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宿卫的事儿肯定不行,除此之外,倒是可以商量。”
“好,我要朝廷放松户籍和路引制度的管制,允许商人穿绸缎,盖豪宅,另外减少商税,同时允许长安百姓临街开门。”
长孙无忌想了想,关中世家不善于做生意,这么多优惠政策肯定会进一步扩大关中世家的劣势,但毕竟不涉及要亲命的宿卫和科举,便道:“路上河西走廊归关中,海上归关东和江南,如何”
秦浩暗道,就关中世家那尿性,把着丝绸之路又能如何,还不是把大笔大笔的钱让波斯人赚去,便道:“可以。”
“至于那些异族么。。。。”
“赵国公,异族的问题上,我是真的没什么私心,说实话,咱们目前这套天可汗政策,明显是有问题的,威服远远大于德服,虽然如今没什么反叛,但那是因为我大唐军力强盛天下无敌,但所谓国无恒强,一旦国势衰败,很难说谁便是饿狼,我以为,是时候进一步放开胡汉之间民众交流的限制了。”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那便听你的好了,异族的几条政策,我全都同意,明天政事堂开会,我会带头同意的,也希望这次的事,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多谢赵国公。”
“没什么可谢的,后生可畏,是我,小瞧了你了,让你赢下一筹罢了。”
“赵国公客气了。”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贞恒,你我之间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咱们士人的内部矛盾,若是有了不该插手的人出现,你我还是要团结一致啊。”
秦浩苦笑道:“赵国公说的可是那大内官张春”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道:“先帝时明确规定,宫中宦官品级不得超过七品,不得参知任何国事,圣人却升那小太监四品紫袍兼掌文武贞恒啊,你我皆是士人砥柱,切不可让汉时阉祸重演啊”
秦浩闻言自然也跟着叹了口气,心道,四品太监有什么大不了的,李隆基时高力士都封骠骑大将军了,更别说晚唐时那几个废立天子的牛人了,他比谁都晓得这太监的厉害,特么的这些唐朝太监比汉朝的厉害多了好么。
怪不得这长孙无忌今天这么好说话,和解的这么快,却是出了一个比秦浩可怕得多的对手。
君子和而不同,长孙无忌和秦浩再怎么斗,起码这政治智慧在这,只要不闹得太过,熟的人保全一家性命富贵还是没问题的,可特么换了太监,他们谁心里都没底。
但是,李承乾眼看着就没多长时间活头了,安插这么个太监,几乎是他能牵制他们二人最后也唯一的手段了,他能联合长孙无忌把这人给怼回去么
说真的,他还只是自保,虽说有时候对李承乾显得有点不够敬重,但心底里他还是拿李承乾当兄弟的,至少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程,他不想活活气死他。
再说,母狼为保护幼子尚且能搏狮虎,何况是天子临死的皇帝都是特么的疯子,万一逼迫太紧,让他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儿来,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于是,秦浩只得摇摇头道:“飞骑本来便是圣人的私军,何人节制,南衙无权干涉,另外他本来就是圣人的体几人,帮圣人来政事堂开开会,参知政事一下,你让我如何拦他”
长孙无忌急道:“贞恒这才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啊若是玄成还活着,他便是拼得一死,也绝不会让这阉人摸到半点权柄的。”
秦浩瞥了他一眼道:“你也不用拿我师父激我,我师父是千古之臣,你,我,都不是,远不能跟我师父相提并论,赵国公,不管那阉宦如何得势,不敢干什么总得有人给他干活不是,如今这六部九卿都是你的人,你不点头,他想干什么能干的好”
“贞恒你也是通晓史书的,汉朝的那些权宦,他们缺人手么再说他哪还用作什么,那刀,还不是先砍在咱们俩的脖子上”
“我答应你,至少在这所谓的大内官倒下之前,尚书省一直是你的,只要你我二人同心同德,不给他可乘之机,这天,还翻不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齐心协力
春去秋来,一晃眼的功夫,李世民已经死了两年了。
自从两年前秦浩跟长孙无忌谈妥之后,这大唐的天下总算是稳定了下来,商人们和各地的豪族都得到了部分的利益,关中的那些世家虽然忍痛看着他们壮大,但好歹牢牢把持住了宿卫的权利,而且科举让出来的名额在接受的范围之内,总的来说,这是个双方都不是太满意,但又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政治么,本就是妥协的艺术。
相应的,这两年的国家经济自然也就繁荣昌盛了起来,百姓的生活也更上了一层楼,这些自然也就都成了秦浩的主要功绩。
一个没有宵禁,人人都做生意,土地自由流转的时代,怎么看怎么像是来到了大宋,虽然有长孙无忌等一众关中帮把持着尚书省和六部九卿各衙门,新政策的实施并不算太顺利,但总算是聊胜于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么。
只是这两年里,秦浩和长孙无忌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俩人现在见面说说笑笑的,就跟两个老朋友似的,好像一切都回到了贞观朝的样子,几乎都没再红过脸。
全世界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甭管什么朝代,士人们在面对宦官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字:怼
人民内部矛盾永远向外部矛盾妥协么。
对此,大内官张春也很郁闷,天可怜见,这两年中他压根啥也没干,现如今整个朝堂中愿意听自己话的一个都没有,半点羽翼都没长起来,整个一秃毛鹰,一天天在政事堂里跟个吉祥物似的,偏偏这俩宰相对他都是十二分的防备,哪个朝臣敢多跟他说一句话,哪怕是露个笑脸,俩宰相也会联手收拾他,甚至严重的还会传出阉狗的名声,吓得如今满朝朱紫,见了他都跟躲瘟神似的。
对此,张春觉得自己到现在还没被气死,一定是自己身体好。
不过没关系,他在等,他相信秦浩和长孙无忌俩人早晚有一天会闹掰的,只要他一直这么无害下去,俩人中总会有一个先没耐心的,他一个伺候人的太监,就不信比耐心还会输给俩宰相。
这一天,秦浩又一次在接近黄昏的时候,召大家伙政事堂开会。
刚刚服侍李承乾睡下累的半死的张春心里直骂娘,却也只得咬着牙红着眼的坚持着往政事堂赶,虽然两年来他开会从来都是只带耳朵不带嘴,但这并不妨碍他风雨无阻,一次都没缺席过。
到了政事堂,其他的宰相们都已经正襟危坐的坐好了,还是秦浩局首,长孙无忌次之,属于唐俭的位置空着,这老头压根就没怎么来过,再往后就是自己的位子了,虽然他几乎没在政事堂发过什么意见,但毕竟是代表着圣人坐在这的。
秦浩客气地寒暄道:“大内官,请问圣人的圣体可还安康”
张春笑笑道:“托两位宰相的福,还算是不错,乖乖不得了,今晚上圣人足足吃下了两碗鱼片粥啊,只是精力不济,提前睡下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
两年来,李承乾的病情持续恶化,秦浩现在想见他一面越发的难了,一开始一周能见个两三回,现如今两三周都不见得能见得着一会了,一应口谕全都是通过这张春来上下传达的,多少还是挺让人不放心的。
秦浩知道,现如今各方势力都在等着李承乾咽气儿呢,这半年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虽说还没惨到李世民死前那样,但眼睛却是已经彻底的不行了,三米外连秦浩都认不出来了,而且稍微干一点正事儿就迷糊,吃不下什么饭,瘦的皮包骨头,御厨变着花做也没用。
这样的身体,谁也说不好还能挺多长时间,就是明天咽气儿也不稀奇,不过要是养的好,再活个一二十年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