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1 / 2)

整个辽东都丢了可以说后金创造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奇迹。而大明,也创造了一个奇迹,坐拥数百万里江山,治下子民亿万,竟然被自己治下的一个中层武将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耻辱啊

辽东之辱,几乎成了一个禁忌,一个很大的禁忌,很少有人愿意提及,就算提及了也会使看到的、听到的人心生不满,甚至恼羞成怒,更有甚者,甚至会神经瞬间错乱,开始。

这里就不说了,再说恐怕会被千户所指了,还是回归正题,继续说崇正皇帝朱慈炅吧。

辽东辽东,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是穿越而来,自然知道辽东曾带给大明多少伤痛,后金又让大明承受了多大的耻辱。

他刚登上皇位时,正值大明风雨飘摇,内斗不止、天灾不断,那时的大明可以说虚弱到了极点,他压根就不敢去碰触辽东这个禁忌。

不是他不想收复辽东,而是压根就不敢去想,那个时候的大明根本就无法收复辽东,没有钱粮,没有军队,他甚至连朝局都掌控不了,怎么去跟人家打

现在就不一样了,在这四年多时间里,他先后收拾了阉党集团和江南士大夫集团,文臣武将全部换上了有能力又值得信赖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的亲信,就算不是他的亲信,基本上也是一心为国为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好官,只要他不做的太出格,这些人基本上不会反对他。

可以说整个朝廷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下,收复辽东已经具备坚实的政治基础。

还有财政方面,他抄没阉党集团和江南士大夫集团获得白银上亿两不说,还先后建立了日兴隆商号和大明西洋商贸,现在这两个庞大的实体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一个月的收入不下都不下千万两。

可以说他崇正皇帝现在完全不差钱,收复辽东已经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

还有军队方面,他先后提拔了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等名将,更有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满桂、曹文诏等辽东将领,可以说大明现在是猛将如云。至于军队数量,经过几次扩军以后,大明现在有京营禁卫军二十万,辽东军三十万,天雄军十万,秦军十万,西北守军二十五万,东南守军将近三十万,再加上原来的边军大明军队已经不下一百五十万之巨

可以说现在随随便便就能齐集十万甚至是二十万大军远征辽东,收复辽东已经具备雄厚的军事基础。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随着火枪和火炮的改进和应用,明军在野战方面已经完全压制后金铁骑,热武器已经开始主宰战场,靠骑兵打天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现在,大明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已具备了收复辽东的条件,再加上热武器的优势,收复辽东的把握就更大了,朱慈炅自然是不再犹豫:

崇正五年冰雪融化之时,便是大明挥军辽东之日,到时候,所有伤痛,所有耻辱,一举抚平

第六卷辽东辽东

第六卷第二章火炮先行

若是以往大明有什么重大的军事行动,最多也就是抓紧时间准备粮草,然后通知相关领兵将领,检查武器装备,勤加操练士卒,等出征日期一到,将大军一集结,再鼓舞一下士气,就可以出发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朱慈炅有太多的准备工作要做,像火炮,虽然在不久前的辽东大捷中出力不少,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就是数量太少了,这会的炮弹可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威力,黑火药跟黄色火药的爆炸力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根本就不要指望一炮下去,炸出个几米范围的大坑,黑火药做的开花弹也就能让几米范围内的敌军受点伤而已,要说破坏力,比散弹都不如。

按现在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当对面骑兵发起冲锋时最多也就有一轮炮击的机会,所以,要想让火炮在与骑兵的对阵中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就必须把数量堆上去,几十门火炮也就能压制几千骑兵而已,面对十万后金铁骑,最少要准备五百门火炮,才能压的他们抬不起头来。

当然,火炮过后还有燧发枪,但现在的燧发枪同样因为火药的原因而在穿透力上远远达不到后世步枪的标准,如果对面全部穿上盔甲,燧发枪基本就只能打马了。

狮子博兔亦要用全力,可千万不能小看敌人,装备的发展一般都是根据实战情况而选择侧重点的,如果皇太极看到了新式火枪和火炮的威力还使劲发展轻骑兵,那他就是头猪。话说,他可能是头猪吗

从后金现在的火炮射程和数量可以看出来,其实他们的冶炼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只是崇祯朝的时候他们光靠轻骑兵就可以打的大明还不了手了,再加上明军火药武器的拙劣质量,让他们打心眼里就看不起火枪和火铳,所以才没有注重重骑兵和火药武器的发展。

现在战场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朱慈炅可以肯定,后金吃了这次亏以后,一定会重视火药武器,至于他们往哪个方向发展,是侧重进攻发展重骑兵还是侧重防御发展火炮,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说野战要靠数量,那攻城战就要靠射程了,毕竟后金也有火炮,而且还是4寸的榴弹炮,大明的五一八式榴弹炮在平地上还可以欺负欺负他们,攻城的时候优势就没了,除非造土台,但每次攻城都造那么多土台,浪费时间不说,你就能肯定后金完全没有办法来拆你台吗

结合野战和攻城的需要,朱慈炅决定,明年挥军去收复辽东的时候,最少要带上三一七式榴弹炮,四一七式榴弹炮和五一八式榴弹炮各两百门,而且还要试制射程更远的五二零式榴弹炮或者六一八式榴弹炮,数量最好也能达到两百门。

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了,除去过年半个月休息时间,到辽东三月份解冻,中间总共就三个多月了,差不多正好一百天左右,按照现在平均每七天三十门大炮的生产速度,一百天最多能生产三百五十门大炮,这还不包括难度更高的五二零式榴弹炮或者六一八式榴弹炮,也就是说,大炮的生产速度最少要提高一倍才能达到要求。

至于新型燧发枪倒是没什么问题,从六月份装备完天雄军和秦军之后,到现在,京营的新兵已经装备了快十万了,到年底基本上就可以把十五万京营新兵全部装备上燧发枪了,年后生产的那都是给其他部队预备的。

关于火炮生产速度的问题,朱慈炅现在还真没孙元化他们熟悉了,正好很久都没和几个亲信聚聚了,朱慈炅干脆直接把他们全部召来乾清宫,主要是商量火炮生产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借机聚一聚。

现在他最初那几个亲信可不得了了,个个都是大忙人,朱慈炅如果不召他们入宫,也就早朝的时候能见个面,平时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