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 / 2)

而真正的大功臣袁崇焕只是稍微提了一级,从正四品提到了从三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袁崇焕自然是气的喷血,挑子一撂,爷不干了,辞官回家种田去。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自然是需要安慰的,孙承宗以为给他提到正二品就够了,但是前文也提到了,这袁崇焕有个臭毛病,那就是居功自傲。他认为这天大的功劳正二品都不够,必须是正一品,不然爷不伺候。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还真给了他个超级大官,那就是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统管辽东、登莱、天津三地军政,这督师一般都是内阁大学士担任的,手握尚方宝剑,督查各地军政,不管多大的地方官犯了事,都可以先斩后奏,可以说督师比正一品还大,就是一方的土皇帝

当然,朱慈炅不可能学崇祯皇帝那么去迁就他,宁锦防线并不是缺了袁崇焕就守不住了,后金骑兵本来就不擅长攻城,再加上他们人数太少,只要不是贪生怕死的将领,都能守住宁锦防线。明末的时候不怕死的将领多了,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那可都是宁死不降的猛将,随便挑一个去都能守住宁锦防线。你袁崇焕爱来不来,不来更好,来了尽惹事,别以为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有朕在地球会转的更好。

于是,袁崇焕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六部官员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剩下了就是安排军职了。

说到这军职,第一位要提拔的自然是骆养性,这货是第一个跳出来和魏忠贤唱对台戏的,而且一上台就不下来了,一直跟魏忠贤对着干,清除阉党,他当记首功。

不得不说,骆养性虽然是个官二代,能力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虽然算不上良将,但最少不会捅娄子,让他上前线冲锋陷阵是不用指望了,但管理京城治安这点小事他还是能胜任的。于是骆养性得偿所愿,进封锦衣卫指挥使,并按例进五军都督府左都督。

这个五军左都督又是什么鬼呢其实这个左都督并不是实职,五军都督府也不是一个部门,而是五个。五军都督府是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的总称,每个都督府都有左右都督各一名,都是正一品的武官,分管着大明除禁卫军外所有的军队。而锦衣卫指挥使兼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只是个正一品的虚衔,并不是哪个都督府的实职都督。

除了骆养性以外,袁可立和秦良玉也功不可没,但京营提督已经是正一品了,已经升无可升了。不能加官就只能给他们进爵了,袁可立被封为忠勇侯,秦良玉也被封为忠贞侯。别说什么女将就不能封侯啊,历史上这秦良玉还真是忠贞侯,只是那是南明皇帝朱由崧封的,现在只是早十多年给她封了侯。

至于秦拱明和秦翼明年纪轻轻就已经官居三品了,再升就有点荒唐了,朱慈炅只得作罢。

最后就是宫里面的太监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居功至伟,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东厂,成为宫里最有实力的大太监。其余表现出众的太监高有潜、王承恩、王德化、方正化等皆有封赏,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总之现在是阉党被清洗光了,朱慈炅的亲信和东林党的骨干也提拔起来了,皇太极暂时也没兴趣进攻宁锦防线,更为难得的是国库也有点钱了。貌似形势一片大好,大明中兴有望,真是这样的吗

本卷终了,到底形势如何,请看下卷分解。

第一卷结束感言

星辰是上班族,每天写作时间有限,从更新时间大家应该能看出来,基本上都是早上七点左右。

星辰每天都是利用晚上时间码字,码出一章才敢睡觉,有时候卡文了,码到晚上一两点都有可能。

早上基本六点就起来了,因为要检查草稿。虽然星辰文笔还有待提高,但是错别字和前言不搭后语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在星辰的文章里的,因为每一章星辰都要检查三遍以上才敢发出来。

作为一个上班族,连续二十多天不断更,真的很不容易啊。不啰嗦了,前面装了这么久可怜,就一个目的:求票,求推荐票,求收藏,广大读者朋友们,星辰需要你们的鼓励。

最后,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星辰将尽量做到不断更,而且假期的时候尽量争取一天两更。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第二卷第一章规划

这大明朝到底是怎么走向灭亡的呢有说是毁在万历和天启手里的,也有说是毁在魏忠贤手里,还有说是毁在崇祯手里的,更有说是毁在东林党手里的。到底是毁在谁手里的朱慈炅现在还真不知道,貌似万历和天启都已经挂了,魏忠贤也被他收拾了,崇祯也没崇祯的了,被他给崇正了,到现在大明好像还没有亡国的迹象啊

现在大明亡国的根源好像就剩下东林党了,这东林党怎么会导致大明衰亡呢朱慈炅真的有点无法理解,孙承宗就是东林党的大佬,韩旷更是东林党的元老,甚至毕懋康和乔允升都是东林党人,这几个人怎么看都是清廉的典范,纯洁的楷模啊如果东林党人都是这样的,那不要说亡国了,不中兴都是不可能的。

东林党人真的都很清纯吗这个问题朱慈炅马上就能体会到了。

阉党即灭,普天同庆,大明朝野上下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渡过了春节,紧接着就进入了崇正元年公元1628年,属于崇正皇帝朱慈炅的历史正式翻开了第一页。

曹冲六岁能称象,甘罗十二即拜相。孔融四岁具德行,周瑜七岁调兵令。华夏历史上有很多幼年时期即具有成年人思维的神童,朱慈炅现在假假也有六岁了,他决定不再装嫩,时不我待,再装下去指不定哪天大明就完蛋了,神童就神童,总比亡国之君好。

新年刚过,他便离开秦明月温暖的怀抱,走上振兴大明之路。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军工厂,当然,这个军工厂不是生产刀剑的古代军工厂,而是生产枪炮的准现代军工厂,或者说近代军工厂。

在皇宫里面做点小实验,弄个钻床模型是没问题,要想生产出成套的武器,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建立军工体系,第一步就是要建一个准现代化的军工厂。

要建厂,首先当然是要选址,朱慈炅其实早已经选定了地址,那就是王恭厂。

前卷第一章就提到了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