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李道宗所部斩首一万多人,俘虏六千多,沉重地打击了高句丽的士气,堪称大捷,等李勣杀出重重阻碍,跟他在城下汇合的时候几乎都以为是身在梦中。
李勣也是个狠人,本来他这个先锋是负责修桥铺路,填土埋沟,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的,结果一看李道宗战绩这么猛,高句丽这么水,居然破天荒的直接总攻了。
李世民还在路上呢,李勣就特么直接总攻了。
这又要说回秦浩的间谍战了,还是因为阴差阳错,高句丽居然真的就将大唐的报纸当情报源了,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唐军会在上个月进攻,于是傻傻的等了一个多月。
后来,马周同志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功的给高句丽传递了假情报,让他们以为唐军会在下个月进攻。
而与此同时,高句丽境内真真假假的起义军风起云涌,尤其是那几支干脆由风言衙门的探子担当首领的,更是如蝗虫过境一般走到哪杀到哪。
不管是通用券还是风言衙门的探子,都主要是集中在鸭绿江以北的,因为这片区域里本来就有大量的汉人居住,于是高句丽守军们在等待大唐的日子里,他们的大后方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这些守军可都是本地人,自己在长城上空耗,老家却正在被贼人肆虐,一听说唐军还有一个月才会过来,登时便急了,高延寿也压不住,只得让高惠贞先行率领三万人马东向剿匪。
结果,也是巧了,高惠贞前脚刚走不到十天,后脚李道宗就到了,本来他人就不多,被李道宗这么一杀,便只剩三万多人了,还没等他缓过劲来呢,李勣就到了。
他李勣好歹也是大唐四大军神之一,手中将士也是精锐中的精锐,甚至在个人能力上未必就逊色于李靖多少,哪里会看不出来其中机会
于是,士气低落,补给不足,筋疲力尽的高句丽守军,就这么直面大军神的五万并州军和五万番军。
当李世民他们从关中出发,日夜兼程,终于赶到幽州的时候,刚想歇一歇脚,就听到了李勣和李道宗打破长城,困敌于新城的消息,一时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高句丽这么弱么朕的人还没到,就先被先锋给灭了
当然了,欣喜之余,未免有几分尴尬,好不容易御驾亲征一回,连战场都没来得及上,第一硬仗就打完了,何着他是来旅游来的么
早知道还亲什么征啊他感觉他现在如果临时册封李勣统御三军的话,自己都可以掉头回去了。
就地写了一封嘉奖信给李勣和李道宗之后,李世民也待不住了,这特么还歇个屁啊,再不抓紧赶路新城都破了,那他可就真成了来旅游的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发现,他都当上皇帝了,还得跟下属急着抢功,这特喵的叫什么事啊。
后来看到详细战报才知道这其中原委,不得不说李勣的这一胜,实在是运气太好了,随军的将领无不感叹李勣的狗屎运。
可李世民闭着眼睛想了想,这真是运气么或许真的是,可真正创造出这样运气的人,却不是李勣,而是那个第一次上战场的秦浩。
想一想,高句丽的假情报是秦浩教导马周弄的,操办的也都是由他一手创造的风言衙门的人;叛乱四起是因为高句丽内部现在民不聊生,而这又是他用通用券大打贸易战的结果,甚至连通用券也是他鼓捣出来的;而秦浩断了高句丽的海运,更让长城一线本就近乎崩溃的补给雪上加霜,若非如此高延寿也不可能昏了头去出城跟李道宗野战。
这一仗,打的人是李勣不错,可这其中几乎所有的条件,却都是秦浩所布局的。
如果说李勣是个利用天时的天才,那秦浩,便是创造天时。
李世民轻轻苦笑了一声,他曾经说过秦贞恒能抵十万军,现在看来,恐怕还说少了呢。
而此时,重兵包围新城的李勣,正面临跟牛进达一毛一样的幸福的烦恼。
一破了长城,也就进了高句丽境内了,这要是原来自然没什么可抢的,可现在。。。。
他们发现这地方简直是在拿通用券在当废纸一样在用啊契丹可汗一听说这玩意在大唐三张就能换一坛酒,五张就能换一只羊,整个人都不好了,拦都拦不住,非要去帮天可汗打先锋,飞快的将新城周围百十里全给扫光了,气的李勣副将郭孝恪差点没揍他。
不同于牛进达的是,人家围的是王城,他们围的是军城,王城里那可都是钱,军城里那可是蛋都没有,甚至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打下来都未必能有抢两个小城镇赚的多。
以至于,下面的部将一说扫荡全都纷纷请缨,一说攻城都不太来劲,等方圆百里被扫的荒无人烟的时候,下面居然有人建议绕过新城直接往高句丽的腹地去打,大家还都挺认同。
这特么不是胡闹么。
第三百五十七章一片焦土
此时,秦浩还不知道自己又莫名其妙地被李世民给夸了,而且还是记了一大功,他正为了接下去干嘛而发愁呢。
水上能打的仗全都打完了,现在高句丽和百济连一条舢板都别想下水,他们这水军要是光负责运送补给,是不是有点显得咱太怂了。
于是秦浩打开地图,瞅着一个个沿岸的骚扰目标,怎么也下定不了决心去哪,这货是只想欺负人,一点风险都不乐意担。
裴行俭犹豫道:“要不,咱请示一下圣人听说圣人已经到了。”
秦浩马上摆手拒绝,人家李世民打仗是从全局考虑的,跟本就不在意战损比,好不容易借着茫茫大海的阻隔让自己可以自由行动,难道还要自己找罪受么鬼知道李世民会让他打哪,万一让他从石城登陆直接去打平壤,他到底是干是不干
其实他本来是打算去辽河给李勣去喊666的,结果没想到人家居然这么猛,直接把长城都给破了,这突如其来的暴击让整个鸭绿江以西的战局彻底乱了套了,高句丽一方防守的节奏被完全打破,这对大唐当然是好事,可秦浩却有点不敢蹚这趟浑水了。
最后,秦浩还是力排众议,既没有去沙卑城也没有去平壤一带,而是选择去鸭绿江溜达一圈。
为啥因为不用上岸啊,就是这么怂,就是这么无耻,溜达一圈最坏的结果也能打击他们气势,何乐而不为。
这倒还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前线的战事实在是太顺利了,秦浩琢磨着,那条鸭绿江防线,未必就打不过去,万一过去了呢
自己去耀武扬威,时不时的骚扰骚扰,要是能拖慢他们构建防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