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在写小说吗当然不是,他写的全是人名。
他趁着这段难得的清静时间,回忆前世在电视里,小说里,史书上看到明末时期的名人,一个个记下来,慢慢分析,为以后保住江山做准备。
他记下的人名分三类:文臣、武将和敌人
文臣方面,他主要是想建立军工系统,有徐光启和宋应星等人就差不多了。其他文官,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能记起来就记个名字,记不起来也无关紧要了。
敌人方面:现在能威胁到他的也就魏忠贤了,其他什么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离他还远着呢,那都是当了皇帝以后的事情了。
武将方面:他记载的是最多的,卢象升、袁崇焕、秦良玉、洪承畴、左良玉、孙传庭、史可法、吴三桂等等明末的名将他几乎都写下来了。
武将是他最关注的,要保住江山没武将怎么能行呢但是明末这些武将:
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勇则勇亦,最后都战死了
吴三桂、洪承畴、左良玉厉是厉害,最后都叛变了
袁崇焕是含冤而死的,怎么说呢,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这个历史自有公论,总之他也不是个良选。
算来算去就只剩下秦良玉了,她虽然是一员女将,那战功却着实吓人,她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她南征北战二十余年,好像就没遭遇过败绩,清军拿她没办法,义军更是被她打屁滚尿流。张献忠这个西南王竟然看见她就跑,可见她有多么勇猛。
当然,勇猛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她的忠烈。
她儿子、儿媳、三个兄弟、两个侄子全部战死沙场,还一直无怨无悔的为大明征战,直至明朝灭亡,直至她遗憾终老
朱慈炅决定,就她了,以后当上皇帝,一定要重用秦系人马,她的兄弟子侄只要没死的全部重用。
秋去春来又半年,太子朱慈炅额头上的伤终于大好了,连一点疤痕都看不见了。
读书识字也告一段落了,蒙学教材千字文二百五十句,他全部学完了。随便你提哪一句,他都能默出下一句,教授他的老学究直夸他是神人
这礼仪就更不用说了,能让他行礼的人本就不多,他基本上是学习别人怎么给他行礼。
守在门口的御医终于走了,也就是说他自由了,可以出去转转了。
这太子出门可不是开玩笑的,按他学的礼仪来说,就算是在宫里走动那也最少要带两个锦衣卫将军和二三十个太监。
这个流程他还不怎么熟悉,正好任贵妃在,他便嚷嚷着要出去玩。
任贵妃拗不过他,最后只得同意了,但是只能去给皇上请安,其他地方说什么也不让他去。
最后我们的太子殿下妥协了,毕竟去给便宜父皇请安那也是出去见世面了。
一路向寝宫外走去,他心情都好的不行了。
这便宜父皇对他的安全好像也很关心,整个慈庆宫中到处都是锦衣卫。这一路走过去,他粗略的数了一下,光他看见的锦衣卫就不下一百个
他们刚走到广场,一堆太监便拥着个八抬大轿迎上来。除了抬轿子的八个太监,两边最少还有二十来个举牌子、捧东西的,也不知道他们捧了些什么。
任贵妃抱着他上了八抬大轿,在几十个太监和两个锦衣卫将军的簇拥下出了慈庆宫,往乾清宫而去。
来到乾清宫,一阵通报之后,一个值守太监领着他们母子两向里走去。
走了大概一刻钟,那太监引着他们来到一个偏殿,走到门口一看,朱慈炅惊呆了。
他的父皇竟然拿着把斧头在劈木头,劈几下又拿起木头来瞄几眼,不一会儿一根圆木就被他劈成了一根方木
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货绝对是此道高手
看着父皇在那里挥汗如雨,劈的不亦乐乎,朱炅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名词:“木工皇帝”
历史上好像有这么一个皇帝,成天不务正业,就知道玩木头。
这位,怎么偏偏就是他父皇呢
任贵妃就拉着他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明熹宗,她大概知道明熹宗的忌讳,竟然不敢上前搭话。
劈了一阵,明熹宗大概是累了,停下来用肩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这才记起刚好像有太监通传,任贵妃带着太子来看他了。
他抬头往门口一看,那母子二人已经站在门口了。
他高兴的走上来,抱起朱炅,问道:“炅儿你病好了吗头还疼不”
“”
朱慈炅无语,这尼玛到底谁有病啊,你穿个龙袍在这里劈木头,没病
任贵妃看朱炅在那里发呆,赶紧回道:“御医说炅儿已经大好了,皇上你还在忙吗”
明熹宗感叹道:“是啊,这一年下来各宫的窗户又坏了不少,我正加紧赶制呢,还有几天就忙完了。”
这货还真当自己是个木匠啊朱炅这个气啊,心里又哀嚎开了:
“你有木有搞错窗户坏了你命人去修啊,谁敢不听你的,你是皇上好不。这一天天的,不好好去批阅奏折,跑这里做窗户你这样能治理好国家你是不在乎,到时候留个烂摊子给我,我怎么活啊”
第五章牵强附会
朱慈炅自从知道自己的父皇就是木工皇帝之后,心里郁闷之极,一个一门心思做木匠的皇帝能治理好国家那就是怪事了。
难怪历史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废寝忘食都治理不好大明朝,一个把做窗户看的比国事还重要的皇帝,留下的摊子之烂,可想而知。
现在问题来了,这接班的有可能是他德怀太子朱慈炅啊,如果让便宜父皇这样玩下去,他岂不是有可能跟崇祯皇帝一样的下场
怎么办呢,找父皇谈心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一个四岁多的小孩跟人谈人生,谈理想,谈治理国家
算了吧,如果他真敢找便宜父皇谈这些,估计马上就会有一堆和尚或者是道士来找他谈鬼上身的问题
他只能借请安为由,成天往乾清宫跑,能呆多久就呆多久,他总想便宜父皇能识趣一点:
本太子爷在这里看着你呢,不要再玩木丧志了,赶紧装出个皇帝样来,去处理政务,不然未来的皇帝就要被你带坏了。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