在是时候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漠南蒙古他可谓两眼一抹黑,所以他早就令锦衣卫镇抚使王征南调派大量锦衣卫前往蒙古草原,刺探情报,勘探地形,现在整个漠南蒙古的沙盘模型差不多也做好了,是该召集一众将领讨论进军蒙古草原的事情了。

朱慈炅第一次通过电报网络向大明全境发起了召集令:令所有在大明境内的军团长,军区统帅,即刻赶往京城,商议大事

现在大明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