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长寿(2 / 2)

钟婶子就去屋里拿了件外套给小娃子裹上。

其实么,村里这么大点的娃子,整个夏天几乎都是光着腚的,穿衣服的才是少数。

看他们晒的泥鳅一样黢黑的小身板就明白了。

陈凌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那时候还不如小毛穿得好,起码凉鞋是买的,陈凌那时候真是全身光溜溜,从头到脚无牵无挂。

“富贵舅舅,俺小舅舅捞了大鱼,带着好多小鱼,俺来找睿睿想抓一只乌龟。”

裹上衣服了,小毛就拉着小狗蛋坐到陈凌旁边,说起来意。

睿睿在村里手上要是不拿玩具,就时常抓着小乌龟,来回摆弄着玩,有时候放进口袋,有时候在家也压在枕头下。

一点也不知道干净,只顾着好玩。

很令王素素头疼。

“来抓乌龟啊,行啊,舅舅待会回庄子给你抓几个回去养。”

陈凌摸摸他俩的小脑袋。

小狗蛋说话还不利索,仰着头看陈凌:“找睿睿,找睿睿玩。”

“嘿,就你天天找睿睿,好,我这就去把睿睿抱回来。”

陈凌笑了,这小娃子比睿睿大不少,表现却跟睿睿的弟弟一样,几天不见就要过去找。

跟在睿睿屁股后面一块捣蛋。

正要起身去学校找,正好这时候也下课了,赵婶子抱着睿睿走过来。

这下子小院子里一下就更热闹了。

他们在坡上的小院子,地面本来就够硬实,也铺了青石,雨后很干净,三个小娃子就满地乱玩。

陈凌看山猫手擀面做的差不多了,教给他做成一整根长寿面之后,就准备回家抓两只乌龟给小毛他们。

这时候赵玉宝回来了,说他家正好有,抓过来让小娃子们拿去玩吧,陈凌就别回去折腾了。

“哟,赵叔你这厉害啊,村里抓龟的都养不好,几天就跑没影了,你这不声不响的,还养起来了。”

陈凌意外的说道。

麦田龟水陆两栖,陆地爬行极快极远,是十分出众的越狱能手。

村民们不是没有抓龟回家的。

多少年不见的麦田龟今年突然出现,大家也很亲切和激动。

但是抓回去养了之后呢。

很多养不了几天就跑丢了,找不着了。

还有的尽管熟悉本地的麦田龟,却不了解麦田龟习性,在水缸放水养把龟淹死的。

所以小娃子想玩乌龟了,

睿睿整天手上拿着呢,那乌龟也不见跑掉,大家都知道这事儿。

“那当然,你赵叔深藏不露的好吧。”

赵玉宝把下巴一抬,神气得很,然后把乌龟抓了过来。

其实这也是陈凌家养的乌龟。

不过是他和王存业三个老头子从老河湾抓回去的,在农庄养了一段时间后,到处爬的太多了,王存业又让他抓了些带回家养。

把龟抓来之后,赵玉宝又神秘兮兮的说道:“我告诉你,这乌龟以后也值钱,跟小狗子一样能养熟。

比起别的龟,强多了。”

陈凌莞尔一笑,这个他早就知道了。

他以前对乌龟品种不了解,只知道水龟和陆龟的区别,更熟悉的是老鳖。

小的时候对麦田龟也只是玩耍。

所以没咋在意。

后来听韩宁贵说,他们这边的麦田龟是黄缘龟的一个分支。

品相在各地的黄缘龟中并不出众,但确确实实是黄缘。

不然也不会有在麦田产蛋的行为,获得麦田龟的称号。

别的龟根本就不会爬这么远去产蛋。

“现在这些龟我可懒得去搞,还是以黄牛和狗为主。”

陈凌心里想着,三个小人儿已经抓着乌龟在院子里玩耍起来。

玩闹一会儿,厨房开锅煮面了,山猫又喊陈凌过去教他做几道简单的小菜。

这时小毛这孩子就让睿睿和狗蛋在家里玩,他自己跑出去喊陈泽去了。

陈泽今天也有事呢,家里房瓦漏雨正修补呢,提了一个铁皮大桶,放了半桶鱼给他们玩,他自己没说两句话就又回去继续忙活了。

“好家伙,我说你舅舅咋下雨天去塘里捞鱼,原来是跑进去大火头了。”

陈凌一瞧桶里,原来是条肥硕的大黑鱼,身旁簇拥着许多小杂鱼:“这下好了,中午做酸菜鱼吧,正好给老钟叔祝寿了。”

“这鱼看着有点吓人啊,做菜能好吃吗?”

赵玉宝瞄了一眼,大黑鱼脏兮兮,色泽暗沉,且身上带着蟒纹,还是有些瘆人的。

“好吃,这东西鲜嫩得很,要不是跑到塘里去,平时抓不到这么大个头的。”

陈凌喜滋滋的说道。

赵玉宝闻言又有点懵:“啥意思?还跑塘里去?大坝北边的塘子离水库那么远,离村外小河也不近,它们从哪儿跑进塘里?”

“就蹦过去呗,这大火头在河里待的不顺心了,就跳出水去,那跳得远啊,能跳到塘里去。

这玩意儿皮实,跳到岸上也死不了。”

陈凌应着,伸手把这条大火头从桶里抓起来,这大家伙顿时噼里啪啦一阵摇头摆尾,那劲头足的,甩了几人满脸的水。

“我去杀鱼,小毛,桶里剩下的小鱼你们拿去喂龟吧。”

他去杀鱼,赵玉宝也紧跟着凑过来,“富贵,你看村里这么大的娃娃,也不说上个学前班育红班啥的?村里是没有吗?”

“前两年乡里有人办,也有人在村里办,但是学前班这也得交学费啊,哪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上小学前还要上两年?家里没那个条件。”陈凌摇头。

他这话一起头,钟老头也凑过来嘀咕:“那就这么整天疯跑,看六妮儿他们那都是好孩子,聪明机灵,在学习上却比真真差远了,这就是教育有缺失。

在市里,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一些东西了。”

陈凌知道这些问题,但想到后世那么多科目,还有补习班各种压得娃娃们家长们喘不过气来的课业,他心里就抵触。

“赵叔,老钟叔,乡下没那个条件,那就按着他们的天性来成长,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赵玉宝却很认真:“我说富贵,我老早就有一个想法,反正我们两家子人是住在这儿了,定居了,舍不得走了。

我们在这儿养老除了种种地养养鱼,也没什么事情做,干脆呼朋引伴找一些老朋友过来,来你们村里一块修养身心的同时,到你们学校授授课算了。

平时也给这些不够年龄的小娃子们开个兴趣班上上。

也算发挥一点余热。

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