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 / 2)

丝绸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会儿欧洲正流行舞会呢,礼服就成了贵族间攀比的重要道具,特别是女士礼服,不用丝绸做你好意思说你是贵族

高档瓷器、高档茶叶和丝绸在欧洲紧俏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一般地方压根就没得卖,只有大城市里有卖的,而且大都是拍卖

这东西一运到欧洲可都是十倍以上的利润,施维拉大嘴一张,把所有积压的货物一扫而光,不过最后一谈到钱就,不是伤感情啊,而是施维拉一时间凑不齐这么多钱。

这些东西的市场价大概一千万两左右,但按条约计算却是三千多万两,他短时间内只能凑齐一千五百万两左右,而且大部分还要靠他的老大孔德德去凑。想要这批货,却又凑不齐这么多钱,施维拉那纠结的样子,真是我见犹怜啊。

没想到郑芝龙却是很大方的将货物全卖给他了,而且还答应帮他送到印度总督孔德德的地盘上,钱可以先付一千五百万两,等东西卖掉了再付剩下的。

施维拉自然是感激涕零,这一来一回,除去成本和各种费用,他这次最少能赚三千万两,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他基尔尼诺家族两百多年的积累加起来都没有三千万两而且人家还免费帮他把货物送到印度,这运输上的危险等于就减少了一大半了。安东尼郑芝龙天主教名,大好人啊

郑芝龙是大好人吗当然不是,他可是大海盗,剩下的钱他怕要不回来吗大不了把澳门给他端了,把所有葡萄牙人都绑起来,让人拿钱来赎,这叫绑票,他以前经常干,能有机会温习一下也不错。

就这样,施维拉还没把条约带回去,大明就拿到了第一笔好处,一千五百万两虽然不太多,但这只是个开始,施维拉临走的时候说了,让你们的工厂都开足马力干吧,这些东西做多少我要多少

江南织造、江南瓷器、江南茶业、天津织造这四个大厂要真开足马力干,一个月最少能生产出五百万两的高档货,用条约的价格计算就是一千五百万两,而材料和人工成本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万两,也就是说,朱慈炅一个月又多了一千多万两的收入

多了一千多万两干什么,那自然是招兵啊,十万大军一个月的军费才不到三十万两,当然,那是使用冷武器,如果全装备热武器的话,那就是六十万两左右,一百万军队才六百万两,两百万军队才一千二百万两

朱慈炅那时候跟施维拉说自己要把二百七十万大军全部招回来,只是吹牛逼而已,连他自己都不信,没想到这还没一个月却又变成真实可行的了

有钱了,那就扩招呗,虽然施维拉那边连第一次交易都还没有全部完成,但先招个十多万还是没有问题的,那就先把京营扩充一下,招十五万新兵,先凑个二十万再说

朱慈炅完全不担心欧洲贵族的消费能力,现在正是大航海的巅峰时期,欧洲列强全部都是爆发户,那钱多的,发烧啊这个时期高档瓷器和高档茶叶都被他们炒的快跟黄金等价了,丝绸和香料更是炒的价值比黄金还高。这时候的欧洲贵族,那是真有钱,不赚白不赚啊

新兵招募开始还没几天,传来一个好消息:

5寸的臼炮研制成功了,炮管口径5寸,炮管长度二尺五,射程两百到三百步,炮管和炮车加起来重量六百多斤,用四匹马就能拉的跑起来。

朱慈炅下旨:先做二十套,每套配炮兵十名,待操练成熟后派去帮卢象升和孙传庭把平阳府的临汾城打下来。

又过了几天,又传来一个好消息:

3寸的榴弹炮研制成功了,炮管口径3寸,炮管长度五尺,射程三百步到四百步,炮管和炮车加起来重量六百斤,用四匹马能拉的跑起来。

朱慈炅下旨:先做十套,给京营操练用。

又过了几天,又传来一个好消息:

4寸的榴弹炮研制成功了,炮管口径4寸,炮管长度七尺,射程四百步到五百步,炮管和炮车加起来重量一千余斤,用八匹马能拉的跑起来。

朱慈炅下旨:先做十套,给京营操练用。

新兵快招完了,又传来一个好消息:

5寸的榴弹炮研制成功了,炮管口径5寸,炮管长度九尺,射程五百步到六百步,炮管和炮车加起来重量一千七百斤,用十六匹马能拉的跑起来。

朱慈炅下旨:先做十套,给京营操练用。

等等,这什么几寸的什么炮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啊,前世怎么叫来着朱慈炅回忆了一下,马上就想起来了,前世的枪炮都是有型号的,像什么47、五四式、311等等,那样叫起来就方便多了。

于是,朱慈炅拟定了一个简单的型号命名方法:

像新型燧发枪,口径是2分,枪管长度4尺,那就叫二四式燧发枪

像5寸臼炮,口径是5寸,口径和长度比是1:5,那就叫五五式臼炮

像3寸的榴弹炮,口径是3寸,口径和长度比是117,那就叫三一七式榴弹炮

火炮研制到这里,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倒不是再大点的榴弹炮就做不出来了,主要是铁矿石的产量跟不上了,以前一把枪才用多少钢材,现在的大炮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斤,一天用掉上万斤都正常,现在铁矿石的产量哪里跟的上啊

看样子是要找葡萄牙购买铁矿石了,倒不是说大明已经没有铁矿石了,有个词语叫战略储备,铁矿石这东西在海上争霸时代可是个稀缺物资,现在还只是造炮而已,等铁甲战舰出来,那家伙,一艘战舰就是几万斤甚至是几十万斤钢材,谁会嫌铁矿石多啊

这火炮才告一段落,徐光启又来报喜了。

他原本就是个天文爱好者,曾经结合西洋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绘制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由此而引发了他对观测天体的兴趣,他早就想要亲自制造一个天文望远镜了,奈何大明没有玻璃产业,他只得作罢。

现在玻璃厂都建起来了,他自然是兴奋的不行,他甚至第一次开口向朱慈炅申请经费,要做天文望远镜。结果朱慈炅一盆冷水给他泼下来:这会儿大明需要的是军事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