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滨江警事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想干事、能干事!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想干事、能干事!(2 / 2)

别看老头子是穿白衬衫的高级警官,但在汉武连跟街道书记都说不上话,更别提常委了。

罗秀莲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吴国群得意地笑了笑,当着老伴儿面给滨江派出所协警小孙打电话交代了一番,随即又拨通了港闸区委宣传部许部长的电话。

“许常委,我是长航分局的吴国群啊,哈哈哈,没打扰你休息吧,这就好。许常委,我都不好意思跟你开口,可不跟你开口又没别的办法……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分局有个叫陆仁伟的民警刚从东启派出所调到刑侦支队,以前是治安民警,因为办案有一套,把他调回来搞刑侦。

可他从警校分配到我们分局就一直在东启工作,对象也是在东启谈的,去年结婚的。现在他调到市区来了,他爱人在东启工作,小两口不能总两地分居,所以我想请你帮帮忙,看能不能把他爱人调到你们区。”

“吴政委,他爱人在哪个单位工作?”

“在东启工商局。”

吴国群回头看了一眼老伴儿,眉飞色舞地说:“许常委,不怕你笑话,我这个政委就是为基层民警解决后顾之忧的,现在民警遇到难处,我只能厚着脸皮请你们这些领导帮忙。”

许部长要说跟长航分局的政委有多熟真谈不上,之前只见过两面,吃过一次饭。

第一次是市文联组织市里的文艺家来区里采风,市文联姜主席亲自带队,作为宣传部长他必须亲自接待。

采风团的成员中长航公安分局的吴政委行政级别跟文联姜主席一样都是正处,开座谈会时坐主位,吃饭时同样如此,印象比较深刻。

第二次是采风活动结束之后的第三天,吴政委居然亲自登门,送了一幅字。

不管怎么说人家既是正处也是穿白衬衫的高级警官,许部长当时真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收下字不到一个星期,吴政委就打电话请他帮忙。

许部长很想拒绝,正不知道怎么开口,吴国群话锋一转:“许常委,还有件事,明天下午市里要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姜主席说陈书记、鲁常委和分管文化的刘市长都会出席,这么重要的会议肯定也通知了你,能不能给我个机会,散会之后一起吃个饭?”

同样是文艺家,有行政级别的跟没行政级别的就是不一样。

比如电话那头的吴政委,他既是正处级干部也是文艺家,虽然刚来滨江工作不久,但参加了不少文艺界的活动。每次参加,市领导都会另眼相待。开大会时安排他坐主席台,开小会安排他坐大领导身边,吃饭时同样如此。

据说,市文联马上要增选他为不驻会的副主席兼作协副主席,开发区管委会还打算请他兼开发区文联主席。

只要是能跟市领导说上话的人都不能不当回事!

许常委权衡了一番,笑道:“明天的会我也参加,昨天就接到了通知,至于吃饭就没必要了。吴政委,上次向你汇报过的,我这个宣传部长不光要管宣传,还分管科教文卫,甚至有招商引资任务,明天晚上要接待两个客商,确实没时间。”

“那我们分局民警小陆爱人工作调动的事……”

“吴政委,要不这样,你先把他爱人名字和基本情况发给我,我明天帮你打听打听,工商税务不是我分管的,我也要先问问。”

“行,这就拜托了。”

……

与此同时,刚吃完饭回到家的韩向柠也在给远在汉武的学弟打电话。晚上刚给吴国群的爱人接过风,二人自然而然聊到了吴国群。

“三儿,吴政委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你们可能真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有什么意思?”

韩向柠躺在床上,握着电话通话器笑道:“跟你之前说的一样,他确实想做事,而且真做成了好几件事。”

韩渝下意识问:“做成了什么事?”

“给你们分局民警乃至协警排忧解难,还想方设法帮退休的老同志解决后顾之忧。”韩向柠越想越有意思,笑道:“你之前只是把他隆重推荐给了市文联,没想到他很快就跟姜主席成了好朋友,三天两头参加市文联的活动,不但认识了很多人,交了很多朋友,还结交了不少区县领导。”

“然后呢?”韩渝好奇地问。

“在汉武他算不上大领导,但在滨江他的官可不小,谁都喜欢跟有本事的人玩,连一些区县的常委都不能免俗。市文联更是把他当做一块招牌,开大会请他坐主席台,穿白衬衫的公安机关领导,往那儿一坐连会议规格都能提高不少。”

韩向柠笑了笑,接着道:“更难得的是他没什么架子,跟领导聊得来,跟那些文艺家也能玩到一块去,并且那些文艺家大多来自科教文卫系统,董政委说截止昨天,他已经通过刚建立起来的人脉,帮你们分局解决了三个民警和协警的小孩入学和转学问题。

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那边不是主办文艺活动就是帮相关单位举办文艺晚会之类的活动,他现在虽然不是市文联副主席,但人家给他面子,只要有文艺晚会等活动都会安排人给他送票。

我们对这些晚会不感兴趣,但分局有民警感兴趣,就算民警不感兴趣,民警的亲属也会感兴趣。很多民警自己不喜欢看,但想带孩子去感受下气氛。吴政委给他们发票,有时候票不够还帮着再跟宣传部和文联要!”

韩渝倍感意外,不禁笑道:“这是好事。”

韩向柠觉得学弟之前防人家有点过分,想想又笑道:“晚上吃饭时,他说跟思岗县委宣传部领导很熟,而且跟人家说好了,打算等过几天不忙了组织分局民警轮流去思岗参观七战七捷纪念馆,不但不要花钱买门票,人家还会安排人讲解,甚至管饭。”

“吴政委可以啊,搞关系有一套。”

“人家跟妇联、团委也搭上了关系,三八妇女节前,他把葛晓倩推荐给了妇联,虽然没评上市里的三八红旗手,但也拿了个安慰奖。”

“什么安慰奖?”

“滨江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这样的评选市里每年都有,但不会评长航分局的人,毕竟没隶属关系。

韩渝没想到老吴同志去滨江没几天就打开了局面,正暗暗感慨小看天下英雄了,韩向柠又笑道:“马上就是五四青年节,吴政委跟团委那边说好了,团委搞评选会给你们分局一个名额。”

“五四青年奖章?”

“嗯。”

“可以啊,董政委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董政委认识几个人,就算想推荐人家也不会给你们评。五四青年节期间,团委要组织各单位上街学雷锋做好事。他知道小鱼会修船开船,今天下午问小鱼会不会修自行车,小鱼说会啊,他就让办公室采购修自行车的工具,打算到时候让小鱼和小陈上街免费给市民修自行车,用他的话说想跟地方上的群团组织搞好关系,就要积极参加群团组织的活动。”

“有道理!”

“再就是你去汉武的这段时间,你们分局三天两头上滨江日报、滨江电视台和滨江广播电台的新闻。长江日报也上过一次,长航局搞的那个网站首页就有你们分局民警在江上巡逻的新闻。”

“他跟我们滨江媒体的关系也能搞这么好?”

“文联作协的会员有不少来自媒体,报社记者大多是作协会员,摄影和摄像记者几乎全是摄影家协会的会员,连滨江电视台主持人都是朗诵家协会的会员,人家把他当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是穿白衬衫的高级警官朋友,帮忙发几篇新闻算什么?”

韩向柠反问了一句,想想又笑道:“至于汉武那边的媒体,他跟人家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这点面子人家还是要给的。”

韩渝彻底服了,感叹道:“这么说他做政委这段时间,我们分局的宣传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何止一个,起码上了两三个台阶。”韩向柠噗嗤笑道:“连我们局长都要请他吃饭,想请他帮我们海事局也宣传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