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边上侍卫耳语道:“大人,要阻止么”

魏徵叹息道:“晚了,这时候阻止太子乞雪,我便成了独夫民贼了,就算老夫不介意名声,可这祭天大事若真出了这么大的乌龙,殿下颜面何在,朝廷威仪何在”

“那。。。。那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还特娘的怎么办现在是骑虎难下,只能按真的办了,这不,于大人都亲自主持了。”

“那。。。那咱们就这么看着什么都不管”

“哼,殿下虽然稍有顽劣,但并非如此胆大妄为之人,这事十之八九还是本相那宝贝徒弟的手笔,走,老夫今日就特么大义灭亲。”

duang的一声,秦浩软禁的大门一脚就被魏征亲自踹开了,要知道魏征自从降唐以来还是第一次做了如此粗鲁的举动,可见此时心火之盛。

秦浩自然不会不知道魏征是干嘛来了,连忙点头哈腰的就要上去套近乎,却被魏徵一脚就踢了个滚地葫芦,一点手下留情的意思都没有。

“到底是发生了何事说但有半句假话,为师亲手斩了你”

秦浩苦笑一声,用眼神瞅了瞅他身后的护卫,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魏徵,魏徵也不墨迹,直接转身对吩咐侍卫道:“你们都出去。”

只剩下秦浩和魏徵两个人了,秦浩才道:“玄慈大师和出云道长都是从长安请来的,我被软禁之前他们就上路了,算上今天他们来洛阳都已经三天了,那些组织祭祀的人手是太子殿下从青帮里借的。”

魏徵一拍桌子怒骂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哦,于志宁被殿下抓起来了,抓到哪去了我也不知道,反正洛阳百姓也不认识他,这事便让他背个锅,有他主持,您的首肯,这便是正轨的祭天运动了,哦,还得麻烦您赶紧写一封加急的折子给圣人看看,等老于同志放出来之后,这就不是我和太子的瞎胡闹了。”

魏徵冷笑道:“呵呵,我和老于真是交出来一对好徒弟啊,好,好得很,你连我都算计了,如今老夫骑虎难下,是不是不写也得写了”

秦浩坦然道:“差不多,知道您是直臣,但不是愚臣,您如果现在不配合,要么就是赶紧停了这次乞雪,从此太子失信天下,朝廷威严从此扫地,要么就是不管不问,将这次搞成个野祭,弄得不伦不类,倒时必然牵连太子,甚至动荡朝堂,到时候圣人想不责罚太子也不好庇护,最好的办法就是您赶紧写折子进京,赶紧让礼部备案,亡羊补牢,看看正规祭祀都还缺哪些流程,最好让圣人也在长安配合一下。”

魏徵双目几乎喷火,直言道:“小子,你以为你是谁凭你小子也想将满朝文武玩弄于鼓掌之中么还是真以为朝廷不敢杀你”

秦浩抬起头直视魏徵双眼,不闪不避坦坦荡荡地道:“师父您身为废太子旧臣,本不是圣人亲信,却依然敢屡屡犯言直谏,从不惜身怕事,是因为您的一身正气,是因为您问心无愧,是因为您对大唐对圣人的一颗赤胆忠心我既然是您的弟子,自当以你为荣,我今日所作所为绝无半点私心,也全是对大唐的一腔热血,若有半句虚言愿当场身死”

秦浩这还是第一次跟魏徵说这样的话,弄得魏徵明显愣了一下。

一直以来他都知道,秦浩绝对是个能臣,用聪明绝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要说到气节二字确是半点也无,若摊上个暴虐昏君,他能把马屁拍的比谁都漂亮,虽有几根傲骨撑脊梁,却浑身上下滑不溜手,跟自己完全两码事,就算谏言肯定也是绕着圈的那种,指望他犯颜根本没戏。

却想不到,原来这孩子的性格之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魏徵又冷哼一声,道:“所谓忠心,不是单纯的逢迎上官,太子殿下年幼喜欢出风头,做事不管不顾,你要做的应该是对其阻劝,而不是添油加醋,如此行径,和一般佞臣小人有何区别”

秦浩寸步不让,顶撞道:“难道师父以为,我教太子做了两个月的秀,真的只是为了出风头这么简单不成是,太子去见灾民之前是先吃了点饭,可是他坚持每日吃一顿和灾民同样的饭是真的吧他每天帮着拉纤是作弊,有时候还会装晕倒,可是每天顶着太阳晒一个时辰以上也是真的吧您真以为这只是少年人出风头这么简单还有那捐款的功德碑呢就说这乞雪,难道老百姓不是日以继日的盼着早日降雪么”

魏徵一听,语气稍微缓和了两分,却还是冷冷地道:“不是为了出风头,还能是为了什么”

秦浩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师父您学富五车,自然通晓史书,您以为,朝廷之最大动乱的根源是什么是国本啊是立储啊”

“如今诸皇子皆已逐渐长大,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夺嫡之争很有可能将成为我大唐朝堂分裂和斗争的最大根本太子殿下凭什么来让其余皇子和百官绝了这心思仅凭他年纪最大还是凭圣人对他的宠爱”

“父母爱幼子乃天性,万一其余诸皇子中再出个才高八斗的,深类圣人的,又当如何我大唐开国十年,圣人与废太子就斗了十年,这其中朝廷上平添多少斗争,没有人比您更清楚。”

“我秦浩自问有几分本事,就算太子殿下终究无缘至尊,凭我的才学,向您看齐也不是难事,我这么做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我大唐,为了咱们这个民族,可以多太平一些时日,可以不必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因为这种狗屁倒灶的事耽误。”

“这些话我说其实不太合适,可难道师父您真的就从来都没有想过么这次太子代天子巡狩四方,很有可能是十年之内最好的机会,错过这一次,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若太子能携大功,大望,加上嫡长子的身份,可能其他皇子连夺嫡的念头也产生不起来了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黎明

这些都是前事,要知道秦浩可是清楚知道后事的。

整个贞观,最大的政治斗争就是李承乾和李泰这哥俩,比武德朝其实也不遑多让,最后的结果却是李承乾发疯造反被杀,李泰从此软禁,而那个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也一去不复返了。

史学家多评判,李世民后期越来越昏庸无道,幸亏死的早,否则一世明君的名声必然不保,这贤明仁德与暴虐昏聩的分水岭,就是李承乾造反。

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男子,被心爱的儿子造反,结果一死一软禁,换了谁都得变态吧,甚至就连魏徵也因此而受到牵连,魏徵死后李世民亲手摔碑,就差没开棺鞭尸了,明面上的理由且不去谈他,这里面就没有因为对李承乾的恨不可能吧,要知道魏徵可是做过李承乾的老师的,于志宁也是他魏徵一系,我特么把我儿子交给你,你就给我教成这样

更更更不能让秦浩忍受的是,因为这场夺嫡,最终摘桃子的却是李治,李治做皇帝倒也是合格的,可他老婆叫武媚娘啊,杀光李氏子孙这种事秦浩倒是无所谓,你们自己家的事你们自己家闹腾呗,可是武媚娘掌权之后,大唐的赫赫军功也就没了。

高宗时,大唐军威东平高丽,西灭突厥,裴行俭饮马碎叶城,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豪迈,何等的不可一世,结果转眼间的功夫,区区契丹就灭了我大唐百万雄兵,从此大唐府兵一蹶不振,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弱宋偏安,再之后,汉人便失去了尚武的脊梁。

这是秦浩绝对不能忍受的,因此,哪怕是要担系风险,秦浩也绝不会放过这般直接捧飞李承乾,将夺嫡之战掐死在萌芽中的机会。

当然了,舍生取义这种事不是秦浩的风格,他最少有八成的把握魏徵会答应,毕竟他只是刚直而已,不像于志宁那么腐,就算做最坏打算也顶多思过几年罢了,李二应该舍不得杀自己。

秦浩说的很激动,事实上魏徵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秦浩如此激动,就连他之前被小屏坑的深陷牢狱也没这么激动过。

而面对秦浩这激动的演说,魏徵却只能报之以沉默。

秦浩说的没错