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唐虽是强援,但这是因为现在要和高句丽开战,说白了就是用得着,所以大唐给新罗的一切支援,都是为了制衡高句丽,我说的没错吧。”
对此秦浩倒也不否认,点了点头。
“我要的,是大唐与高句丽开战之后的保障,若不能,凭什么用我的一世婚姻,来做筹码”
秦浩为难道:“殿下,我只是个小小的侯爵,官职不过五品,这国策之事。。。。”
便听金真德继续道:“此战,无非三个结果,秦侯听我说说,看对是不对。”
“殿下请说。”
“对大唐来说,最好的结果在于一战而灭高句丽全国,不过恕我直言,这似乎并不太可能,高句丽毕竟立国已久,国祚稳定,前隋以百万大军三次征伐皆无功而返,大唐军队虽然悍勇,可劳师远征,胜固然不难,但打的久了总会累,粮草补给总会捉襟见肘。”
秦浩点了点头,这女人说的没错,高句丽是大国,而且不同于突厥那种游牧政权,人家可是有着稳定上下级结构的农耕文明。、
“这第二种么,便是大唐大破高句丽的长城,歼灭高句丽的主力,推进至鸭绿江、长白山一带,收复汉朝故地,随后撤军回师。据我分析,这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嗯,不错,秦浩简直对这女子刮目相看了,原本历史中李世民第一次征讨就是打到长白山之后就打不动了的,虽将高句丽削的不轻,奠定了后面其越来越弱的基础,但灭国的战略目标却并没有实现,这金真德还没等开战就先猜出个不离十,果然厉害。
真不愧是原本历史上在百济、高句丽、和大唐三个都比他强大的国家的夹缝中挣扎求存,最后却摘了最肥美套子的真德女王。
“这第三种么,却是最坏的结果了,那就是大唐军队和前隋杨广一样,连长城都打不破,最后损兵折将,灰溜溜的回巢养伤,再添高句丽无敌之名,而到时候,跟大唐站在一起的新罗,怕是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秦浩直接了当地道:“这种完全不可能,我大唐的百战雄兵远非前隋所能相比,天可汗本就是马上得天下的我大唐第一大将,区区辽河长城,视之如土鸡瓦狗一般。”
金贞德笑了笑,道:“我也希望不可能,新罗的命运,如今与大唐是绑在一起的,我想跟秦侯聊的,是前两种。”
“殿下请讲。”
“对新罗来说,第一种并不是最好的,全灭了高句丽,新罗也就没用了,我若是大唐,便坐看新罗与百济之间争斗,时不时的再以天可汗的身份出来调解一下,既保证两国的国力不断耗损,又保证两国不会出现谁吞并谁的情况。”
咳咳。
这女人这么直接整的秦浩彻底不会了,这孩子,瞎说什么大实话。
“第二种相对来说倒是不错,只要高句丽一天没被灭掉,新罗就还有一天的价值,大唐和新罗的友谊就可以存续,只是高句丽若失去鸭绿江以西的大片领土和人口,其国力只会越来越弱,终究还是不免要被大唐吞噬,到头来,还不是一样。”
“太子殿下,国策上的东西,您跟我说真没什么大用,外间谣言总有夸大,我在大唐,其实说话的分量也就是那么回事。”
金真德摇头道:“今日之秦侯,便已官至观察使,更何况明日之秦侯听说大唐三岁的稚童都知道,秦侯他日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我,又是新罗的太子,未来的新罗女王,你我之间谈谈未来,我倒是觉得挺合适的。”
呵呵。
秦浩冷汗都出来了,这尼玛你丫的有病啊,今年还没整明白呢,整什么未来啊你新罗若没有大唐哪来的未来。
很明显,这是借着大牛在得寸进尺了,结合历史,秦浩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金真德现在肚子里已经在做着摘果子的盘算了。
呵呵,我大唐将士浴血奋战几代人努力之下打下的地盘,凭什么让你把果子摘去
秦浩突然觉得,都不想跟她聊了,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还是赶紧把大牛给砍了吧。
第三百四十四章你跟我比眼光
“太子殿下不妨有话直说,能做到的,外臣必然竭尽全力,做不到的,我也没什么办法。”
金真德笑笑道:“秦侯不必紧张,真德自然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真德只是希望,新罗与大唐,可以永久和睦共处,我来说说我的提议,秦侯且听听看。”
“请说。”
“我先说说我的诚意吧,大牛可以成为我的王夫,将来新罗的国祚,也必将由他继承,并且,新罗的青年一带都将跟这个孩子去长安生活,而朝贡不断,永远听从天可汗号令。”
“而我希望,大唐可以支持我们,吞并百济。”
秦浩的脑子飞速运转,思考其中利弊,这女人一冷静下来,可是比她姐姐难对付多了,所思所做所谋,全是着眼于十年之后,是个政道高手,秦浩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上了人家的道。
“当然,我说的是建立在高句丽败而不亡的基础上的,若是大唐果然神勇,一战而灭高句丽全国,我新罗从此以后必将虔诚恭敬,帮助大唐消灭辽东土地上的残余势力,只求秦侯可以替我们新罗多多美言,不要狡兔死走狗烹也就是了,没什么可说的。”
“若是大唐连长城都打不破,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只希望大唐不要放弃我们,保我们不死也就是了。”
“若秦侯能答应我,现在就可以将大牛放了。”
秦浩沉吟道:“太子就不怕外臣食言么”
金真德道:“秦侯若是食言,我新罗国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只是我相信像秦侯这样的人物,应该不会让小女子失望吧,总之,大唐帮我们宣战百济之时,便是我与大牛成婚之时。”
秦浩闻言不置可否,只是闭上了眼睛,开始推演了起来。
站在新罗的角度,此战最好的结果当然就是高句丽败而不亡了,事实上这女人的一切布局也都是在赌这个结果。
到时候若他能吞并百济,跟高句丽形成类似于后世南北韩的关系,只需二十年甚至十数年的休养生息,则新罗的国力恐怕甚至可以凌驾于跟大唐争锋的高句丽之上了,那么,这盘棋对他们来说,也就有了做棋手的机会,甚至机会比高句丽还要大一些。
到时候,高句丽灭亡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他希望不大的。
而高句丽灭亡之后,若大唐依然保持强盛,则新罗自然永远都会是大唐的小迷弟,甚至逐渐同化兼并也不是难事,有这么个迷弟对辽东地区的稳定应该也会大有帮助。
而若一旦大唐自己内部有变。。。。。。
新罗就是第二个高句丽
如果一切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发展,新罗的机会其实相当之大,甚至这机会来的速度连他们自己都没法想象。
谁能想到,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会瓦解的那么快,先是武氏乱政,大肆打压关陇军事集团的门阀势力,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