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2 / 2)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会这么大的差别呢不得不说,这是各人的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文科好,有些人天生就理科好,没有理由,没有原因。

在明朝,如果你有文科的天赋,那么恭喜你,准备当大官吧,金榜题名靠的就是文科。如果你是理科天赋,那么对不起,你可能一辈子都是童生,君不见,在高中,那些数学、物理、化学成绩好的,语文、英语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惨不忍睹,而这次工部招的这一千人基本上都是这种人。他们考不上秀才并不是因为他们蠢,而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在理科不在文科,四书五经什么的,他们十年寒窗也只能学个一知半解,但是学起数学和什么机械原理、火枪原理、火炮原理来,那叫一个快啊,两三个月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出师了

这不是夸张,其实他们要学的东西并不多,比如数学,基本上学个加减乘除和几何基础就行了,这些人能通过考试证明他们加减法肯定学的好,这些人能通过面试,证明他们肯定不是蠢人,所以加个乘除和几何基础压根就不算个事。再比如机械原理,并不是说让他们学会怎么设计活塞,活塞已经设计好了,他们只要学会怎么用就行了,还有那么多机床做示例,这对头脑灵活的人来说又有什么难度呢再比如说火枪原理,并不是让他们去凭空设计一把燧发枪出来,燧发枪样品摆在这里,你只要知道所有零件的功能就行了,这对头脑灵活的人来说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第七卷第三章风帆战舰

第一批人才培养的差不多了,朱慈炅终于可以考虑造船的问题了,说到这个造船,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两百多年前,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为宣扬大明国威,迫使西洋诸国称臣纳贡,派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那那时大明是何等的强盛,何等的威风啊。

据传郑和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就是长151米,宽61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拿现代的舰船来对比一下,现在最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长333米,宽77米,也就是说,郑和宝船的长度是现在最大航母的一半,宽度只差十来米,好吧,木船造这么大,不知道现不现实。

当然,朱慈炅不用考虑郑和宝船现不现实的问题,因为他现在还不用造这种排水量上万吨的超级巨舰,系统给的战舰里面就没这么巨大的,最大的一级风帆战列舰也就七十米长二十米宽,排水量才三千吨左右。

明朝初期在造船技术上的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朱慈炅不知道过了两百多年以后,大明的造船技术有没有退化,要造战舰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所以他把资历最老的徐光启和工部尚书毕懋康召到御书房,先了解一下情况。

这两人都是他亲信中的亲信,跟他们说话自然不用拐弯抹角,朱慈炅直接问道:“恩师,朕想造一批长二十一丈,宽六丈的战舰,不知道我大明现在能造出来不”

徐光启闻言,先看了一眼毕懋康,见他淡定异常,并没有什么为难的神色,这才回道:“皇上,按我大明现在的造船能力,这么大的战舰是能造出来,不过投入颇大,耗时较长,不知皇上怎么突然想到要造战舰呢”

朱慈炅听闻造船没有问题,自然开心不已,至于耗费较大的问题,到时候有了无敌舰队,还怕抢不回来吗在自己最信任的亲信面前自然不用隐瞒自己的野心,他耐心的解释道:“恩师,你对西洋诸国比较熟,应该知道荷兰吧,现在他们有战舰上千艘,商船上万艘,是数一数二的海上强国你说朕如果不赶紧造战舰,到时候怎么使四夷臣服,又怎么恢复我大明天朝上国的荣光啊”

徐光启闻言,大惊道:“啊,这么多,他们好像立国还不到五十年吧,区区四十多年时间,竟能造出这么多战舰,这么多商船”

朱慈炅感叹道:“是啊,区区四十多年时间,他们就发展到如此强大,我大明再不迎头赶上,整个世界都要被他们瓜分完了,而且大明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要知道荷兰可早就把我们的宝岛给占了,要不是因为建奴,朕早就想去收拾他们了。”

徐光启凝重的点了点头,试问道:“不知皇上一次想造多少战舰”

朱慈炅望向毕懋康,希冀道:“自然是越多越好,不知道我大明一年能造多少艘这样的战舰”

毕懋康闻言,赶紧拱手道:“若要造这么大的战舰,必须重修船坞,我大明已经很久没造过这么大的战舰了,南直隶宝船厂的船坞都已经荒废了,不知道还有多少大船坞能用。”

朱慈炅立马摇头道:“不能在南直隶造,新式战舰要配备很多火炮,这边造炮那边造船,运送起来很不方便,直接在天津卫新城里建个造船厂吧,就按最大的规模建,一年能造多少艘战舰”

毕懋康尴尬的回道:“呃,这倒不是造船厂大小的问题,工部都水清吏司登记在册的造船匠户现在已经不到两万户了,就算把他们全召集起来,最多也就能让十个大船坞同时开工造船,船坞水道一般是一里左右,只能同时容下这样的大船五艘,十个船坞那就是五十艘。”

朱慈炅毫不犹豫的道:“那就五十艘,草图这两天朕就画给你,马上召集人手,尽快开工。”

毕懋康闻言,颇有些为难的道:“皇上,这造船耗费颇大,建船坞最少要耗费三十万两,两万造船匠户如若全招来干活,一月的粮饷就要将近十万两,还有各种材料和运输损耗,一月起码要耗费二十万两,工部有点承受不了啊。”

怎么可能让你工部掏钱呢,朱慈炅直接道:“银子的问题你不用操心,回头写个奏折,朕先给你拨付三百万两,不够了再说。”

毕懋康总算是放心了,钱的问题解决了,那就没有问题了,于是,他千恩万谢的跟这徐光启告退了。

待两人走后,朱慈炅立马开始画起草图来,要说一艘七十米长的战舰全部拆开画成零件图,那么画个一年两年估计都画不出来,好在大明的造船技术本来就很发达,他只要画个大概的外型尺寸就行了,具体用多少板料怎么连接,估计那些造船的工匠比他还熟,根本就不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