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七百五十章 无形的文化宣传

第七百五十章 无形的文化宣传(2 / 2)

“哇,大陆版杂碎面!哧溜,这卖相,这香味,怎么看着这么豪华美味!好像跟咱们的杂碎面不一样!”

“什么杂碎面,人家这是牛杂面啦!没见识的死铺盖!”

“哇塞,好吃好吃,这个牛杂、牛肉,还有这个面条,我要哭了……”

“我真的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张书记他们听到港岛友人的话,想要介绍一下饸烙面的,但捧起自己的碗一吃,瞬间就顾不上了。

要说这饸烙面,还有这牛杂汤,单独拿出来也算好吃。

但好吃不到这个程度。

但是混到一起,再加上这个热腾腾的肉汤,还有融进去的那种柴火味,只能说味道绝了。

“哎呀这咋回事,我以前最受不了这个柴火味儿的啊,觉得闻到这个味儿老反胃,今天怎么觉得这个味道融在肉汤里,有股子说不出的香味呢?”

市局的胖子很纳闷。

但这时候没人理会他,都是吃完一碗就去盛下一碗。

最敬业的要属省电视台的,只吃了一碗,就拿着机器又开拍了。

怎么说呢。

敬业是一方面,另外比起别的人,他们也跟陈凌更熟。

这些人某种程度上,是陈凌更喜欢交的朋友。

和老周他们相似。

心思还是比较单纯的。

吃喝玩乐,基本上都是真性情,大家也有的聊。

所以他们吃饭的次数不仅比一般人多,而且每次有采访基本都能来吃上饭,对他们来说吃陈凌家两顿饭没那么难。

“好家伙,又拍起来了,把领导蹲在墙角大口吃饭的拍下来上新闻,你们不要工资啦?”

湾岛有人调侃一句。

瞬间带起一阵哄笑,但哄笑着也有人喊:“让他们拍,少几个人跟咱们抢肉吃,他们这儿的牛肉是真的好吃。”

“对对对,省得他们跟咱们抢肉吃。”

省电视台的人就跟着笑,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把陈王庄拍好一点,以后来这里玩方便。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对他们都这么热情了。

吃饭住宿那都不给他们要钱的。

以后都不敢想。

简直能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了。

跟市电视台的那些人差不多,省台每次走的时候,都当一次代购,把村里的山货,陈凌家的特色食品买个遍。

乡亲们当然喜欢他们了。

几次过后,也熟络了,现在是真心招待他们,还给他们好几个小伙子说媳妇呢。

对好多人来说,宣传陈王庄这个事,是大好事。

但对某些人,比如赵玉宝这些来隐居的就有好有坏了。

而真正的陈王庄是什么样,通过郑绍秋等人的信件来到港岛之后,又成了另一番样子。

今年港岛刚刚回归祖国。

很多港民对大陆是怀有很大好奇心的。

现在看到了陈王庄这个特殊的小村子,珍奇可爱的动物,漂亮雅致的农庄,看到熟悉的老友在那里玩得那么开心,他们想象中的大陆形象一下子被颠覆了。

其中最被吸引到的,就是港岛的小朋友们。

刚被动画片里的黑娃小金迷得不要不要的,现在这么快就看到了原型人物,看到了真正的黑娃小金,能不激动嘛。

不管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怎么样。

小孩子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遇到喜欢的东西,那心里的期待就如同望眼欲穿。

他们甚至幻想起来,去陈王庄,跟着黑娃小金一起去大山深处冒险去了。

这就是文化输出的魅力了。

让小孩子从小看美剧,接受西方神话故事熏陶,和从小看国产动画,接受华夏传统神话熏陶,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正是任由涂抹的时候。

是喜欢变种人,还是喜欢白衣剑客纵横江湖,全看小时候是什么文化环境。

固然有很多的人就算接受了西方文化,很喜欢西方文娱产品,也依然是根正苗红的中国人,有一颗赤红的中国心……

但不能把所有人都想的这么坚定。

总有大批人被人家的攻势完全突破防线,被塑造成人家的形状的。

这也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大力扶持梁越民做方便面的原因所在。

这款红烧牛肉面太不一般了,最开始就是跟港岛回归挂钩的。

然后背后还有相关的文化产品。

是一套内容成熟精彩的动画片。

不知道动画片的,方便面包装上的小故事会自然引导到他们。

知道动画片的,又会受影响,去买方便面。

这是相互促成的。

关键这款方便面还质量极高。

意味着方便面销售地区越多,动画片的故事也会传得更广。

“小陈,怪不得你这么推崇你们本地牛肉,这牛杂汤是真的好吃啊。”

许英光竖起大拇指。

岑玉莲玩笑道:“大佬这下不说是杂碎面啦?”

“去你的!”

许英光瞪了一眼她,然后拉着陈凌到一旁仔细询问这个牛肉和红烧牛肉面里边的牛肉是不是一样的。

陈凌实话告诉他不一样。

本地黄牛养殖周期长,出肉少,不适合做这个。

虽然想要一个物种不消亡,就要让它被大量需要,但本地黄牛的优势还是太弱,跟肉牛完全没得比。

就算方便面里面用了,本地黄牛大量养起来了,也只是一时的。

反而对未来陈凌优化品种不利。

再说了,红烧牛肉面毕竟是方便面,肉多肉少,真的不是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