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8(1 / 2)

皆知,但就好像是那领了证却没办婚礼的两口子,虽说也是一对,但却总觉得差点什么。

这一天,秦浩早早地就起床了,在小蝶的服侍下洗脸刷牙,刮了一下嘴角边上刚长出来的也不知是胡子还是绒毛,打扮的帅帅的,就差涂脂抹粉了。

穿上一件得体的蜀锦儒生衫,披上一苏秀的花鸟山水袍,头上带的是镶玉的双翅冲天冠,脚上踏的是虎头羊皮青云靴,腰间系一金玉相扣的腰带,手上拿着一柄象牙雕台扇,谁见了都得暗赞一声好郎君,一看就是那风流的才子,飒爽的秀才。

如今秦浩也算是有钱人了,既然是仪式,他倒也不介意把排场给整的大一些,魏徵的家里虽然小了些,但摆上个三五十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菜吃的是熊掌鲍鱼,酒喝的是西域陈年葡萄酿,魏徵清贫,这些东西就由自己准备了。

到了魏府,拜见了师父和师娘,师娘裴氏笑的都见牙不见眼了,头一回看秦浩这么顺眼,还笑着给秦浩封了一封红包,虽然只有一贯钱,但摸着沉甸甸的还挺舒坦。

一直忙活到正午时分,满朝文武也差不多该下朝了,秦浩作为弟子理所当然地站在了正门口当迎宾,今儿来祝贺的人自然是少不了的,历来都是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师徒俩一个是当朝的宰相,另一个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大唐第一俊彦,稍微搭上点关系的,谁不想来混个脸熟

可事实上,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是连脸熟都混不上的,不管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还是五品以下没怎么说过话的小官,事实上他们连魏徵的面都不一定见得上,进了门也是由管家招待的,能跟魏叔玉说上一句话都算是运气了。

秦浩在正门口等着朝廷下班,能从这正门走的就都是大佬了,今天门口这一迎,说两句场面话,彼此就算是定下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了。

没一会功夫,那些不怎么上朝的勋贵就先到了,第一个迎接的居然是秦琼,秦琼无疑是对秦浩印象很好的,虽然身体已经不行了,但依旧用厚实的大手拍着他的肩膀,还非得说有机会让秦浩去他们家看看家谱,说没准俩人还能攀上点亲戚关系。

比较哭笑不得的是,秦琼送的礼物居然是一对黄金锏,不是李世民送他的那对,而是他根据款式样子原样打造的,现如今全大唐的百姓甚至基层士兵都以为秦琼是使双锏的,这自然是秦浩的锅了,一对黄金锏送给秦浩也算是一段善缘,秦琼身体不好,将来看在这一对锏的份上,秦浩也得照顾他的后人。

秦浩对文官系统的那些人熟悉一些,这些不当职的勋贵就不是太熟悉,便由秦琼一一介绍,张亮是个高高大大的胖子,段志玄是个文人模样的白脸,侯君集虽然位高权重但对秦浩却很客气。

这些大佬秦浩都没怎么接触过,而且他们跟魏徵也不是特熟,送的礼没什么特色,就算是中规中矩吧,倒是都挺值钱。

而紧接着勋贵之后来的,就是皇亲国戚了,由辈分最高的李神通带领,一大圈的王爷齐齐摸着秦浩的脑袋,好像摸一摸能让自己长大个似的。

李神通哈哈大笑,越看秦浩越觉得满意,且不说秦浩帮他在洛阳赚了多少的钱,就说秦浩跟他儿子的关系他也瞅着亲切,而皇亲中的那些实权派对秦浩的印象无疑也是不错的,比如李道宗和柴绍,这次要不是秦浩,柴绍出征就彻底打酱油了,因此送出的礼物也是价值不菲。

就连那些闲散王爷们对秦浩的热情也有些高,高的秦浩都别扭,要知道李孝恭和李神通这种级别并不如何缺钱,而那些混吃等死养肥猪的李家王爷则是真的缺,秦浩帮着李神通赚了多少钱他们心理都有数,谁不想搭这一趟顺风车。

秦浩左看看又看看,在这一群王爷之中没找到李孝恭的身影,不免有些失望,心头落寞了几分,李神通好像知道秦浩在想什么,拍着秦浩的脑袋低声道:“好小子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淮安王府的事,本王绝不会不管的,现如今天下太平,看本王怎么帮你成就好事。”

秦浩大喜,自然是连忙谢过,这李神通论辈分,李孝恭还要叫他一声叔叔,有他帮衬,想来怎么也得有点作用,这一乐呵之下,秦浩瞅李神通送来的红玉珊瑚都顺眼多了。

紧接着皇亲王爷们之后,李靖和李勣竟然联手而来,秦浩赶忙上前迎接,李靖送的居然是王羲之的字,便听李靖道:“我看你能写出三国演义这样的书,想来也是懂兵的,我有意将毕生用兵心得整理出来,写成兵书,你若有兴趣,可以来找我学习学习,我大唐的未来,以后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少年人啊。”

秦浩这一听,那颗悬着的心就算是落肚了,看来李靖对自己的用意很清楚,而且明显是领情了,谁说李靖是个政治白痴来着人老成精,一个每次都站错队,最后却得了善终的老头,怎么可能看不明白事

李勣就更有意思了,居然送的是一把刀,秦浩本以为那隋唐英雄传把他给说成道士他会憋着气送一个拂尘啥的呢,而且他愣是拍了秦浩的肩膀好久好久,拍的都疼了,弄得秦浩都一脸懵逼,自己跟他好像没这么熟吧,俩人之间没什么情分才是啊。

第二百章客似云来

就在秦浩一头雾水的时候,李勣郑重地道:“我替我兄长谢你,你诬蔑我是个道士的事就算了,这把刀,乃是我兄长年轻时的佩刀,本想找到他的后人送给他,可惜却始终没有找到,送给你吧,也算是咱们之间留个善缘,不嫌弃的话以后叫一声叔叔,有事尽管来找我,不用跟我客气了。”

说完,也不等秦浩反应过来,李勣就这么直接进屋了。

秦浩寻思了好半天才想明白,李勣说的兄长应该是是单雄信。

要是这李勣也有意思,一开始本名叫徐世绩,对,就是那个隋唐英雄传里类似于军师一样的那个道士徐懋功,后来投降李唐赐姓李,改叫李世勣,等李世民上台之后又要把世字去掉,后来武则天时期他孙子造反,他被开棺鞭尸,赐的那个李又给收回来了,又叫徐勣,这名字也真是够纠结的了。

真实历史上,单雄信跟秦琼啊程咬金他们的关系其实只能说是还不错,但要说是生死弟兄却有些过了,而且单雄信其实名声并不如何好,所谓的义薄云天更是扯淡,骂一句三姓家奴或许打击面有点大了,但单雄信的为人确实是隋末唐初武将中无耻指数比较高的了。

而再无耻的人也是有几个好兄弟的,李勣就是他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兄弟,二人前三十年的人生轨迹几乎一毛一样,从小一同长大,一同杀人一同造反的好兄弟,只是因为眼光不一样,投奔的主子不一样,一个成了人人鄙视的贼子,一个成了日后的大唐四大名将,每每想起来,李勣的心里不免嗟叹。

秦浩一本隋唐,给单雄信洗白洗的,他自己看着都不好意思了,什么义薄云天小孟尝啊,隋唐第十八好汉啊,九省五路总瓢把子啊,这份义气劲吹的李勣都脸红,尤其是最后,弄得好像是兄弟们集体对不起他似的。

李勣自然也很感激,如今这文艺作品的厉害他已经尽知,比如他领兵的时候必须得时不时的出来露个面给士兵们看看,以证明他们的老大不是个道士,同样的,单雄信这个好兄弟虽然一件好事都没做过,最后却得了个义名在地下,他这个做兄弟的还是很爽的。

秦浩也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的竟然跟李勣结下了这么大的善缘,这还真是无心之举,当时情况太匆忙,除了把原本的隋唐英雄传中太过作死的地方给删了以外全是照搬抄袭的,要真想拍李勣马屁的话怎么不可能把这货给写成个道士啊。

可惜今天时机不合适,否则秦浩真应该进去好好跟他聊一聊,还有李靖也是,老子可不是施恩不图报的活雷锋,你们丫欠了老子的人情老子可是要记一辈子的。

没多大一会,文官们也到了,秦浩和魏徵都是文官,因此他们和这一波最熟,这一波送的礼物也就贵重些,更有意义一些。

比如韦挺,这货送了一块小山那么大的太湖石,看上去就气派,直接给搬到秦浩他们家去了,裴寂则送了一张通体和田玉的小桌,这肯定又是当年裴矩留下的私货。

这两位昔日旧敌,卖好的意图如此明显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尤其是裴寂,估摸着这次大胜之后他也真是有些慌了,连这等传家宝都满世界乱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