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六百万份,这些老板真要疯了,吴大人你绕了我们吧,实在是印不出来啊吴梅村只得作罢了,至于找其他地方的作坊印,这点朱慈炅是明令禁止的,开什么玩笑,到处印,他们印多少你管的住吗到时候你一份都卖不出去,市场全被盗版货给占领了他还专门让锦衣卫和东厂盯着,谁敢盗版,立马抓起来,所有设备全部没收。
盗版有多恐怖作为现代人的朱慈炅是知道的,一旦让盗版盛行起来,别说赚钱了,稿费都要倒贴,赔钱去养盗版商,绝对不行,坚决不能让盗版货出现在大明
正当吴梅村忙的晕头转向、不亦乐乎时,皇上传旨,让他入宫觐见。
他赶紧放下手中的稿件,匆匆向皇宫赶去。
朱慈炅找吴梅村主要还是为了收复辽东的事情,兵法有云:师出必有名,虽说打击侵略者,收复失地这个理由已经很充分了,但是,就这么默默无闻的去了,大明的百姓大部分都不知道,也不参与,好像打击侵略者是他崇正皇帝一个人的事情一样,其他人就在后方等着看结果,连个摇旗呐喊的都没有,等你打赢了举国沸腾,万一打输了骂声一片,这怎么行
火炮已先行,报导要跟上。
第六卷第四章全民动员
人民战争的力量是无穷的,朱慈炅深知其中的道理,他自然不会学以往的皇帝做脱离人民的孤家寡人。人民战争并不是说要所有人都冲上去打,而是要让全民参与,这样才能拧成一股绳,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那么怎么和治下的子民联系在一起呢要保持帝王的权威,就必须高高在上,俯览众生;要和治下的子民联系在一起就必须和他们沟通交流。治下的子民在想什么皇帝或许能知道,但一个皇帝在想什么,治下的子民是不可能知道的,他不可能跑去告诉每一个子民,朕今天想干什么朕明天又想干什么。以前的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意愿传达给每一个子民,但是朱慈炅有。
报纸就是连接的纽带,沟通的桥梁,通过报纸宣传就能让大明的百姓和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当然,人的思想是最难掌控的,不是你想别人跟你往一处想,别人就一定会跟你往一处想。要想左右人的思想,难度很大,一般人压根就做不到。还好,朱慈炅不是一般人,他是穿越而来,前世的时候全民动员这种事情他见的多了,该怎么引导,该怎么控制,都有现成的例子,他只要让吴梅村去照做就行了。
当吴梅村匆匆赶到御书房时,朱慈炅正拿着一份新京报在仔细的品读,他生怕打断了皇上的雅兴,只得躬身立在书桌前静静的候着。
朱慈炅其实已经看见他了,但这一期的状元文章着实精彩,他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了,这才微笑道:“这状元文章果然精彩,难怪五百万份报纸都被抢购一空,不错不错,你这点子想的很不错。不过在世的状元也就这么多,接下来怎么办你想好了吗”
吴梅村胸有成竹的回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接下来想找些一甲进士及第的同僚继续论金榜题名,能荣登一甲,进士及第,文采其实都差不多,我想皇上排定名次时应该主要还是看他们策对的内容吧。”
朱慈炅回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他主持了两次殿试,每次都亲自看了不少试卷,要说文采,他还真没看出高低来。不过他选状元看的可不是策对的内容,而是看名字,后世最有名的肯定是最厉害的,就这么简单,吴梅村要知道他是这个标准,估计能惊的眼珠子都掉出来。
当然,朱慈炅是不可能把这个标准告诉吴梅村的,他点了点头,直接略过这个问题,考校道:“朕明年要收复辽东,你能让大明的百姓都为朕摇旗呐喊,甚至是出钱出力吗”
吴梅村闻言一愣,脑袋瓜子疯狂运转起来,这样这样、那样那样,想了好一会儿,他才试探着回答道:“要不专门出一期辽东专刊,专门写建奴是怎么在辽东烧杀抢掠的。”
朱慈炅摇头道:“不够。”
吴梅村又小心道:“要不再来一期,专门写辽东汉民现在过的多凄惨”
朱慈炅继续摇头道:“还不够。”
吴梅村绞尽脑汁想了一阵,这才继续回道:“要不再来一期,专门介绍辽东富饶的物产,辽阔的土地”
朱慈炅见他毫无头绪,东扯一下,西扯一下,知道完全让他来策划怕是不能成了,只得系统的讲解道:“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是不行的,必须循序渐进,先写写辽东富饶的物产和辽阔的土地,让百姓觉得如此大好河山被建奴夺去了太可惜了;然后写写建奴是怎么对待辽东百姓的,让他们看清侵略者的嘴脸,不要抱侥幸心理;然后再写写建奴是怎么在辽东烧杀抢掠的,激起百姓的义愤;然后再写写辽东汉民现在过的多凄惨,让百姓知道被侵略者统治的后果,激发他们的反抗心里;然后写写建奴的凶残,将他们在辽东肆意捕杀百姓,将辽民抓去当奴隶,动辄屠城这些事情都详细的写出来,让大明百姓都怒不可遏,恨不得去咬建奴两口。最后,朕再安排几个榜样,摇旗呐喊,出钱出力,让百姓知道他们该干些什么。”
这一套介绍下来,吴梅村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崇敬的行礼道:“皇上真乃神人也,微臣受教了。”
这都是剽窃的好不,朱慈炅有点不好意思的摇了摇手,继续道:“专刊就不要出了,通篇都是写辽东的就有点太刻意了,其他内容还是要有点的,干脆这样吧,正面写辽东,背面写其他内容,多出几期,年前能出完就行了。”
吴梅村赶紧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