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盖苏文十分识时务地表态,称他以后肯定老老实实的做大唐的忠实走狗之类的,这乖巧的态度让秦浩很满意。
其实渊盖苏文自己都没发现,高丽奸干的时间长了,随着他依靠大唐越来越多,好话越说越多,杀的扶余义士和老伙计旧兄弟越多,他自己就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高丽奸,底线这东西,突破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早晚有一天会突破到底的。
秦浩继续道:“大唐的意思很简单,我们现在呢,有许多的海船,彼此之间做生意很容易,互通有无么,这对大家都是好事,目前,咱们几国之间都有贸易往来,但都是一些民间的自发行为,如果能由咱们朝廷来做这个事,那到时候规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朝廷还可以对某些特殊物品实施朝廷专营,大幅度的增加朝廷收入,你们说是吧。”
推古天皇恰到时机的捧哏道:“可是我们,没有船呀,海面上风高浪大,我东瀛能用来航行的船,只有百余条小船,装不了多少货不说,还容易倾覆。”
大牛道:“我新罗的情况倒是好一些,尤其是租界中,什么船都有,其实现在三国间的贸易主要是靠我们新罗租界中的唐人在跑。”
还没等说完呢,大牛便见秦浩刀子一样的目光扫了过来,吓得赶紧低头喝茶了。
秦浩笑着对推古天皇道“大唐与东瀛是兄弟之邦,这一年来东瀛对我大唐也算是朝贡不断,我大唐自然会和东瀛相互扶持一起向前,东瀛的事,就是大唐的事,这些生意,可以由大唐统一调度调配么,推古天皇,咱们几个人里面就属您最为年长,您先说说,东瀛最想要些什么”
推古天皇笑道:“在大唐的荣国公面前,哪敢称什么天皇,这都是蔽国的前人愚昧无知,不识天下之大,传到我这,已经是三十几代了,一时叫的习惯了,也不好更改,荣国公要是看得起,就跟他们两国一样,也叫一声女王吧。”
“推古女王客气了。”
推古天皇也不生气,只是道:“我们东瀛,国小民弱,物资贫瘠,今日有幸能陪着各位坐在这里,无非是因为岛内有白银罢了,可是呢我们虽然有白银,却不会熔炼,更别说运出去了,你们唐人的商贾现在都在传,说是随便运一船破烂来东瀛,就能运一船的银矿回家。”
秦浩有点羞愧,不好意思道:“女王说笑了。”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东瀛穷,除了银子,确实是什么都没有,按照荣国公的意思,白银对东瀛来说并不是什么有用之物,饥不能食,寒不能衣,能用这些东西换一些大唐的又有的东西,这是好事情。我东瀛,什么都要,荣国公要说的我大概也明白一点,您看这样吧,由我来说,荣国公听,听听我们东瀛的条件,大唐能不能答应。”
“女王请讲。”
“我回国之后啊,可以下令,以后东瀛的白银由朝廷专营,我也会动用军事上的力量来大规模挖银矿,还可以给大唐一个港口,建设一个大唐的租界,租界上啊,大唐可以直接建造一个大冶金的工厂,运矿石的效率还是太慢,大唐可以以矿石的价格收,以白银的样子运回去,这样不是赚的更多么”
秦浩一听还有这好事一时间也有一点懵,要知道,倭国的白银,在原本历史上大概是宋朝前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外流,明末左右的时候挖光的,还因此一度造成了大明的通货紧缩,但。那特么运的是矿石。
即使是现代,白银的矿含量能有百分之三的都算是富矿了,何况是这封建社会真要是就在倭国开一个银矿冶炼厂,秦浩敢说,他活着的时候就能把倭国的白银给掏干净了。
没了白银,倭国还剩得下什么这根卖国贼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一卖就是几百年,十几代子孙后代的财富全卖光那种,还是贱卖。
可问题是,秦浩很清楚推古天皇不是个昏君啊,人家是政治家那个层次的,论政治手腕秦浩拍马都比不上人家。
“那不知女王想从大唐手里,或是他们三国手里得到什么呢”
推古笑笑道:“无外乎是一些寻常物资罢了,东瀛对香料、丝绸、西域奇珍等物的需求并不高,反倒是一些普通的铁器和生活用品的需求很大,这些东西,唐船在都护府做完生意之后,在平壤就能买得到,根本就不用费什么力气,我说的对吧。我的确有要求,我想求啊,大唐的租界,可以让我们东瀛人也可以在里面做事,我想求啊,大唐在租界里,再开一个造船厂,哪怕小一点也行,我想求啊,大唐可以接受我们东瀛更多的遣唐使,每次运银子的时候,顺便能运点人过去。”
得,秦浩这下明白了,推古女王说白了不是想仅仅吃鱼,他还想学怎么钓鱼。
学会了冶金,他们的白银就可以自己熔了,学会了造船,他们就可以自己做生意了,到时候哪怕走私,大唐也有的是人要,大唐不要有的是国家要,到那个时候再想以白菜价收白银就不可能了。
倭国,一个可悲的国家,因为他毫无节操,每次失败之后都会跪舔的很彻底。
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可怕的国家,因为他学习强者的速度和意愿真的很吓人。
第四百章资本殖民
对整个大唐来说,所有给他朝贡的小国里,倭国最奇葩。
因为其他国家朝贡天可汗,是想要得到天可汗的保护,同时也是真怕天可汗揍他们,只有倭国不同,原本历史上的航海技术毕竟不够发达,倭国和大唐中间隔着海呢,连出使都有很大的几率碰上海难,大唐对他们的约束力基本等于零。
可倭国朝贡却是最积极的,年年都派遣唐使不说,还请回了大量的中土和尚传教,一切朝唐看,乖的跟孙子似的。
可不得不佩服的是,七世纪的倭国通过学习唐朝,实现了自己内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飞跃,甚至有人说真正的倭国文化就是从学习唐朝以后才开始的,一下子就从一个弱小贫瘠战乱连连的小国,变成了整个亚洲的老二。
这个国家千年以来似乎秉持的观点一直就是向世界老大学习,争当世界老二。
秦浩并不是个愤青,虽然从本心来说他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民族,恨不得全都杀光才好,但站在历史的大潮上,以大唐的角度来说,此时的倭国确确实实是一个极为难得可贵的朋友,文明殖民么。
于是想了想之后,秦浩几乎完全答应了推古天皇的请求,想学白银冶炼可以啊,造冶金厂的钱你们自己出,工人全部用倭国人还不给工资。
想学造海船的技术也可以啊,大食顾问都可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